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究

2023-03-02 01:21付学超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教学资源

付学超

(内蒙古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当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了行业的深刻变革,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行业边界不断被更新,成为推动行业纵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化转型不仅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也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数据作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模块重构及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性资源,数据资源的规模化、集成化打通了企业内部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孤岛”,从而使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供应链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企业自身的数字供应链既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也可以增强企业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因而,提升企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营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字化人才的吸收和培育。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其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应用技能的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

教研室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行使教学职能的最基本单位,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1]。作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师发展、孵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基层教学组织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2]。然而,传统的教研室制度依托刚性专业目录设置,不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学科发展,随着学科建设创新性发展态势增强,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3]。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弥补了信息化下传统教研室在教学方案制订、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平台搭建及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的不足。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数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数据的高速率传播提高了企业反应的敏捷度和决策质量,使企业可以更快速度地根据用户需求及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业务模块、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商业模式及完善组织结构,进而提升竞争实力并实现多元化发展。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工作的重点转变为通过信息数据的处理打通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的信息壁垒,发挥其数据中枢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撑。但目前传统的财务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协同度不高、融合性较差,这直接导致企业现金流与业务流的相关数据无法处于一致的状态,引发的数据时效性滞后、正确率降低,严重影响了数据信息质量;同时,由于无法准确识别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潜在风险点,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低下和运营风险的增加。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工具的出现是实现对海量数据快速分类和整理的关键,既降低了数据整合的难度,也提升了后期解析数据信息的速率,而目前企业的困境在于:现有财务人员虽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却对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理解不到位,主动转型意识差,缺乏数字素养和数据思维,忽视对信息化工具的掌握和应用,数据分析能力较弱会导致财务管理在为企业提供预测、决策支撑方面力度不足,效能低下。尽管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但匹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务管理人员却严重滞后于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严重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4]。

二、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

(一)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成效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有力支撑。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教研室工作的重点,也是开展其他教研活动的重要支撑。传统教研室的教学资源一般都是由本专业课程组老师自行建设,但资源内容滞后于专业前沿及社会发展,可操作性较差。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信息技术搭建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的多维综合平台。由于其不受时空限制,突破了层级的管理,有效实现教研室管理的扁平化,最终能够在更大范围组织优质教学资源[5]。与传统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不仅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新平台,也是区域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教师教学研究的共同体。虚拟教研室使教学资源的共建成为可能,虚拟教研室成员针对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定期进行深入的研究交流和探讨,凝练研究成果。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协同共建虚拟教研室的知识图谱、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电子课件、课程习题库、教学案例库、实验实训项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优质资源供给的增加极大丰富了各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也使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更快、可应用性更强。同时,依托虚拟教研室,基于本专业教学现状,教研室成员又可根据资源库的共享资源进行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大纲的调整等,实现了共享教学资源库与实际教学的有效对接,形成了面向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的智能化精准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切实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成效。

(二)多维教研协作,提升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虚拟教研室空间不断扩展,是传统教研室功能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建设为重心,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域的多维教研协作是虚拟教研室实现虚实融合、协同教研的核心。在多维教研活动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共同话题进行以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研讨会等形式的线上学术研讨和交流,在帮助参会教师更好地把握和预测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扩散。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除了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虚拟教研室还可以组织开展常态化的教师培训,发挥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一流课程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得参训教师能够发现自身教学能力的薄弱方面及教学方式和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三)打破时空限制,探索教研模式

传统教研室以本校教师为中心,教研活动具有封闭性,深刻影响着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而虚拟教研室的存在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和思维的局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构建跨区域、跨学校的教研活动,以信息平台为载体,实现了虚实融生的交流环境,使学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同屏互动成为可能,既为教师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跨时空的教研活动也带来了教研模式的创新,示范性教学团队通过“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研模式不仅推动自身专业建设的发展,其作为开放课程的教学成果也被其他高校所采用。通过虚拟教研室,这些教研模式的创新探索及教学成果得到有效推广和传承,成为引领和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另外,跨校教学团队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围绕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以“启发+互动”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典型工作场景为架构,共同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并组织多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实践复盘教学过程,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加强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专业教研活动的发展。

三、数字经济下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

(一)明确建设目标

虚拟教研室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为目标,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专业教师组成的动态组织,是联合开展协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教师共同体[6]。虚拟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导向。[7]这是建设高质量信息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前提。相较于传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应符合时代要求,从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优化。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财务信息从获取、处理、分析方式的改变可谓是颠覆性的。在这种趋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应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为核心,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进[8]。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是以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为抓手,以组建优质教学资源、培育应用型、复合型、数智化的财务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最终形成跨区域、跨校际、跨学科的协同、动态开放、汇聚合力的“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二)完善平台搭建

1.协同教研平台。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应以覆盖大部分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效突出的院校为主阵地,和不同区域高校联合形成协同矩阵,共同搭建协同教研平台。

