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03-02 01:21宋长江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宋长江

(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为我们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1]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引领要素,需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基本特征加强谋篇布局,系统推进。

一、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2]在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性质上、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同时也认为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真正成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强核心,就必须坚持和维护党的领袖权威。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政治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加强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落实。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毫不动摇坚持、不断加强完善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党委肩负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纪委肩负监督责任,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着力构建“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以及纪委监督责任”的高校管党治党“四责协同”机制[3]和责任链条,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牢牢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邓小平在1979年就将人口多、底子薄作为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出来,并指出“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4]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目前,我国人口已超14.1亿人。“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据估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5]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低于总和生育率警戒线1.5,正进入高龄少子化阶段。人口规模巨大且少子化、快速老龄化且长寿化等因素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互相交织,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构成了巨大挑战,也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考虑的时代命题。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部分地区达到高水平国家水平。新增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3.3%,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2.4亿。这就需要继续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采用动态的、积极的视角来看待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使之变成人口多则人才足的有利因素,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体系。一是优化学科体系。学科作为人类知识体系具有世界性,但又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紧密结合,具有国家性、建构性。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科类分布结构固化、学科产业联动薄弱、学科交叉机制不畅等问题,动态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同步加强建设,组建交叉学科强化协同创新,构建以学科发展内外部协调、学科间相互支撑融通、学科与社会间良好互动的生态系统。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是完善教学体系。紧扣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普及的趋势,深入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由于知识获取的便利性提高,就要求高校不仅传授知识或技能,而且要在更高层次上育人,激发学生主动思辨,借助先进工具和已有的知识信息去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新的知识。要高度重视ChatGPT对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冲击,适应“师机生”三元教育场景和环境带来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教育生态变革和赋能,[6]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是健全教材体系。教材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教材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形成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的教材体系。四是完善管理体系。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和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统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度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8]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乡村振兴和社会流动,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一是支撑强国建设。做大“蛋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高等教育既通过人力资本直接作用经济增长,也通过提高基础研发和创新能力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有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生教育总体产生3.1%的经济贡献。[9]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世界科学中心,分别是:16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从而对强国崛起和经济繁荣发展形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部署安排,坚持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校分类发展且分类支持,发挥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问题,发挥其他类型高校作用,共同推动各类人才通过高等教育获益,提高劳动收入,使高等教育成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快变量”,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赋能、储能。二是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0]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网络的断裂和碎片化使乡村缺少“黏性”,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教育强农,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涉农学科与生命、信息、新材料、社会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布局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湿地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急需的新兴涉农专业,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全面提升兴农致富能力。要坚持以农育人,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开发涉农系列国情育人课程,加强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课程教学,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建设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更多扎根大地、知农爱农的振兴乡村人才,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双向获益。

四、牢牢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基本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同样,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长方面发挥作用,而且要求高等教育在引领社会风尚、塑造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作用,防止和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极易产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奋斗精神弱化、价值观偏差等难题,确保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同步实现。一是从高等教育的内部适应性出发,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与中华民族特色的专门概念”,[12]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也意味着对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独特安排。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在日常、抓在经常。在教育内容上,要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具体指向,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此外,新时代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主动精神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要有机融入其中。在工作机制上,要形成院校党委领导、宣传部门抓统筹、学生工作部门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工作部门抓师德师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齐抓共管格局。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因“信息茧房”效应导致的网络舆情群体极化事件,[13]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二是从高等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外溢作用。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传播、发展、创造的重要载体。大学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独立,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使命的文化组织。发挥大学文化功能,既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4]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持续的创造力和推动力;要通过话语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反映时代特点和民族特征的中国话语体系,为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外溢作用,引领全社会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起同心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五、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涵,强化高等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二十大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提出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不是西方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对立的现代化,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发优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需要高等教育的深度参与,也必将深刻影响高等教育。因此,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把培养高校学生和亿万人民群众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和价值观作为一个重中之重,倡导低碳和绿色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明的理念。一是院校层面要对标“双碳”战略。高校要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将“双碳”行动纳入本校高质量发展行动框架,开展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合作等,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协同推动碳中和转型进程。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建设新能源、储能、氢能等紧缺学科专业,深化能源学科与金融、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传统能源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探索和培育与“双碳”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向,建设创新平台,开设融合课程,培养学生对生命保持尊重,懂得如何与他人及自然和谐相处,关注和应对全球性挑战,包括能源问题、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城市化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及其他全球危机。要通过数字化、智能技术等率先建设零碳校园,实施校园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碳足迹管理计划等,发挥社会示范作用。二是师生层面要培养绿色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提出,要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培养学生的绿色技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并提出绿色技能是生活、发展和支持可持续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15]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绿色技能是指遵循相关环境法规和要求以遏制气候变化所必备的技能,包括环保意识、减少和管理废弃物的能力,能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力等。美国学者范·琼斯在《绿领经济》一书中,提出了“绿领”概念,并定义为“一种为家庭创收、有职业发展前景并直接对维护和提高环境质量做出贡献的工作。”[16]有研究认为,未来全球绿色经济可能创造超过1亿个新绿色工作岗位。高校要着力培养师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能够认识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机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回收利用和使用环保产品、保护自然环境等通用技能,培养从事“绿色工作”或者“绿色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引导师生自觉做绿色低碳理念的传播者、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动者,大力弘扬绿色低碳文化,推进形成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六、牢牢把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17]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史上,曾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北欧模式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发展中国家的拉美现代化道路。其中,西方式现代化走的是战争、殖民、掠夺等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的暴力之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中国式现代化是特殊现代化和一般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建立在对别的国家控制、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现代化,符合全人类追求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就要扩大教育开放,通过校际合作、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途径,倡导文明多样、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和文明共生的正确文明观,反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长期起支配作用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文明观,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坚持互学互鉴,提升办学水平。从目前世界大学排名看,我国高校已经有7所进入前100名、有25所进入前200名、有75所进入前500名,此外依托高职院校建设的海外鲁班工坊有25所。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已经进入新阶段。要继续坚持强强合作,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实施“在地国际化”[18]和跨国交流合作,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二是增进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高等教育领域作为促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增信释疑、融通中外、传播中国理念的职责任务。要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积极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的桥梁作用,主动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成就,弘扬全人类价值观,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识。要积极筹划走出去,形成中国大学海外校区、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错位发展的教育开放模式。三是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开展高等教育国际援助,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要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多边教育行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要建立“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互促共赢。

总之,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鲜明特色、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等谋篇布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篇章。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婚姻:“我不离婚”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