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洲治疗大肠癌临床经验

2023-03-10 16:27傅华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肠癌抗癌人参

林 静 程 权 傅华洲

大肠癌以排便习惯及粪便性质改变(黏液便、血便等),里急后重,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癌症中第3 位及第5 位,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然而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大多在晚期,已错失最佳手术机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存活率。此外,虽然靶向药物及放化疗药物能抑制肿瘤生长,但也具有很强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傅华洲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傅教授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对大肠癌有着深刻认识,运用中药治疗大肠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师从傅华洲教授,收获颇多,现将经验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1 病机总览

傅教授认为,大肠癌起病多正气不足,湿邪侵袭、饮食不节及情志不畅,使得湿毒瘀积聚大肠,结为癌毒。大肠癌病机初起以湿热为主,久以脾肾亏虚,癌毒滞结正虚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故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如《脾胃论》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生也。”故傅教授重视健脾补虚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作用,以滋后天之本,扶助正气以抗癌。肾为先天之本,内伤病至后期,往往出现脾肾虚损证候。阳气亏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中焦失和,湿热内生,蕴结浸淫肠道,长此以往引得气血运行不畅,感邪日久更益耗气血伤津液,或因虚致瘤,或因瘤致虚,胶结难分,正如《景岳全书》云:“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傅教授提倡病证结合,利湿解毒,益气健脾,行气调血,滋补肾虚治疗各期大肠癌。

2 辨证思维与方法

2.1 清热利湿 解毒化瘀 湿热侵袭大肠,气机壅滞,日久则湿毒瘀积聚、相互搏结,使得脂络受损、肠腑失司。患者多有腹部胀痛,大便黏腻,便中带血,里急后重,苔黄腻等大肠湿热之候,傅教授擅用黄连、土茯苓、藤梨根、马齿苋、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清湿热解毒抗癌药物,驱除癌毒外出。傅教授指出,应根据邪正盛衰变化,酌情调整清热解毒抗癌药物的剂量,若正气胜邪,尚可攻邪,可加大解毒利湿抗癌之力;倘邪盛胜虚,则应减少抗癌解毒之物剂量的基础上兼以健脾扶正,避免抗癌解毒之物苦寒伤胃,损耗正气。肥胖是大肠癌的致病高危因素之一,临床上见肥胖患者可予绞股蓝、荷叶、山楂、泽泻清热调脂。大肠癌病程长,复发概率高,久病必瘀,瘀者予桃仁、三棱、莪术、丹参、川楝子等活血化瘀之物。放化疗期间出现手足麻木者,予桂枝、艾叶、红花、鸡血藤煎汤外洗患肢,促进气血运行。

2.2 健脾养胃 益气养血 《医林绳墨》指出:“治病以健脾为先。”傅教授擅从调理脾胃治疗大肠癌。脾胃位居中焦,五行中归属于土脏,灌溉四旁,五脏中禀有脾胃之气,故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使得五脏安和。大肠癌肿瘤患者多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疲倦乏力,大便稀薄等脾胃虚弱之候,傅教授常用人参、茯苓、炒白术、薏苡仁等甘淡健脾益气之药;不思饮食者,酌情添加炒二芽、焦三仙消食和胃;胃脘胀满者,合豆蔻(后下)、紫苏梗、枳壳宽中理气;中焦湿邪内生,合苍术、矮地茶、厚朴苦温化湿。傅教授临证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化裁出自拟人参二苓汤健运脾胃,祛邪外出。动物实验证明该方有效缓解肠癌患者免疫力低下以及脾胃虚弱的症状[2-3]。研究表明,人参富含的人参皂基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4]。人参有30 个关键的抗癌活性成分[5],人参所含β3 谷甾醇可有效抑制大肠癌[6];茯苓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及杀灭作用[7];白术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8];蝉蜕能够选择性抑制肿瘤生长[9]。

