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2023-03-02 01:21曹清波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曹清波

(内蒙古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和举措。伴随“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1]这给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打开了新视野。全程媒体任何时空均可触达用户,触达力、渗透力极强,可以“全流程跟踪、全方位挖掘、全角度解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2]。全息媒体广泛使用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数字技术,打破了真实与虚拟边界,是全现实媒体,可以全方位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共同作用,增强大学生的感受力。全员媒体是全要素连接的媒体,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且拥有对事件的话语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传众”“受众”范围。全效媒体是实现各种场景效果的媒体,可以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融合到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和信息技术中,给大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体验,优化了践行实效。因此,探索全媒体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话语主体上推动教育中心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话语主体、话语体系、话语情境已难以吸引新时代大学生的“眼球”,教学“一言堂”“独角戏”难以根植、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新举措。

(一)教育内容形象化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推动教育中心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把教师单向传递变为教学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过去要求用“心”学习变为“身心”并用。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经济飞速增长和互联网广覆盖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平台成为其获得知识和交流、交往的重要场域。因此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思维方式及其生活学习实际,采用适合大学生语言特点、思维特点且被大学生普遍喜爱的网络流行语、网络表情包和微视频(抖音、快手)等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数字化、形象化,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到课率、抬头关注率、点头认同率和问题解答率,潜移默化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自觉践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

(二)教育手段方式多样化

教学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其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必须继续用好课堂教学,把基本理论讲透,重点难点讲清楚。但教学内容丰富具体,大学生需求有别,教学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4]这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如在讲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容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和全媒体资源,全方位真实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广泛宣传充满中华文化“力量之魂”的人物事件,引发师生强烈共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四全”媒体有效融合,在润物细无声中自觉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参与到中华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教学地位平等化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显然学生是传统教育的客体,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但学生又是教学的主体,对于信息传播和接受具有主体性。这在全媒体时代教学中表现非常明显。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教师不再是各种教育信息传播的唯一来源。每一位学生也可成为信息源。随着大学生知识积累及媒体技能提升,获取各种信息途径多样化,大学生可以且能够通过手机App终端、新闻客户端、网络各种媒介全方位、全领域地了解中华民族史、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重要任务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辅导的同时,运用小组云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云课堂辩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共识,使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提升教与学的双重效果,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

二、在话语体系上推进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部分,同样要与现实结合起来。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性和现实性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因此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也要用理论分析清楚大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分析得越透彻,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越成功。

(一)弄清楚党的民族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基础上,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社会上、党内外围绕民族工作出现的不同声音,第一次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明了“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同年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中华民族”的表述载入宪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并不断被强调和落实的大致过程,由“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到“积极培育”,到“大力培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到载入宪法,再到被誉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面向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讲清讲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论断提出的背景和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及如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问题,用党的理论回答学生关心的时代问题和热点问题,真正学懂弄通党的理论,增强理论自信。

(二)准确把握现实

“四全”媒体时代场域下,丰富多彩且多元融合的媒体资源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场域。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即时关注世界各地已经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社会热点事件及重大事件。但网络上大容量信息鱼龙混杂、复杂多样、真真假假、相互交织,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令人担忧,西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及多元文化主义等腐朽不良思想观念通过网络媒介歪曲并否认中华历史文化,以此淡化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达到他们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客观清醒地认识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艰辛历史、不屈不挠的抗争历程,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其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8]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成为面向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应深入挖掘历史故事、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政治事件中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因素,帮助大学生厘清历史故事背后、重大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理论,正确地认识我国目前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族情,在增强“五个认同”的同时,增强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每一次的舆情舆论场域争论中阐明立场、坚定立场,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用自己的微博力量撑起新时代的蓝天。

(三)坚持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理论分析越透彻,越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9]。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内化于心的理论宣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党的理论揭示的规律和基本观点,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区考察调研的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各种殷切期望以及回信等深入分析现实问题,正面回应网络各种不良虚假声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时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共产党甚至认识自己,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开展好社会实践教学,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工厂社区农村,深入人民群众,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各族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势不可挡,从而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0]和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五个认同”。

三、在话语情境上运用全媒体,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全媒体时代,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QQ、微信、钉钉等各种媒介软件,用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同时利用全媒体时代 “人人是麦克风”的特点,引导大学生用身边人、身边事儿参与讨论,形成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在原有的广度和深度基础上,更有育人的高度和温度,正所谓“课堂有趣味,课后才有行动”。

(一)运用全媒体,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每门思政课都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或者体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涉及“事”“实”“理”“情”,一定要用好这个关键课程和重要渠道,打好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组合拳”,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浑然天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大学生在知、情、意、行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平台,可以提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以知识图谱、动画故事、PPT等形式,上传网络空间,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供学生预习。利用全媒体,大学生不仅可以预先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学习平台软件,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易公开课、学习强国App等学习相关知识,形成对知识点的初步了解,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平台教育资源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服务。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QQ群、学习通群、钉钉群、微信群及其他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打破时空限制,做好课上课下轻松、自由、有趣、有效地学习。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通App或者课堂讨论社会时政热点,营造一种联通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实虚空间,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形成360度“大熔炉”教育合力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应仅仅局限在思政课堂上,还应在其他专业课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形成科科有思政课-人人上思政课-课课是思政课的认识,重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同频共振,共奏和谐乐章,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及全课程育人的“四全”教育新领域和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2]借鉴高校已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熟经验,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将各种媒介所涉及的学科资源、学术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传授知识”和“引领价值”无缝连接,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进而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全课程育人的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形成360度“大熔炉”教育合力,形成科科有思政课-人人上思政课-课课是思政课的氛围。

(三)利用全媒体资源,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社会是广阔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实践教学是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和纽带,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熔炉,对激发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开阔视野、消化吸收理论、提高教学成效具有积极意义。利用央视频、学习强国及各种媒介平台的全媒体资源,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选择与传授知识相关的网络媒体资源,组织大学生小组云研讨,线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直观感受理论的力量;组织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化史,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润物细无声的感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发展战略魅力,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教育密切相关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难以为继。而全流程、全方位、全角度的全程媒体,多种表现及多元媒介的全息媒体,人人参与的全员媒体,多元化传播信息技术载体的全效媒体,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新路径。在话语主体上推动教育中心转变,在话语体系上推进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在话语情境上推动教育工作同全媒体高度融合,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增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当然,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才,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