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及认证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探索

2023-03-10 13:33李坤周毅钧来永斌李雪斌王成
化工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理工大学一流

李坤,周毅钧,来永斌,李雪斌,王成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0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决定于2019—2021年分别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一万个左右,这标志着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全面开启,这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攻坚战。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原则中明确指出: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建设示范性本科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等原则。定位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表征[1],定位不一样,建设体系也不一样,形成不一样的一流本科教育。

安徽理工大学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原化工部淮南化学工程学校1958年开设的“化工机械”和“化工设备安装”,2003年招收本科生,是安徽省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校。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19年安徽省机械/仪器类专业评估为A+。先后入选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专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等,如图1所示。大类学科“机械工程”入选安徽省第三类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为化工、能源装备安装与制造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图1 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随着本科各专业的学分数不断压缩,现在安徽理工大学总的学分在180个以内,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但也减少甚至撤销了一些专业特色课程,如《化工设备安装》《工业管道工程》等。随着安徽省本科教学评估和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的开展,由于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专业特色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使得许多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某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特色专业的发展[3],所以怎么样在评估和认证背景下进行专业定位和特色发展是一流本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1 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专业定位摇摆不定

安徽理工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研型大学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即培养的是工程研究型人才,是能够将自然科学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但在教育部等部委“破五唯”以前,论文、科研、奖项等对专业评估、师资提升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专业定位摇摆不定。

1.2 专业特色日渐弱化

当前,作为发明、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大学,高等院校普遍染上了实用唯学、急功近利的通病[4]。再加上每年所申报“高大上”的新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如传统的采矿、建筑、制造等专业,改成了“智能采矿、智能建造、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另外,专业自身也存在着校友企业联系、调研较少,造成了特色优势资源利用不足,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最终导致专业特色日渐弱化。

1.3 小众专业认知度低

随着本科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增多,造成了盲目跟风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调剂到社会热门、新建 “高大上”专业。很多学生没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是盲目地跟着朋友父母的建议或自己一时的念头进行转专业。据调研,转专业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我某亲戚说学某某专业好”,而选择的专业都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社会上比较大众、熟知的专业。

1.4 师资学缘结构分散

由于本专业的传统优势在于设备安装及化工机械,这方面的博士非常少,招聘时教师来自很多不同的学校及学科方向,使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不佳,青年教师创新、科研及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足的保证,致使专业特色日趋减弱。很多高校的科学研究等在以前“唯论文”的错误引导下,都扎堆向“材料、化工、纳米”等方向靠拢,造成了本专业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的现状。

2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实践

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针对上述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定“培养一流人才”不动摇,坚持“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为本科教学服务,研究全国本专业拼图,找准专业位置,为行业和区域服务。

“一流高校”开设本专业的典型高校包括: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在科研方面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培养掌握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工程和学术领军潜质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这显然很符合这些高校的本身定位。“一流学科高校”开设本专业的典型高校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这些高校的培养目标技术应用的描述明显增多,如“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工作”。还有一些在本专业领域影响力比较大的高校,如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等(以化工起家的老牌高校),这些高校也对技术应用增加了很多内容。所以,找准专业定位非常重要,安徽理工大学就是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强调宽基础、重工程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坚持“产出导向”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凸显专业特色。

相比于机械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典型的细分专业[5],在强调“宽基础”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所占比重越来越多,专业课程受到大幅度的压缩,怎么样“优化课程体系,凸显专业特色”成为了专业必须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安徽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除了继续保留“安装技术”等一两门特色课程之外,进行了“整合专业课程、完善第二课堂”等举措,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相比传统的课程体系,在总学时数控制在180以内时,通识教育、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有了大幅度增加(总占比达到了66.30%,其中选修课的比例为最低要求),专业教育的课时数进一步被压缩(仅仅占到了16%),在这种情况下,“整合专业课程、完善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图2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

(3)强化专业认知教育,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等活动强化本科生专业认知教育。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属于小众专业,很多同学没报考之前根本没有听说专业名称,常常是一头雾水。由于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如图3所示,造成了归属也不统一,很多高校归属于化学化工学院(如广西大学等),而一部分高校归属于机械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还有一部分高校归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如郑州轻工业大学等)。

图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知教育

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之际,为帮助新生增强专业认同感,会对新生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邀请相关企事业人员对专业发展前沿、前景等内容进行介绍,让新生真正了解专业、喜爱专业,为营造良好学风打下坚实基础。邀请优秀毕业生、在校生代表等围绕入校适应性调整、工作升学经验等问题与新生展开交流,引导新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专业信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接下来,还将组织学生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地参观教学实践基地或校企合作企业,进一步做细做实专业思想教育。

(4)坚持“石化、能源建设”工程背景特色,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近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0项。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8人、教授6人。博士比例55.6%、高级职称比例72.2%。省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安徽省高等学校拔尖人才1名。201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属高校机械类唯一)。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成绩斐然。本专业学生为主的航模与践行协会、机器人协会获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全省高校唯一一家拥有2个团队)。近3年,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近20项、省部级奖励近30项,曾连续五年获“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3 结语

本文在分析国内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评估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契机,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立足本身特色,从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模式实施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多个维度入手,做好、作准专业定位和特色发展,保证一流本科建设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理工大学一流
昆明理工大学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昆明理工大学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昆明理工大学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浙江理工大学
试析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分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