一是,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仍按以往惯例选取,其教材体系和内容未能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做修订和调整,因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难满足学生对新时代财务管理新内容的学习需求[9]。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是基于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的协同教研平台进行教材的共编共建。以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为例,现在财务管理核心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在协同教研平台下,跨校同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任教师通过线上研讨的方式,把专业核心内容整合成知识体系,具体可分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全面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运营管理、企业价值评估、财务分析六大模块,每一模块由若干高校财务管理教研室负责,模块内容又可按专业前沿、理论知识、案例应用三部分编撰,以“前沿+理论+案例”为基点,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建设课程教材内容,可满足数字化趋势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改纸质教材为数字资源,使教材内容常更常新变为可能,教材紧跟行业热点,实用价值大大提升。知识图谱: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建立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图谱,这种可视化图谱可以清晰直观展示财务管理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系统性理解。虚拟教研室中的成员可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知识图谱中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进行论证、完善和补充,优化专业知识体系。习题库:可根据自编教材内容模块或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进行习题库建设。习题库可先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种题型,便于教师在对应的题型下完成习题的上传。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及数字时代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自创习题,突出习题的创新性、针对性等功能,还可以定期召开线上习题研讨会,对习题库中新创习题进行筛选和审核,保证题库的建设质量;另外,为避免习题滞后于学科发展、挤占教学资源空间等问题,应及时剔除“不合时宜”的陈旧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库作为教学反馈的价值。教学案例库:案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所选用的教材虽然也引用了一定的案例,但受内容篇幅所限,选取案例的数量是有限的;同时,教材编写周期长,更新速度慢,教材内容易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其中所选案例由于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对学生来说无法起到应用知识的作用。所以,基于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教学案例库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围绕特定专题建设子案例库,收集与子案例库主题相关的商业案例;其次,根据案例的质量、可靠性和教育价值对案例库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最具代表性、启发性的案例;第三,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案例可以反映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最后,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对案例进行修订和改进,以发挥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二是,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既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也是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一般通过集中培训、外派教师参会、教学比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虚拟教研室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展开。其一,定期举办“在线名师讲堂”。邀请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教师以直播的形式分享教学经验;其二,跨校教师进课堂。平台内教师开通直播课程,并邀请平台内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外校同专业教师通过线上的方式进入课堂,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针对性地指出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其三,亦可建立集体备课机制。由跨校同专业同课程青年教师在平台内自建群组,以平台自建教学资源为基础,针对备课内容在线进行讨论和交流,根据讨论和交流的结果确定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不论是名师经验分享、线上观摩还是共同备课,一方面促进平台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本人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是,前沿动态研究。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的另一个方面是帮助教师紧跟学科前沿动态。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应注重对学科前沿动态的研究,通过共享学术资源,帮助平台内教师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成果;邀请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帮助平台内教师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理论观点。通过提供学科咨询和指导,青年教师可以向学科专家咨询学科前沿的问题和疑惑,获得专业的解答和指导,既提升了财务管理专任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推动学科发展。

2.校企合作平台。一是,人才培养。依托虚拟教研室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专业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区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可以更好地对接“学”与“用”。首先,学生需完成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其次,确定实习单位,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建立初步的岗位认知;第三,根据实习企业的工作实际,学生完成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选择,同时,根据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的发展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数字化课程的选择;第四,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锻炼实践能力;最后,根据实习情况,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二是,师资培训。师资建设是教研室建设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师资队伍也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基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并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不足,限制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校企联合培养师资是指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教师培养的过程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首先,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交流,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和工作环境;其次,安排任课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流程,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工作方法;第三,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研项目,由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不断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师资,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本领。

三是,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本土化案例库中添加的是高校所在地的企业,区别于课程教学案例,本土化案例的建设是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从学校层面来看,本土化案例教学以真实的本地案例为基础,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本地企业的运营模式、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等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企业来看,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可为企业带来发展新思路;通过案例库的建设,企业可以参与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这也可以成为企业招聘和选拔合适人才的一种新方式。

3.实训实验平台。数字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使数字化财务不断向纵深发展。建立财务管理专业数字化智能实训实验平台,以培养满足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通过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财务共享实训》《RPA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数智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化工具,直观体验财务流程的高效运转;通过开设与Python编程技术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编写Python脚本、抓取和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关键信息,通过Python的数据可视化库(如Matplotlib和Seaborn)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将财务数据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可通过线上的方式,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python编程在财务管理专业中应用的课程可以由跨学科教师联合进行授课,切实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从实验课来看,现有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使用的软件平台更多的是基于企业整体运营流程,设置不同岗位,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模拟企业经营,这种综合型训练平台通常面向多个专业,难以提供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特定训练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和应用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能真实还原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复杂情境和挑战,财务管理虚拟教研室可以组建由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跨区域联合体共建基于未来工作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财务管理场景和情境,如预算编制、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等,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模拟的财务管理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提高学习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优化保障措施

虚拟教研室运行的载体是信息平台,而虚拟教研室是以高校为主体建设的。所以,高校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保障网络安全,推动虚拟教研室有序长远发展。高校也应不断增加对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定期维护和更新虚拟教研室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教学的良好运行;与此同时,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经费投入的有效使用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促进社会化多元投入,吸引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虚拟教研室的构建和运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高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提供优质资源保障,实现虚拟教研室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教学资源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趣闻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