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美育工作的错位与重配

2023-03-21 17:23于丽燕张晨钰
大众文艺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美育美的

于丽燕 张晨钰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一、“双减”背景下美育工作的重要性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提出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健全作业完成机制等明确要求,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校美育逐渐走到了人们的眼前,各地方中小学积极响应,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多样的实践路径,共同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两项减负作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起点,对促进新时代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润物无声,构建美育场域效应

减轻作业负担的具体措施,体现在量化不同学段的作业时间,缩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优化作业设计质量,严禁家长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布置个性化作业和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等。减少校外培训的具体措施,体现在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等。

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之后,“双减”政策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尽管学校可能不会增加相应的美育课程数量,家长也未必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育相关的活动,但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教育行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构建新时代美育场域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空间,真正使学生成为“双减”政策的受益者。

(二)美育化人,适应新时代美育新高度

随着我国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走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征途中,与之相应的产业体系、公民素质、国际形象等也都必须进行提高,因而美作为关键的赋能手段,对于培养能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传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一代新人,更是必要之义。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只有牢牢把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育人原则,才能明确当代中小学美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而将中华传统美育精神融入美育的方方面面,促使新一代青少年在全新的文化语境和成长背景中找到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动力,建立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自信,为开创新时代、新面目、新风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内涵

学校美育是学校依据教育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审美教育的活动,相比高校美育的灵活性,中小学美育则更多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工作开展,一味地追求技能教学,将美育囿于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范围之内。这显然是过分局限的,美育作为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应当通过多维度的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审美情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和“以美化人”。

(一)中小学美育工作的特点

第一,中小学美育工作具有计划性。学校依据美育任务制定相应的学科计划,从整体课程的分布比例,到课程内容的细化环节,都在推动中小学美育工作循序渐进地有序开展。中小学美育课程内容基本围绕音乐和美术课堂展开,学生在有序的接受学习过程中,掌握系统的艺术知识,学习基础的艺术技法,在校园特定的艺术氛围中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健全的审美人格。

第二,中小学美育工作具有集中性。学校美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性,相对于家庭美育的阶级性和社会美育的不确定性,校园可以最大限度地聚集起同年龄段的学生,系统开展科学的审美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接受美育教学的机会,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审美交融的集中平台,推动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审美情感交流,使之更大程度地达到审美体验的顿悟与升华。

(二)中小学美育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美育的重要场所,应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积极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学校美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美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美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人类在心理结构上是既有一种美感积淀的,这就意味着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审美潜能,但只有接受了科学正确的引导才能将其激发运用。学校必须抓住青少年审美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将艺术的基础理论和个体的审美经验相结合,挖掘学生发现不同美的能力。

其次,学校美育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里的创造不仅仅是创新艺术形式或创造艺术作品,还包括个体对于生活的改造和创造。个体需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美,产生独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随即迸发出改造生活的激情和力量,形成一种长期的审美创造心理结构。

最后,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使学生更易接收到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个体在基层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真、善、美等自我追求将成为主导性的心理需要。学校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且要满足人类个体高层次的审美需要,达到追求理想的完美境界,实现当代教育的美育终极目标。

三、错位: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尽管各地中小学始终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但美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仍在不同方面具有诸多问题,一是从受教者角度出发的主体性丧失,二是从家长角度出发的功利性取向,三是从施教者角度出发的学科认知模糊。

(一)主体性的被迫丧失

中小学美育工作最普遍的问题是忽视学生的自主性,随着现代课堂教育理念的一步步革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既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提倡美育工作者需时刻秉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明确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一味地活跃课堂氛围,也不是公开课般的形式主义,而是真正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挖掘探索个体的潜能所在。

但这并不是朝夕能解决的问题,尽管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在尽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动地参与课程实践活动,但学生参差不齐的审美基础和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仍会导致教师教学效果的差异性。这启示美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依据学生不同的审美认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功利性是美育工作开展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这里主要是指家长对于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往往是功利性的。随着校外学科课程培训数量的缩减,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使家长纷纷把目光聚焦于艺术培训领域。他们认为孩子参加艺术培训不仅可以填补学生在闲暇时间的空白,还能考取不同的技能培训证书以增加激烈教育环境下的个人竞争力。可是技能证书不等于美育成果,不少家长只顾着攀比孩子多考了几张艺术技能证书,想以此标榜自己的教育成果,却忘记了美育的核心要素所在。这种盲目攀比,不仅会淡化艺术培训背后提升素养的意义,甚至会让孩子对艺术培训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与艺术背道而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为此不懈努力。艺术教育不应成为家长束缚孩子的工具,而应依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心中的审美净土,探索发现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除了通过艺术教育传播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家长也应充分重视孩子的审美需求,彼此及时交流沟通当下的审美发现和诉求,真正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愉悦感。

