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

2023-03-23 12:04李强强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提问设计有效提问小学数学

李强强

摘  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其课堂学习效果非常重要,而调动主观能动性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疑为思之源,有疑方有思。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来“以疑引思”。文章探讨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力图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提问设计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是极为重要的,而思考不只是简单的“想”,而是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整个过程。因此,“思”与“疑”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以疑为引,促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若要真正做到“以疑引思”,教师能够有效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首先,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公式化,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难以激发其思考的热情。长期公式化的提问容易降低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敏感度和关注度,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破坏教学氛围。

其次,部分教师对提问的时机和节奏把握不好,影响提问效果。例如,当学生正在吸收、消化新知识点,尚处于混沌蒙昧的状态,未能完全理解知识时,教师就开始提问,试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提问不仅很难获得学生及时的回应,还可能影响学生原有的思路,致使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最后,部分教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不当。简单的问题虽然能够较快获得学生的回应,但却难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难以获得学生的回应,而且有可能挫伤其学习自信心,湮灭其继续思考和探究的热情,阻碍教学进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

1. 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是有效提问的前提。因此,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是极为必要的。根据教学内容、问题内容、学生兴趣点的不同,教师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来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还可以适当地组织教学游戏或联系生活情境等来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教师可以组织“摸球抽奖游戏”。在不透明的箱子中放入分别写有铅笔、橡皮、作业本这三个奖品名称的大小相同的小球,然后反复选择学生抽奖。每名学生抽奖之前,教师向所有学生提问:他可能抽到什么?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会逐渐对“可能性”的概念形成初步认知,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把握提问的时机和节奏

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和节奏能够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节奏,通过恰当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问时机可以控制在學生有思路但没有解答出答案时,或者是在学生求解出部分问题的答案时,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而且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在此时提问可以获得学生的积极回应。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判断学生解答问题的进度。教师也可以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已有思路,了解其具体的答题进展。教师的提问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对若干学生进行抽样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还要注意为学生预留恰当的思考时间,时间控制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调节。对于简单问题,预留3 ~ 5秒即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控制在15秒左右。

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课堂,其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这样的课堂很难提前做好全部的预设,特别是提问方面的预设。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提问节奏。一般而言,在提问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时,可以适当加快节奏,而在提问一些新学知识或者是学生存在疑问较多的知识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长方形纸条,将其作为“1”,然后将其对折得出它的1/4。 随后教师提问:试解释1/4有什么含义呢?因为这是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节奏,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问题和组织语言的时间。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如同样是1/4,为什么我的纸条比同学的短呢?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当放慢原有的提问节奏,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或者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寻找答案。

3. 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但是难度也不能过高,导致学生苦思不得其解,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等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各有不同,或是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或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提问任何种类的问题时都应当注意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非但难以实现预期的提问目标,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并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合理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为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分层,进而分层次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从而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时,主要知识点是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完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1)何为圆心、半径和直径?(2)圆心和半径分别决定圆的什么?(3)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一个圆的圆心?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可以让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分别回答,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此外,教师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为学生预留了思考、缓冲的时间,让其在逐级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结束语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重视增强提问的引导功能,才能借助有效的提问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把握提问的时机和节奏,并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当然,有效提问的方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检验,教师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探索更多有效提问的方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小华. 有效的提问策略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J]. 科技风,2020(4).

[2]蒋寒光.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 天津教育,2021(25).

[3]林莹.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 职业技术,2017,16(11).

[4]代亚军.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3).

[5]郑永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 名师在线,2020(36).

[6]白先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提问的方法[J]. 读书文摘,2016(22).

[7]孙占红. 有效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及方法[J]. 高考,2016(30).

猜你喜欢
提问设计有效提问小学数学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