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IP于大众文化艺术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及效应*

2023-03-21 17:23王禹童
大众文艺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爱好者文化产业

王禹童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91)

关键字:IP;大众文化;文化产业

一、“IP”成为大众文化产业热点之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因

IP,即知识产权(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本义即由人类智慧所首创的精神财富,主要涉及领域为著作权、专利权等。具备个体独创性的发明、研究成果、文学艺术作品等均可于此权限内受到保护。而在网络流行文化中,IP常以贯彻艺术、文学、符号学、产品设计等诸多领域的文化创意作品的形式呈现,其智慧财产权通过跨媒体制作、广告宣传、产品推广、设计增值等方式进一步得到再制作,增加其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实际影响力。在近年的大众文化现象中,其往往表现为是以跨媒介式的,以单一作者或创作群体、商业群体所打造的以各种不同的媒介类型为载体呈现给大众的文化产品。就生产、传播的形式而言,IP的存在使得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更多的可能性,面对文化市场的情势变化时也具备更高的机动性。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认为,IP是文化产业的内核。[1]纵观近年来电影电视、音视频、游戏产品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IP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极为强大的推波助澜之作用,在IP的功用下,文化产品得以完善其飞速传播的能力,拥有不断扩大的受众,在文化圈层中尽可能高效地提升其影响力。如今,文化领域内诸多知名优质IP正持续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其影响,并不断有新的IP加入这一行列,在我国,这一趋势表现得亦颇为明显。在圆满落幕的2021年全球授权展·上海站(LEC)中,观众人数达56041人,共有248家展商参与,参展IP数量达1200以上,共完成6935场商贸配对[2],规模空前。由此观之,IP凭借其丰富的衍生发展自由度、传播价值与商业价值在文化市场中积累的力量与其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十分充分的。IP在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品的生产环节中发挥重要功用的因与果究竟是怎样的?究其根源,或可按照其显现出的文化特征加以概述——即文化底蕴的多元性,庞大的可增值性[3],以及其在粉丝社群中形成的凝聚力的可延展性。

(一)文化底蕴的多元性

议及领域中当之无愧万众瞩目的典例,则不得不提到由网易游戏公司开发、一度被誉为“国民级武侠RPG手游”的,曾用名《楚留香》的手游产品——《一梦江湖》。2018年2月,《楚留香》横空出世,很快便刷爆了社交网络、登顶各大榜单,成为深受年轻玩家群体所瞩目的话题之作;此后,《楚留香》不断推出全新的门派、剧情历险与地图设计,并于2019年7月正式更名为《一梦江湖》,迄今,这一手游的运营之路已走过四年有余,尽管经过时间的打磨与雕琢,其热度如今已逐渐沉淀并倾向于呈现不瘟不火的态势,但其IP价值在网易游戏公司持续的培养与包装下仍在历久弥新,并展现出极为多样的发展转化的趋势及可能性。

《一梦江湖》其IP灵感本源大众所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古龙《楚留香传奇》系列小说。作为持续不断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武侠爱好者的经典,网易游戏公司对其进行改编、重构,将国风武侠与时下青年群体所热衷的中国式亚文化ACGN要素相融合,辅以强大精良的美工力量,打造高自由度的可探索地图与编排细致的“命格”模式,使得玩家在《一梦江湖》的世界中拥有独一无二的侠义人生。诸多技术与设计的飞跃为这一堪称经典的IP的发展培育了丰厚、扎实的土壤,短时间内便积累了大量热度,一跃成为占据流量及市场头筹的实力不凡的手游作品。而为了克服计划运营时间长久、题材的固定性所带来的热度上的衰减,不断推陈出新,《一梦江湖》开发团队针对游戏内容进不断增加新的创意文化元素——从古都金陵到塞外沙海,江南风光到西域气象,经典武侠MMORPG的设计要素经过具备时尚感的美学凝练呈现在玩家眼前,富有创造力且类型多变。制作团队在设计时广泛加入多种形式的文化元素,遍及风格各异的中华传统历史风貌。据悉,《一梦江湖》制作组为了向玩家更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古丝路与西域的大漠孤烟,曾前往新疆若羌县——古楼兰遗址所在地进行实景采风,其严谨的制作态度可见一斑。[4]通过游戏本身进行IP用户积累与受众群体扩大化,感知国风传统文化领域稳固文化底蕴,以不断延展IP创意元素——使得《一梦江湖》从一款国民级手游向国风武侠领域难以取缔的高影响力IP进化,将新网络时代的“武侠迷”的情怀包容于其间,并因其持续贯彻的创新性与严格的美术品质监制始终得以将基础影响力、知名度与文艺审美价值保持在一定水准。

