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2023-03-12 16:59阿斯古丽·阿合木拉
雨露风 2023年12期
关键词:谚语文化背景跨文化

阿斯古丽·阿合木拉

谚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某种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哲学。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谚语体系,其中不乏奇思妙想、博大精深之处。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谚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共性和差异性,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建议和思考。

一、谚语概述

谚语是一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是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老话或俗语,因其言简意赅、易记易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日常生活、工作、教育和文学创作等。谚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代表了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道德、伦理、民俗等方面的智慧和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遗产。谚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能够通过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直观地传达出一定的意义和感情。人们经常使用谚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谚语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还可以引导人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谚语,对于提高沟通能力和个人修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英语谚语特点

英语谚语作为英语文化的一部分,被广泛使用于西方国家和地区。这些谚语凝聚了许多西方国家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英语国家的人们来说,是一種生活、工作和交际的宝贵财富。英语谚语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得到重视。英语谚语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往往由简短的词组或句子组成,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比如,“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省一分钱等于赚一分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节省,不浪费资源和金钱,因为每一分钱都有它的价值。“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源自古罗马时期,意味着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同一个目标。在现代,它也可以表示不同的选择和途径都可以通向成功之路。“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到总比不到好)这句话告诉我们宁愿晚点做事也比不做事要好,因为完成任务总比放弃要更好。英语谚语具有文化和历史背景,英语谚语的起源和发展与英美文化和历史密不可分。因此,理解英语谚语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例如,“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这个谚语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尽可能地融入当地的风俗和文化,避免冒犯当地人。英语谚语有时会出现隐喻和比喻。英语谚语往往使用隐喻和比喻来表达一种观点或情感。例如,“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个谚语就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珍惜时间的生活哲理,越早开始工作就越有机会获得成功。英语谚语有时存在互相矛盾的情况。由于英语谚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有些谚语的意义可能互相矛盾。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和“He who hesitates is lost”(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两个谚语的意义相反。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应用英语谚语需要对其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英语谚语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汉语谚语特点

汉语谚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想,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如果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谚语,可以发现汉语谚语并不仅仅意味着表面的文字意义,而有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价值观体现。首先,汉语谚语的跨文化交际含义在于它们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例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就代表了中国的务实思想和劳动价值观。如果这句话翻译成英文的话,仅仅用字面语言翻译是有所欠缺的,因为除了文字之外还包含了代表其文化背景的思想和哲学,这需要充分理解中国文化才能真正领会谚语的含义。同时,汉语谚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由一些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组成。它们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和发展,成为汉语文化和语言的一部分。汉谚语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表达深刻。它们往往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传达复杂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生活智慧。此外,汉谚语也常常具有警示作用,可以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汉语谚语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典故谚语、比喻谚语、反义谚语、描绘性谚语等。例如,“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呛到而不再吃饭)是一个反义谚语,意味着因为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尝试新事物;“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则是一个比喻谚语,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谚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四、英、汉谚语对比分析

(一)英、汉谚语的共性

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智慧,它们通常比较简短、生动有趣,并能直接道出一些道理或经验教训。英、汉谚语都是民间流传的习语。虽然这些谚语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从人类认知角度来分析,它们仍有一些共性。

语言形式:英谚、汉谚在语言形式上有共通之处。首先,它们都是简短而有力的,用尽量少的词语表达尽量多的信息。其次,它们通常是押韵或有节奏感的,易于记忆和传播。最后,它们往往通过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观点,从而更加生动有趣。例如,英谚“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图胜千言);汉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好则工作好)。这些谚语都用简短、鲜明的语言形式表达了深刻的道理。

文化背景:英谚、汉谚所体现的文化背景也存在一些共性。一方面,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反映了这些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另一方面,它们都是经过长期传承和演变的,体现了相应文化的历史与传统。例如,英谚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古罗马时期的交通和行政管理的特点。

内容特征:英谚、汉谚在内容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是有共性的。第一,这些谚语都表达着某种价值观或准则,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第二,它们多数都是从生活实践、社会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例如,英谚 “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汉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些谚语在内容上都具有启示意义,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明智地行动。

英谚、汉谚在语言形式、文化背景和内容特征等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这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思维方式的相通性。同时,这也表明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彼此尊重,沟通交流,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二)英、汉谚语的差异性

英谚、汉谚源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在文化、表达方式和地理背景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这些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對于有效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和成功的交流的过程。

文化差异:谚语的产生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谚语是一种民间智慧的体现,通常反映了一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比如,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因此,英语谚语强调个体价值,如“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而中国谚语强调团队合作,如“众人拾柴火焰高”。

表达方式差异: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也会导致谚语的差异性。不同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相同的情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谚语。比如,英语谚语通常是直接表述,而汉语谚语常常采用比喻和典故。例如,“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表达方式上就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谚语通常是由一些普通的生活常识或者道理组成,表达的东西比较明确。而汉语的谚语则常与文学、诗歌相伴,它们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比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地理背景差异:历史和地理背景也是造成谚语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文化在历史和地理背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反映在谚语中。比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与海洋相关的谚语,如“Smooth seas do not make skillful sailors”(平静的大海造就不出熟练的水手);而中国的地理环境则使得谚语中出现了很多与农业相关的内容,如“春耕秋收、锄禾日当午”。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他们往往用雨、雾、霜等元素来表达。比如英国常说的“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意为逢夏(阳光好)、斩草不误,表达的是时不我待的意思。而中国是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国家,四季分明,因此我们的谚语多与自然景物相联系。另外,地理位置的差异也导致谚语的不同。英国地处欧洲大陆,与世界联系紧密,因此英语中的谚语常常涉及国际化的事物并且多为实用性质。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语言)这句谚语就很好地表述了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我们是个文化古国,历史悠久,因此我们的谚语更多地带有哲理意味,更注重抒发情感和人性美。如“知足者常乐”(即心满意足的人总是快乐的)。英谚、汉谚的差异性是由文化、表达方式、历史和地理背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差异性的原因,以确保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表达的内容很丰富,涉及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当地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泛传承下来的口头固定语句。通过对英、汉谚语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不同的。谚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习惯、生活方式等等。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不同生活环境下的谚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谚语文化背景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说说谚语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谚语趣画(一)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