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探析

2023-03-21 20:52王杏丽王晓丽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家书纲要

王杏丽 王晓丽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兼具历史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共产党人的红色家书,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营养剂。红色家书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与“纲要”课程联系紧密。在“纲要”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家书功用,是不断提高“纲要”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红色家书的精神特质

(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俞秀松处在国家的内忧外患之中,在牵挂家人,安慰父亲的时候,也不忘表明自己的高远的志愿——“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铮铮的誓言后是强烈的爱国心、救国魂——“我将必定要总报答我最可爱的人类! ”写给表姐夫熊铭青的信中,王若飞对监狱生活做了真实的描述,许多人在这“人间地狱”意志消沉,无异于死亡。而他则乐观应对,带领狱友读书、下棋、唱歌,充实狱中生活,自谓“世间[上]最幸福的人”,为未来积蓄力量。他说“对于将来前途,非常乐观”,这个前途就是对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就是为了劳苦大众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仰。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这种信仰也始终不会动摇,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罗荣桓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 “非我无情,实处此国难当前,奈何! ”体现了他一切以事业为重的精神。

(二)修身正己的严格要求

“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周恩来在家书中透彻指出社会之麻木不仁,以“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的心境展现了胸怀天下、勇于担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花前谈心,月下共勉”,彭雪枫在家书中诚恳反思自己与爱人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展现了基于政治、党性、品格的积极乐观。“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事”,毛泽东在家书中以“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的态度劝导妻兄要服从组织安排,在血脉亲情面前展示了大公无私、不徇私情,从未因个人利益而放弃理想的自我素养。“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安心”,谢觉哉在家书中自比“焦官”,以“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心境展示了志高清廉、克己奉公的崇高品格。革命先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去恶存善,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与品性,使红色年代怀瑾握瑜的号角响彻历史大地,我们当以先辈模范为镜,将修身立德永植心间。

(三)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红色家书展现了共产党人最“硬核”的情感:夫妻之间坚贞的爱情、伙伴之间诚挚的友情、家庭成员之间浓郁的亲情,时间长河流淌百年,我们仍能触摸到这份真情留下的炽热温度。“现实生活困苦,绝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陈潭秋的家书中虽流露出思念亲人的无奈,却不忘民族大义,以及置身于革命事业的忘我情怀。“你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快乐;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刘谦初的短短几句话,饱含了对妻子的思念与牵挂,但仍然鼓励妻子摆正心态、乐观坚强地为党工作。“寄呈近照两张,神情逼真,以远慰亲怀于万一”,陈毅在家书中只报喜不报忧,通过分享抗击日寇胜利战局,宽慰双亲之牵挂,简明的语言之下却隐含了对父母的满怀思念。“将你要写的话,写在书上,等我回来看”,瞿秋白的家书表达了对妻子的灼灼之心,虽无奈望穿秋水,但信仰之花常开不败,一生奔波不止,只求为人民辟一条光明的路。革命者们投身于革命及建设事业,虽戎马倥偬。却不忘妻儿音容,最讲亲情、最懂真爱,这份平凡伟大的情感坚守,不会被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是会成为每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

(四)循循善诱的家风教育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写照缩影,革命烈士的家书让我们看到了父母为子女之成长计深远的谆谆教导。车耀先在监狱中写的家书要求子女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做德行高尚之人,严防思想受到侵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辈的殷切希望。抗日烈士赵一曼在赴刑场的途中,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里行间充满浩然正气、慈母大爱和殷殷期望。叶剑英在家书中教导女儿要鼓起强劲,在东升红日的照耀之下,奋勇前进,积极参加革命事业。邓颖超在家书中教导生病的养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经得起任何的风险、艰难困苦的考验,掌握病魔并与之斗争。同是父母之子女、子女之父母,面对身处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革命英雄们将心中的万千思绪,隐藏在乱世纷争之下,用鲜血、初心和信仰如初的家风丰碑,感召和激励着子子孙孙辈厚植家风底蕴,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二、红色家书融入“纲要”课程的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

红色家书进入“纲要”课堂是一种思政教育的体验,红色家书这一史料是对“纲要”教材的有效补充,借助家书这一载体,拉近革命烈士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投入革命事业者也是凡人之躯,联系自身实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讲好“纲要”课程就要避免教学内容空洞,改善上课过程中学生抬头率低、课程枯燥的现状。通过“小故事”渗透“大道理”,以小切口展现大历史,用一个个“小人物”的真实生动的故事,将他们身上的信念、信仰传递出来,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实,让历史事件变得更加清晰,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红色家书与“纲要”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家书故事的背景下加深对“纲要”课程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认识,有思考、有收获,真正将红色家书中积累的文化内涵和红色精神转变为思政铸魂育人的强大力量。