《一梦江湖》的经营策略充分显示了IP在进行兼顾传统古典文化与多元化创新衍生的情况下其文化底蕴可表现出的极高的发展的多样性,在彰显出来的艺术品质内涵方面亦具新的突破。可以说,这一特点在流行文化的萌生与成长的环节展露出了重要的作用,为其注入了若活水般的源动力。

(二)庞大的可增值性

IP于文化产业中的最终表现形式往往不会仅仅局限于少数的屈指可数的一小部分,其文化底蕴及衍生形式的多样化将进一步将其背后潜藏的具备着强大文化生产能力的增值价值链引导而出。这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IP相互角逐的赛场上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无论是周边生产,音乐剧、舞台剧制作,还是其他诸多种种IP延展方式都将为其成长与持续发展提供极为丰富的价值回馈与开拓机遇。在不可摆脱商业化而独立存在的文化产业中,这一循环往复的创新实践环节形成了一条链环,使得IP的发展在这一回环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而与此同时,一个IP之下或可能存在着应运而生的不同的子IP,诸多同系IP与产业链环相互结合交接,最终完成自IP本身到生产大量文化、社会、商业价值的飞跃。

文化生产的链环存在于发展过程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创作团队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之存在相互作用的是,经由这一链环体现出来的价值回馈对创作团队与IP本身的给养。而同时受到给养的是身为文化产品的接受者、文化价值输出客体的大众——在这一增值的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受众必然会经由作为客体完成的价值投入而“享受”到同步带来的文化资源。在如今社会广域性普遍存在的文化湍流之中,这一增值的回环可以被判定为是在大众文化稳定向良性发展迈进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且不可轻易失掉的。

(三)对文化受众的凝聚力的延展性

作为无法脱离大众文化独自发展的文化概念的IP,在其受众群体里必然引发的社会现象便是“粉丝圈层”——即爱好者群体的形成。IP作为无数或大或小的爱好者群体产生的本因与价值核心,其本身必然具备无法忽视的文化凝聚力。在这一凝聚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定将于文化产品衍生环节与增值环节引发形形色色的质变。

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经典口碑与相当的影响力的国际知名IP——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刚刚于不久前的中国流行文化圈内引起一场轩然大波。2021年9月,由网易和华纳兄弟互娱合作推出的哈利·波特主题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正式开启全平台公测。公测首日,在开服一小时内,便有大量玩家鱼贯而入,服务器很快面临饱和,一时间在线排队人数竟达到了五千有余。[5]一时间,各大社交平台首页均被“哈迷”所“攻陷”,无论是热爱这一IP多年的资深爱好者,还是出于好奇心与新鲜感慕名而来的“新鲜血液”,还是在“情怀”效应下前来进行体验的游客,均为这一继承经典IP的全新游戏产品的诞生吸引而来。此手游甫一上线便在爱好者群体中引起了强烈争议,同时亦有部分追求原汁原味的作品体验的忠实“书粉”们在激烈的争议浪潮中退出,但IP本身由此手游引发的衍生热度在这一过程中有增无减,最终达成受众群体中凝聚力的总体提升。截至今日,“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微博超话已有90.4万参与者,阅读量达到40.2亿,总发帖数65.6万。而与此同时,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的“哈利·波特”主题体验场所亦迎来火爆态势,其提供的全方位游览体验与周边产品贩售进一步为爱好者们提供了享受IP价值的极佳条件。由此可见,2021年,《哈利·波特》在中国形成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在其最终价值上产生了独特的飞跃。在这一热潮中明显显露的客观现象是——在诸多条件的加持之下,与宣传力度较低、衍生产品类别数量较少的IP 相比,《哈利·波特》的爱好者们更容易在享受IP价值的过程中沉浸其间,彼此之间产生更强烈的身份认同。[6]诸如此类的种种情势均显示出,优质IP在其爱好者群体内足以依靠产品的创新衍生引发一场又一场“轩然大波”——通过针对广大用户体验IP需求提供“服务”的方式,与文化市场常见的舆论效应相互配合,最终整合受众群体形成的强大力量。

