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

2023-03-06 18:27高适
月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郡守达夫谢安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①,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②,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③,愧尔东西南北人。

注释:

①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通常为古代中国进入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作为年节的一环,人日历史悠久,大抵西汉时便具雏形。草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旁建造的住处。

② 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以“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③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评析】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玄宗时,举有道科,屡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有《高常侍集》传世。

此诗是高适晚年在蜀州(州治在今四川崇庆)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杜二拾遗即杜甫。杜甫行二,唐肃宗至德年间,曾出任拾遗,此时已辞去官职,诗中沿用旧职称呼。

上元元年(760),高适出任蜀州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探望,相聚短暂,情谊悠长。次年人日,诗人寄去对杜甫的思念和关心,见字如面。句一、句二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道出作诗的因由:人日思乡,遥念老友。句三、句四寄情于景:柳枝抽条,春的脚步近了,诗人却不忍看这春色,以免徒增离愁;梅花满枝,繁盛耀眼,眼前的热闹让诗人更加肠断。句五至句八写诗人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现状。因为远在蜀地,无法参与朝中政事,心中的忧伤与焦虑百转千回。今年人日能够与身在成都的老友相互惦念,互通有无,明年此时,又会身在何处?句九、句十化用谢安与项羽的典故,慨叹韶光易逝,不被重用。诗人二十岁时到长安谋出路,四十九岁中第授官,恰好三十年,故以高卧东山的谢安自比;哪里知道虽有文韬武略仍然碌碌无为、壮志难酬,年华与才能在风尘中消磨殆尽。诗人怜惜自己的同时,更同情成都的老友,诗人虽年迈,朝廷却还发放二千石的俸禄,诗人自谦,受之有愧,而老友杜甫却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落魄境遇更让诗人不胜愧汗。全诗饱含深情,每四句一段,每段换韵。徐增《说唐诗》评此诗情真意切:“达夫之怜惜子美至矣。”(陈树千)

猜你喜欢
郡守达夫谢安
打油诗也能保命
打油诗也能保命
“东山”是指哪座山
身教
谢安下棋定军心
想念一位辞世的人
谢安也小肚鸡肠?
达夫.麦卡甘:人生B计划
郡守·太守·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