浅析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策略

2023-03-01 12:31李芙蓉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2期

【摘 要】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出的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而在智慧融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使其无法在高校课程思政中更好的发挥出自身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加以明确;其次,对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现状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智慧融媒体;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166—03

引言

简单来说,课程思政主要内容是指深度挖掘高校各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高校各課程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共同育人目标,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教育部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全面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让每一门课程都可以发挥出自身育人价值,进而大幅度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而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对此,高校要基于智慧融媒体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各课程中,充分挖掘其思政元素,凸显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育人价值。

一、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红色文化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性格特点有着积极的影响。学习红色文化实质上同等于回顾历史,而历史却是一面大镜子,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高校教师借助智慧融媒体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中,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通过明确史实、传授道理以及树立正确观念的过程重现历史情景,不仅可以做到鉴古知今,使高校学生思想意志变得更加坚定,促进学生形成红色革命精神,有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能让高校学生在无形之中厚植红色文化,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四个意识,并时刻坚守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理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1]。

(二)奠定文化根基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髓,其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意志和精神。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师要不断挖掘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以及典型故事等,并将其与课程思政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借助智慧融媒体平台将红色革命精神进行广泛性的传播,以此来强化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与理解,让学生可以在各课程中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以及领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哲理,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热爱党、热爱国家的精神,坚定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与信念。另外,我国红色文化更是高校展开课程思政的最好资源,其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了解与学习我国历史,明确史实,还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进而奠定文化根基,让红色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2]。

(三)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高速发展,各种媒体融合现象也随之出现,这样的社会背景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高校大学生通过掌握我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对中国的历史与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会对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而我国红色文化对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红色革命精神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可以使我国红色革命精神永久不衰,时刻焕发生命力量。除此之外,将红色文化与高校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明建设相融合,可以使高校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校园,充分体现出红色文化具有的特殊魅力。而当学生通过了解红色英雄事迹、讲述红色经典故事以及唱红色经典歌曲等多种方式学习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实现自主学习知识与知识的内化,还可以在无形之中丰富高校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的实现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3]。

二、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现状

(一)缺乏信息素养认知

一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对信息素养的认知,信息素养水平也有待提高。在智慧融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理念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相关文件也曾明确指出,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开展各项工作。但我国高校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对互联网+教育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单纯的将这一概念理解为+互联网教育,并且部分高校教师也没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以及互联网来获取思政时事,这样一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就出现教学内容无法与融媒体技术相融合的问题,没有更好的发挥出融媒体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凸显自身的专业水平,使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而大打折扣[4]。

(二)缺乏媒体与技术融合

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的融入缺乏一定的媒体与技术融合,使红色文化无法在高校各课程中发挥自身的育人价值。随着媒体与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然而高校课程思政与红色文化融合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当今的高校学生普遍为零零后,他们并不是不热爱国家也不是不喜欢红色文化,只是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没有跟紧时代发展脚步,在培育人才的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方面缺乏一定创新,与当代高校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严重不符,也没有结合历史故事以及红色文化背景创新传播方式,更没有运用融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程思政中,使红色文化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身育人价值。这种状况是很难为高校学生真实还原红色精神以及历史故事,导致红色文化不能更好的焕发新的生命力量。而高校中传统课程思政育人方式方法难以与当代文化相融合,并且与当今时代发展严重脱轨,无法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满足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智慧融媒体下的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文化育人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建设融媒体课程思政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在于提升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智慧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脚步,适应新时代教育模式和环境,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基础,强化专业教学能力。首先,高校教师要秉承着育人先育己这一理念,对思政方面进行认真学习,进而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时信息,并正确判断互联网中的舆论,不断提高自身思政觉悟,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主流,这样才能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强化高校学生思政领悟与抗压能力;其次,在信息时代,高校教师要对融媒体特点展开深入了解与分析,并熟练掌握与融媒体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在教育教学时将融媒体优势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充分体现出融媒体的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教师不能掩盖传统课程思政本身的传统与优点;最后,不同课程的高校教师要结合学校以及专业学科特点,立足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红色文化教育,让智慧融媒体背景下的红色文化能够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发挥自身育人价值。另外,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已被发挥至最大化,高校要想将课程思政工作更好的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在教育设备配置方面就一定要达到最高水平,保证各个教学设备的功能不仅能跟上当代科技发展脚步,还要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需求[5]。

(二)利用融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突出育人价值

基于智慧融媒体背景下,高校以及教师必须要提高融媒体技术利用率。融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相比较而言,其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而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教育资源则是红色文化,要想将这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突显红色育人价值,就需要高校利用融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环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吸取红色文化精髓。

(1)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课程思政与红色文化学习的融媒体平台。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通过融媒体技术构建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学习环境,然后再通过融媒体学习平台的建设掌握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与具体教学内容相关的红色文化渗透在课程思政中,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将复杂繁琐的课程思政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且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让高校学生快速融入红色文化学习情境中,进而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学生通过融媒体学习平台可以将红色文化内化成实质性的思想道德品质,借助融媒体+红色文化这样的手段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立足于红色文化丰富内涵以及悠久历史,各高校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关系,共同建立高质量教师队伍,完善红色文化主题校园网站。在平台中应开设多个主题板块,其中可包括红色诗歌、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红色故事等,将不同形式的红色文化融入此平台,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系统化。高校教师也能在此平台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以便于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以及想法发表在平台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交流,从而体现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而借助融媒体优势,让高校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还能有效减少西方文化思潮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2)利用融媒体技术,对教育教学方式進行改进与创新。基于智慧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想将红色文化更好的渗透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就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氛围,使课堂变得更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首先,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近些年来,高校课程思政主要形式在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以电子课件或是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具体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大屏幕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而在信息时代,VR技术则是传统形式的升级,其可以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反馈形式以及丰富的感知线索,有助于学生将虚拟平台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此满足情境学习需求。在高校中,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为学生重现红色历史故事,使其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距离得以有效缩短。例如,在教育教学中,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长征精神这部分知识内容,高校教师就可以利用VR技术为学生构建出与之相关的时代面貌,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革命先烈的艰苦路程;其次,高校教师还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中,各种新型网络教学平台随之出现,这让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课堂之中,还可以借助融媒体技术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高校教师要先在融媒体平台创建网络班集体,然后在这其中发布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络班级中对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展开深入分析与讨论,进一步体现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高校教师通过这样形式的教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将学生线上遇到的问题带到线下课堂为学生作出详细的讲解。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可以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因时间限制而出现问题未解决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度学习与理解,并在日常生活或是互联网中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充分体现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坚定学生思想政治立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智慧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想更好的突显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就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利用融媒体优势拓展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以此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文化意识、道德意识与思政意识,使其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王香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才智,2023(7).

[2]李培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红——评《大学生红色文化精神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23(2).

[3]廖同真,张泰城.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22(1).

[4]王香莲.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困境及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22(22).

[5]陈阳,戴嘉辉,陈雅芳.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三重向度[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1).

作者简介:李芙蓉(1982—),女,汉族,山西人,硕士研究生,太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