而爱好者群体经由IP的凝聚力自然产生的群体行为——譬如即时直播、跨界互动等活动所带来的公共影响在一定时效性作用下产生的宣传效应亦往往造成对IP的回馈,其最终收益的多少与该群体行为于与其关联的公共事件当中产生的、符合社会秩序及民众道德需求的积极引导成正相关。在此之中,最为常见的可造成群体效应回馈的爱好者行为则是“同人”——即某一IP本身的爱好者群体根据一定的自发性的创作导向完成的以原IP为立意基础的二次创作行为。爱好者群体在IP带来的凝聚力下进行的与之对应的同人创作行为往往回馈给IP本身以极富潜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其带来的价值总和往往成为衡量一个IP是否保持着作为发展基础的基本热度、是否有能力防止其为市场所淘汰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IP在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商业化时代中的自身作用

正如前文分析所得,IP衍生的多样性、强大的可增值性与不可忽视的粉丝凝聚力相辅相成,在大众文化的传播和产业脉络的形成过程中构建了具备强劲相互作用的连锁,在其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力的相辅相成中,对其受众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并给予自身以回馈。在其结果趋近于正向时,该IP便极易在大或小的范围内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并带来相对应的经济价值。

那么,这一效应在大众文化发展之途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反之?针对文化产业商品化的推波助澜与产业链条的形成所产生的良性效应是否大于其负面效应?尽管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内部针对“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辩论对于现今时代的文化发展现状而言或许有其脱节而蒙尘的部分,然而,若是辩证看待之,其中流露出的对文化商品化现象的评价——或是批判——依旧保有着其现实意义。在今天的文化活动中,经济诉求即利润动机似乎已经成了主宰一切的根本出发点,“票房价值”“收视率”“销售量”“点击率”等等,似是已经几近统治了“文化界”的思想。[7]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社会的“大众文化”是否将就此向颓废、脸谱化、“流于俗套”的方向坠落而去?IP作为当下大众文化及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是否也将在其导向上面对这一关键性的分歧?对此,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且不容忽视。然而,辩证看待这一观念尤为重要。在无数活跃于文化热潮的IP中,亦存在着“优质IP”与其他之分。如今,优质IP的判别标准除其带来的产业链经济价值之外,更重要的先决条件则是其内容本身的质量是否“过关”,是否独具创意,其于人类精神产品层面的体量是否能够承载社会大众的思想内涵之和并与之进行匹配,最后造成社会性的影响——于普适性的角度上符合大众思想需求并就结果而言给予其相对积极的引导。此类IP往往可以借由大众文化认知足够快且相对顺利地拥有足够的受众,并成熟发展起来;而发展起来的IP,在生产经济价值之外,还负有引导社会文化思想发展前景的责任。那么,能否不仅仅看中IP带来的增值收益、而进一步着眼于IP导向的文化产业在当下的人文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思想与观念上的引导效应,则成了创作团队与营销团队在IP的培育与扩展的过程中亟须注意的要务。

三、结语:以创意打造新生思想,执起创新文化纪元的时代旗帜

IP,是新时代大众文化中独特的传播媒介,文化产业物质收益、精神收益的重要来源,新流行文化价值的根脉。无数经典借由IP的形式焕生新颜,无数潮流创意经由IP的特色拥有更多面向大众的机会并蓬勃生发。IP在新时代创造的价值是具备极大潜力的,其作为文化产品产生与构成的源动力之一,肩负的责任也是同样巨大的——这一要点在经济与文化发展并行的当下将日益显著地展露出来,不停地强调并考验着创作者及创作团队的文化认识与对大众文化发展脉络的探索。幸运的是,尽管过程必然经历曲折,当下的众多流行IP仍实现了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呈现出一片可喜景象,在发展的链环中展现出难以阻碍的传播性、坚韧的成长态势与非凡的生命力。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甚至于世界的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发展前景而言无疑是一个承载着希望的开始。在这个创意热情生长、拥有无限可能的文化纪元中,终有厚积薄发的力量共同凝聚,扬起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旗帜。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爱好者文化产业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直播答题爱好者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