2.3 疏肝解郁 调和气血 《圣济总录·瘿瘤门》言:“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临证见胁肋部胀痛,情志抑郁或焦虑,失眠,善叹息,嗳气、反酸、舌有瘀斑,脉弦或弦涩之症。肝主调节气机又可疏调气血,傅教授提倡从肝论治,以达到调理气血的效果。郁者予枳壳、郁金、柴胡、预知子疏肝理气,根据病情轻重可酌情配伍远志、合欢皮、玫瑰花、佛手等;胁肋胀满痛者,予莪术、荔枝核、延胡索理气止痛;抑郁不寐者,予淮小麦、酸枣仁、远志、合欢皮安养心神;心肝血虚,烦躁不寐者予酸枣仁汤养血安神;不寐甚者予紫贝齿、琥珀粉(吞服)、珍珠母、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之药;热郁懊恼者予栀子、淡豆豉清热除烦;肝火致视物模糊者予密蒙花、决明子、菊花清肝明目;肝胃不合者予黄连、吴茱萸清肝降逆;肝阳上亢致头晕、高血压者予钩藤、天麻平抑肝阳;化疗药物致肝酶升高者予五味子、黄毛耳草、龙胆草、垂盆草护肝降酶。气滞血瘀者予川楝子、丹参、木香、川芎等行气活血。

2.4 滋补肾虚 固本培元 《景岳全书》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大肠癌晚期患者或因久病伤肾,或因手术、抗肿瘤治疗损耗精血,久而出现肾虚证。临证见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或畏寒,或小便清长等肾虚阳之候,常予山茱萸、肉苁蓉、巴戟肉、淫羊藿、盐杜仲等补肾助阳之品;阳虚阴水多者予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利水消肿;阳虚泄泻者予四神丸加减;阳虚失眠者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若临证见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肾阴虚之候,予墨旱莲、女贞子、黄精、枸杞子、石斛等滋肾养阴之品;兼有潮热盗汗者,予五味子、糯稻根、白薇、穞豆衣清透虚热。乏力疲倦者,予仙鹤草、黄芪、山药补虚扶正;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者,加生地榆、桑椹子、当归、黄芪、花生衣。体虚自汗者予玉屏风加减。晚期大肠癌常伴随肝、肺、腹膜转移,手术后患者通过口服中药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能手术者,傅教授建议全身放化疗、口服靶向药物、靶向射频消融控制病灶。对肝转移患者,加用柴胡、郁金、枳壳、莪术疏肝行气活血;辅以入肝经之虫类药,如土鳖虫破血逐瘀,蜈蚣攻毒散结止痛,水蛭、僵蚕祛风凉血活血。对于肺转移者,加用蛇六谷、炙麻黄。化疗导致脱发者,加用人参叶防止脱发。

2.5 情志疏导 身心同调 傅教授认为治疗不仅应抑制肿瘤进展,还要重视患者精神状况。大肠癌患者各个阶段都伴有肿瘤相关性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兴趣减退、悲观厌世。临证主张中药配合情志疏导疗法消除不良情绪,《医方考·情志门第二十七》提出:“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情志疗法包括移情易性法、宣泄疏导法等。移情易性法即转移注意力,此法使用于悲观型人格患者,或列举治疗成功案例,或鼓励参加群体活动,或外出旅游,转变消极思想从而增加治疗信心。宣泄疏导法适用于焦虑型人格及求生心切的患者,首先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其次应耐心解答患者的诸项疑问,安抚其焦虑、恐惧的情绪,使患者正确认识癌病,积极治疗。