(三)失焦性的学科认知

美育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经常被含混于文学和艺术学的界限之间,其内容、对象和实现方式的模糊性,使其长期处于人们认知边缘的“失焦”位置。这种现象在中小学美育工作中更加明显,美育与艺术教育往往被人们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向学生教授音乐、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就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我们不能否定艺术教育的作用,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固定的课堂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但这显然是片面的。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逐渐深耕的教育形式,操场、走廊、实验室等都可以成为美育的舞台。

如果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体性的被迫丧失都是大环境影响下美育工作开展的狭隘认知,那么失焦性的学科认知是必须引起教师足够重视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不仅要教会学生绘画和歌唱的技能,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层次,进而将艺术素养内化为人格修养。艺术作为美的集中呈现方式之一,以其感性的形态、审美的表达、感染的效果成为美育最具可操控、可考核验证的工具或手段。

四、重配: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针对当前中小学美育遇到的问题,学校应当重新配置现有的美育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学校美育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介平台,更新课程体系由浅入深,改革教学体系由点到面,落实美育化人由表及里,真正形成全面开放、高效有力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一)超越知识陷阱,更新课程体系由浅入深

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的根本是人文精神。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教学主要指的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的集合,应当更多关注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熏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以传授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目的,而是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美育工作。

学校可以利用独特的地方美育教学资源,结合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创设全新的音美课程。例如将地方博物馆的馆藏艺术品融入线上教学,通过线上数字典藏艺术品和媒体资源拉近学生与艺术品的距离,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品的内涵和魅力,更加直观地体悟美育的核心力量。当然,不仅仅要围绕课堂,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后实践活动,呼吁学生在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感受美、欣赏美,增加美育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除了课程形式的拓展,教师也要适当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例如将琴棋书画、戏剧戏曲、民间民俗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引进课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二)利用多元媒介,改革教学体系由点及面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产业蒸蒸日上,各种文化形式开始嬗变为丰富复杂的文化样式和文化生态,多元媒介的融入必将丰富中小学美育的教学形式。

新媒体时代,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多元媒介改革美育教学体系,加强美育公共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大力借助新媒体技术辅助艺术传播,将5G、VR、AI技术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使现有的美育教学资源以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运用更多形式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3]例如在校园广播、操场大屏幕和社团活动中加入有关艺术和美的元素,这不仅会长期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将美育渗透到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同时,学校也要调动部分资金引入可实现范围内的课堂沉浸式新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艺术体验愉悦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达到知觉、视觉、听觉的统一,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三)抓牢工作核心,落实美育化人由表及里

学校美育作为连接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重要环节,对引导社会重视美育价值、营造共同促进美育发展的社会氛围,都具有示范性的带动意义。[4]尽管近年来美育的教学理念已传播甚广,但落实到各地中小学后却别有一番风味,学校仅仅把目光着眼于艺术教育知识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回归美育的本质和初心,全方位推动教育去产业化,围绕“立德树人、以美化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美育工作的发展之路。

2021年3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美育2.0学科交叉与新文科视野:普及审美观念与测量方法》高峰论坛,论坛中明确展示了“中国美育2.0”的图谱,并生动地将之前的艺术技能教育称为“美育1.0”时代,“艺术应试教育”向“素养能力教育”的跨越转变为“美育2.0”时代,聚焦在学生艺术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新时代美育工作应抓牢工作核心,落实美育化人由表及里,融合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学科,综合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审美情趣、创造表达的能力,并通过新媒体技术赋能促进教学规范化与评价体系标准化。

学校要紧紧围绕“以美育人”的宗旨,立足地域特色,深挖育人要素、统筹育人资源,不断提高师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积极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新时代学校美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中小学美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美育资源克服错位现象,认清美育学科的地位和价值,明确学校美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平衡把握好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通过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学校美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校美育真正实现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猜你喜欢
双减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