(二)有利于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通俗地说就是把一定存在的历史说成是一定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历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输出日益转为线上,广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强,尚未树立稳固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还不具备必要的辨别是非能力,是传播和感染的主要对象。对待历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真实的历史,尊重历史的最基本要求是用真诚的态度去了解历史、解读历史。教师通过讲述完整的、全面的、真实的历史,以唯物史观进行科学分析,借助红色家书经典人物事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使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沁入心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树立大历史观,学会看问题的新视角和方法,感知时代责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瑰宝,是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强烈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个人对家庭、国家的深沉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红色家书记录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他们身上有着厚重的家国情怀,是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责任感的良好教育资源。新时代大学生需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更需要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今日我们重读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是为了体会他们那视死如归以及为民族未来大业舍一身之进退,弃一家之荣辱的拳拳爱国热情。红色家书与“纲要”课程的结合,在精神、意识上影响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培养学生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从英雄人物事迹入手,带领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故事,感受英雄人物魄力,将外在情感转化为内在动力,坚定信仰,拼搏上进,最终达到以实际行动实现拥有高尚家国情怀的目的。

三、红色家书融入“纲要”课程的路径

(一)将红色家书融入“纲要”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目前高校进行理论灌输最普遍的教育方式。只有推进红色家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才能使大学生真正领会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核,传承红色基因。

1.推进红色家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红色家书中包含的红色革命历史、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应被全面融入“纲要”教材的各个单元模块。“纲要”教材应当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以革命先辈的革命信仰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政治观念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此外,学校可以订购专业人士编辑出版的红色家书经典书籍,下发至全校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辅助读物,便于师生之间交流探讨。

2.创新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纲要”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对红色故事、人物的简单阐述,而且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红色基因与课程的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比如,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将红色家书中的人物事迹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高尚道德理念等内容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优化教学手段,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教学、课程设计等提高学生红色文化素养,坚定政治信仰。

3.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

要实现红色家书与“纲要”课程的有机融合,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在自身对红色家书形成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深刻挖掘红色家书所承载的教育价值,以特定的方式方法集丰富多样的路径将红色家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高校应不断加强对“纲要”课程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展开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通过“说课”“赛课”的方式锻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一支拥有专业理论素养、坚定思想信念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教学队伍,从而保障思政课程红色文化教育的质量。

(二)将红色家书融入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也是发挥红色家书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价值,重在让学生“活”起来、“做”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主体验,丰富学习形式。

1. 开展“诵读红色家书,坚定革命信仰”诵读活动

同学们精选红色家书,依次分享家书的背景,富有感情地朗诵家书,然后表达自身的感想感悟。通过朗诵并细细聆听这些家书,仿佛回到中国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难忘岁月,真切感受革命时代最真挚的情怀、最坚定的理想、最热烈的革命精神,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激励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思想进步、忠诚于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学生自行组织专门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红色家书的学生社团

高校内部成立的各类学生社团为弘扬红色家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利用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内部积极组织与红色家书相关的诗歌、书画、表演等活动,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增进学生对红色家书的学习与了解。例如在社团活动日动员学生设计、参与表演“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情景剧,用艺术形式促进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活。或者组织别具一格的“家书故事分享会”,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教育知识和精神沉入其中,带动学生思想境界提升。

3.高校积极组织以红色家书为主题的暑期实地调研,鼓励大学生参与此实践活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革命烈士后代或者编著红色家书著作的学者展开访谈,了解他们对长辈红色事迹的感悟、对年轻人的期望,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红色精神值得学习,此种形式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参观革命先辈故居、重大历史事件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如时空穿越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事件,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感悟红色家书所传承的精神动力。

(三)将红色家书融入新媒体平台

运用网络平台也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面对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努力创新红色家书的传播方式,真正让红色家书滋润人们的心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的传播,如果只是简单的静态方式,很难向年轻一代展示“前世今生”的深刻对比与内涵,必须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将VR 等技术与红色文化完美结合,让红色故事立体、丰满起来。

1.学校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打造红色家书革命历史虚拟仿真教学

仿真教学设计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学生提供集知识学习和场景体验为一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历史无法重演,但虚拟仿真技术使历史情境重现眼前,让课堂更具感染力。学生“亲身”参与历史事件,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进一步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形成多维感知,全面促进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精神境界。应用现代虚拟技术助力思政课程发展,让学生切实感受、学习红色文化。

2.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红色家书

这些平台便于互动、易于传播,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制作红色家书相关的视频、文章,将之发布到学校官方公众号、微博、微信公众号,便于学生点赞、关注、转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在相关议题下互动留言讨论学习感悟,提升学习的“广度”“深度”。在线上平台推出“红色家书我来读”专题栏目,通过个人朗读的形式用声音铭记历史,讲述初心故事,回眸历史瞬间,将参与活动的音频作品在后期推送至公众号推文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

3.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发红色家书APP

设置通关答题板块、音频板块、短视频板块等,使高校学生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利用此软件加深对红色家书文化的认知。通过“音频+图文”让红色家书“活”起来,感受从“孕育”到“传承”的气息;创新“线上+线下”“个人+集体”等学习模式,让学习不受时间、场所限制,随处可学。

红色家书资源丰富,对“纲要”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价值,积极推进红色家书融入“纲要”课程,实现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衔接、实践教学中的价值转化,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实现将红色家书转化为育人力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家书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清晨忆家书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一封家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