3 病案举隅

例1许某某,女,63 岁。2021 年2 月15 日初诊。直肠癌术后2 年余。刻诊:胃脘胀满,食后尤甚,不思饮食,动辄乏力,情绪低落,入睡困难伴早醒,便溏,每日1~3 次,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直肠恶性肿瘤。中医诊断:肠蕈,证属脾虚夹湿兼肝郁。自拟人参二苓汤加味:蝉蜕3 g,人参(先煎)、豆蔻(后下)、石榴皮各5 g,泽泻、紫苏梗、厚朴、柴胡、炒苍术各12 g,炒白术、预知子各15 g,麦芽、薏苡仁、马齿苋、藤梨根各30 g、茯苓45 g。7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温服。2021 年2 月22 日二诊:患者自述进食后腹胀较前缓解,大便次数减少,每日1~2 次,胃纳稍增,寐差,舌淡苔薄微腻,脉弦偏滑。予前方去苍术、加麦芽30 g 健脾和胃,淮小麦30 g、合欢皮15 g安养心神。14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温服。嘱患者适当增加运动,强身健体,规律作息,修身养性,疏导情志。2021 年3 月5 日三诊:患者诉服药后诸症基本缓解,仅调整药物剂量巩固治疗,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肠癌术后机体尚在恢复中,脾胃功能减退,则运化失职,水湿内生,阻滞气机,外加患者被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忧思过重,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故见饮食不化、泄泻、抑郁、不寐等症状。治以健脾渗湿,疏肝解郁。方中人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豆蔻、紫苏梗宽中理气,减缓腹胀;焦六神曲健脾开胃;舌苔厚腻,湿邪困脾,泽泻、厚朴、炒苍术化湿以健脾;合欢皮、淮小麦安养心神,调节睡眠;柴胡、预知子疏肝理气,调节肿瘤相关性抑郁情绪;藤梨根、马齿苋抗癌除湿,配伍石榴皮,收敛止泻。

例2吴某,男性,58 岁,2021 年5 月18 日初诊。因“直肠癌根治术后1 年余化疗后,四肢麻木5个月余”就诊。术后行FOLFOX(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化疗10 次,末次化疗时间2021 年4 月。化疗期间出现手足麻木。刻诊: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纳差,眼花心悸,形体消瘦,大便干结量少,2~3 日/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西医诊断:直肠恶性肿瘤。中医诊断:肠蕈,证属脾胃虚弱兼有血虚。自拟人参二苓汤合四物汤加味:蝉蜕3 g,豆蔻5 g(后下),生晒参6 g(先煎),熟地、麸炒白术、当归各12 g,女贞子、杏仁、无花果、焦山楂、川芎各15 g,大枣、仙鹤草、薏苡仁各30 g,茯苓45 g。7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餐后温服。外洗方:桂枝30 g,鸡血藤15 g,艾叶12 g,红花6 g,7 剂,煎汤,每晚泡洗患肢。嘱咐患者注意四肢保暖,避免接触刺激性物体。2021 年5 月25 日二诊:患者自诉胃纳有增,乏力较前缓解,大便通畅,1~2 日/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效不更方,仅调整药物剂量,继服14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餐后温服,配合外洗方,内外共治,减轻症状,提高生活治疗。2021 年6 月9 日三诊:患者诉诸症皆减,体质量增加3 kg。门诊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手术耗伤正气,化疗药物进一步耗伤脾胃,生化不足,气血生化无源,则见神疲乏力,消瘦,眼花心悸,舌淡一派气血亏虚之症。治以健脾扶正,益气补血。方中生晒参大补元气,白术、薏仁、茯苓健脾益气,蝉蜕抗癌,豆蔻、焦山楂健脾开胃,熟地、大枣、当归补血活血,当归配伍杏仁、无花果润肠通便,仙鹤草、女贞子补虚扶正,川芎活血行气,使诸药补而不滞。手足麻木为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以外洗方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4 小 结

目前大肠癌仍然属于世界性难题,中医药干预该病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而且对改善患者术后以及放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傅教授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以脾肾亏虚、阴阳气血失调为本,湿热、瘀滞、癌毒滞结为标,治疗时应以利湿解毒、益气健脾、行气调血、滋补肾虚为治则,强调对脾胃的顾护,以健脾益气,扶正攻癌为治疗大法,同时重视对于其他兼症的辨证用药,以达到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大肠癌疾病进展的目的。此外不可忽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抗癌,使患者注重饮食调养,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猜你喜欢
大肠癌抗癌人参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三十年跑成抗癌明星
人参娃娃
抗癌新闻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