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思考

2023-03-13 08:05陶羽
教育界·A 2023年3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教师有责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语文教学在渗透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文章从意义、现状、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作者简介:陶羽(1993—),女,江苏省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有效路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渗透传统文化。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具有好奇心强等特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下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之所以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因为其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一定意义,具体如下:1.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2.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3.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4.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一)学生兴趣不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其在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顾为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使得学生变成被动学习的机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虽然有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但未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传统文化的实际渗透效果与理想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堂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的渗透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用。

(三)教学缺乏关联性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讲课时存在教学内容独立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讲生僻字就是讲生僻字,讲典故就是讲典故。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只有基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展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缺乏关联性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学效果不佳[3]。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且各项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与义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较多传统文化素材,这些素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实现传统文化渗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采用有效手段渗透传统文化,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为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完成任务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而他们之所以会为了完成任务而选择牺牲自己,是因为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感知这五位壮士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文本。朗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由于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很快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接着提问:“如果你是这五位壮士中的一员,你会选择英勇就义吗?为什么?”由于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说出的答案也不同。有的学生说:“我愿意英勇就义,因为这样就能顺利完成任务。”有的学生说:“我不愿意英勇就义,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英勇就义意味着会失去生命。”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文本,并让学生尝试站在五位壮士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从而理解其为什么选择英勇就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传统文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通过创设情境,渗透传统文化

情境教学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帮助。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创设情境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切实感知文本的魅力,从而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热情,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5]。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对相关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并受到感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高兴。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中:“同学们,大家在观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开国大典的场面是不是十分宏大呢?如果让你用文字描写开国大典,你会怎么写呢?”听到问题后,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内容,尝试进行写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逐渐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感知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情感,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三)通过讲解教材插图,渗透传统文化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为了便于理解,编者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图,其中大部分都是意味深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中,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帮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挖掘教材中的插图,充分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联系学生的生活。

比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这两篇课文中插入了傅抱石的水墨画,作品采用了写意、留白等多种技法,蕴含“天人合一”的观念。再如,《猜字谜》这篇课文的插图中的灯笼元素就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待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如,《神州谣》这篇课文中插入了万里长城的图片,这是中国精神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心血结晶,教师可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对万里长城进行简单的讲解和介绍。教师借助插图进行扩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四)通过引入课外文本,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去拓展传统文化内容,课外读物不失为良好的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文本,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在进行文本选择时,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1.文本需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即学生可以看懂的、喜欢看的;2.文本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3.文本需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閱读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不通、读不懂的情况,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中国五岳》这一课外读物,让学生了解中国五岳这一文化底蕴和内涵。

(五)通过开展古诗词专题讲座,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古诗词遵循一定的写作方法,且讲究韵律,学生可能无法有效地品读。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教师要开展古诗词专题讲座,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象、韵律、意境美。

在开展古诗词专题讲座时,教师需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有同一特点的古诗词归为一类,为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送别诗、咏物诗等。以送别诗为例,教师可以将《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为代表,王维借助“劝君更尽一杯酒”阐述了自己与故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担心友人在出使安西以后,很难再喝到故乡的酒;李白借助“孤帆远影碧空尽”阐述了自己与故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其放在一起,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感知作者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在开展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专题讲座时,教师可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收集古诗词,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但教师要认识到,古诗词专题讲座的开展方法并不止上述提到的两种,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究,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不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到春节时,教师可以开展春联创作大赛,让学生收集自家春联,然后进行分享,或者让学生用毛笔写春联,以达到练习书法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资料,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生活愿望。到元宵节时,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元宵灯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花灯的图片及灯谜格式,并引导学生利用手边的素材制作花灯,让学生猜灯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较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有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上文虽然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教师需明确,教学活动的方法不是固定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要想使传统文化的渗透取得良好效果,并借助其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究、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社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新课程,2022(03):186.

[2]曹进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2022(01):121.

[3]乔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践[J].读写算,2021(35):29-30.

[4]朱丽红.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1(36):11-12.

[5]代海涛.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读写算,2021(32):31-32.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