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危险识别能力测评

2023-03-10 13:33金星龙王娟王晓艳
化工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正确率实验室事故

金星龙,王娟,王晓艳

(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新工科建设时期,学科交叉、产学融合已成为常态。高校实验室人员密集,危险化学品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危险源量大面广,且探索性研究实验较多[1]。随着实验室使用率的增加,实验室共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加上高校学生的扩招,实验室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完善、安全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前所未有[2]。2018年12月26日,某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发生实验室爆燃事故,造成3名学生死亡;2021年10月24日,某大学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燃,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实验室安全事故对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伤害,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同时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则事故的发生包含诸多层次的经验教训。利用实验室事故对本科入学新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高校入学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部分。我院新生入学安全教育通过讲座形式进行,实验室事故通常通过幻灯片、视频给学生展示,并进行简单介绍。项目组前期对我校涉化类专业学生安全教育实效进行初步研究,对入学安全教育中的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安全教育查漏补缺的教学环节,并将安全知识测评分数纳入学生实验课总评成绩[3-5]。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点与实际实验环境情景并不能建立很好的连接。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室安全问题仅限于实验室环境,只要不从事相关行业,这些安全知识并无太大用处。实际上,一些实验室安全知识在生活中同样适用。在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和选取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国尚无相关案例库。因此,本文选取网络上与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相关的5个案例,对学生进行初步测评,以期为后续实验室事故案例教学尝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测试于2021年10月进行,面向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主要包括制药工程、药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测试题目选取多个真实发生的事件。Q1: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泸州陈年窖酒业有限公司贮酒仓库170余个陶瓷罐受损破裂,200余吨高浓度白酒泄漏。2021年9月18日上午,记者在发生白酒泄漏的贮酒仓库外看到,现场出入口已用警戒线围起,仓库门口排列着多辆消防车辆,部分消防车辆仍在进行着用水稀释白酒的工作。同时,现场消防人员不时提醒来往人员注意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如果需要进行手机通讯,最好在仓库外一定距离进行。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

Q2:2005年8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一实验室失火,火灾原因:该校一硕士生上午在实验室做实验,中午出去吃饭,未关实验仪器电源,仪器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

Q3:2021年7月21日,中山大学一博士生在清理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

Q4: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实验室冰箱中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是因为该冰箱中曾存放过此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时间不详)。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

Q5:事件1:2011年4月13日凌晨,耶鲁大学天文物理学专业大四女生米歇尔在机械间操作车床时,头发被车床绞缠身亡。

事件2:2014年10月14日,在朝阳区和乔大厦一家银行内,一名女子不慎将头发卷入点钞机内,动弹不得。消防员赶到后,把点钞机“大卸八块”,才将被困女子“救出”。

事件3:2018年9月27日,菲律宾一理发师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到游乐园玩,搭乘摩天轮时因为太累她忍不住睡着,结果突然感到一阵剧痛,醒来发现头发竟然被卷入摩天轮轴承。工作人员听到她的惨叫声后,虽然立即暂停机器,但摩天轮仍须转到地面才能救人,导致又有更多的头发和头皮被剥落。

事件4:2019年12月6日,吉林桦甸一家餐馆女服务员长发卷入和面机,在挣扎了157秒后不幸身亡。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

其中,Q1来自应急管理部公众号,其他来自权威网站实验室事故案例汇总及相关新闻。问卷通过天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发布,请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关安全知识点。回答设置为开放型,由学生自由陈述各题相关知识点。

2 结果分析

2.1 学生基本信息

参与本次测试的学生基本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大一年级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比52.4%,大二学生为28.2%,大三学生为6.7%,大四学生为7.9%,研究生为4.8%。其中,制药专业学生为19.4%,药学专业学生为26.3%,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为28.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为21.8%,还有少量其他专业学生占比4.3%。

2.2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问卷Q1仅以学生答出“白酒易燃液体”,Q2以“仪器不可无人值守”,Q3以“实验室废弃物不可擅自冲水处理”,Q4以“不可带食物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严禁饮食、实验室冰箱不可保存食物”,Q5以“女生长发工作时应束起” 为标准进行正确率统计,整体测试结果分布如图1所示,五道题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5.8%、96.9%、79.2%、88.8%和80.6%。学生对Q2的回答情况最好,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离开实验室就应该关闭仪器设备的电源,说明离开实验室“五关”(关电、关水、关灯、关门、关窗)的规章制度,学生已较为熟悉。其他四题正确率均低于90%,对于其中原因,通过对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回答情况做进一步整理后进行分析。

2.3 不同年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图1 测试结果

不同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研究生Q2、Q4两题为满分,Q1、Q5正确率为80%,Q3正确率仅为65%,说明研究生对“实验室严禁饮食、严禁仪器工作无人值守”这些规章制度较为熟悉,但是对废弃物的处理知识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本次测试参与的研究生为刚入学的研究生新生,其本科为其他二本或三本院校,可能在其本科学习期间,废弃物的处置学习并不到位所致。大一学生Q5、大二学生Q1、大三学生Q5、大四学生Q3正确率均低于80%。其中,大一学生测试结果与实际教学中发现的情况一致,尽管课前通知学生长发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束起,但仍有很多女生我行我素,依然长发飘飘。其他年级正确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本次测评为开放式,部分学生习惯进行选择题,对于此类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对于Q3,部分研究生仅回答“处置未知物品应当小心谨慎”、部分大四学生将题中“未知的白色固体”自行猜测为氢化钙或氧化纳等遇水放热的药品;对于Q4,部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苯胺的毒性上,极少数学生更是错误地认为在实验室的冰箱中应该分区域存放食品和化学品。

2.4 不同专业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图2 不同年级测试结果

图3 不同专业测试结果

不同专业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仅Q3正确率低于80%,其他问题正确率均高于90%。这与前期安全知识测试结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为一本招生,其他专业为二本,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入学成绩高于其他专业,前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其他三个专业。应用化专业学生Q5回答正确率最低,部分学生回答应关注正确的机械操作和保持谨慎的心态,却忽略了将长发扎起的重要性。

2.5 Q1结果分析

Q1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Q1这一事件选择基于安全知识:a.白酒易燃/易挥发;b.大量白酒泄漏的处置方法;c.易燃液体泄漏事故现场禁用手机。从图4可以看出,仅有20.8%学生可以大概答出a、b、c安全知识点,24.4%学生只答出酒精易燃易挥发。因此,学生对真实场景的事故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图4 Q1测试结果

3 结语

安全培训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说明已有事故案例未发挥其最大的警示价值,正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从前期的安全知识测评以及本次事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教育培训实效仍有待提高。对于安全培训,显然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安全培训实效的提高需多管齐下,应充分考虑专业和年级的差异,选取事故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向学生展示事故图片和视频,采取小组式展开讨论和思考,提高各年级学生的参与度。培训的具体实施安排应合理利用事故经过信息,阶段性培养学生识别危险和标准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的时间通常为数小时,但培训的内容需要学生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在入学安全教育培训后,无论实验室安全课程是否独立设课,安全教育都应融入相关理论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际运用得以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面对紧急情况的心理素质。设置合理的节点,考察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不断完善,动态推进安全培训教育实效。树立安全和防灾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从事化学化工研究和生产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安全培训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其进行安全行为和操作,所掌握的技能不仅在实验室中得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也应融会贯通,这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落地落实。

猜你喜欢
正确率实验室事故
学中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废弃泄漏事故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小恍惚 大事故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