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察日记更细致

2023-03-24 09:59唐露露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绿豆芽绿豆乌龟

唐露露

“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观察类日记是一种日常的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捕捉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化。观察类日记的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洞察力。那么,在写作中应如何把握观察类日记的写作要点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写对文章格式

写观察日记时,首先要在第一行写上观察的日期、地点、天气,如“××年 ××月 ××日,星期×,晴天”。四年级同学在写观察日记时,日期和气候状况是常见的。从第二行开始写正文,在写正文时,要紧紧抓住观察对象,不要偏题,要用各种方法表现观察对象、观察步骤、观察所得,等等。如:

10月3日  星期一  晴

今早一觉醒来,我就急忙跑到阳台去看可爱的豆子们。它们“潜伏”了两天,终于萌芽了!绿豆的肚皮鼓了起来,有些衣服已经被撑破,破烂处还能看到嫩芽;有些露出了一丝笑容,似乎在向我微笑;有些甚至还露着一条白色的根须,就像是一只高高扬起的小手。绿豆正忙着脱衣服呢!于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浸泡后的绿豆捧出来,埋在泥土中,再用清水浇灌。

——《绿豆芽观察日记》

第一行写上了日期和天气,是正确的观察日记格式。从作者急忙跑到阳台上、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绿豆芽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绿豆芽的喜爱之情。“绿豆鼓起肚皮、露出一丝微笑、露着白色胡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绿豆芽的外形特征描绘了出来。此外,作者还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露出来的小白芽比作高高扬起的小手,将绿豆芽的可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明确观察顺序

写观察日记时,可以按“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观察事物。首先通过观察全貌,大致了解事物的外形,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可以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时间流逝的顺序或空间上的变化顺序(从上往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局部到全局)进行观察。只有这样观察过程中,才能完整地了解观察对象。在写作时,要根据观察对象的变化,明确观察顺序。如:

7月30日  星期六   暴雨

下午,原本如洗的天空,忽然间就黑了下来。一阵风吹过,乌云密布,整个天空都不见一处光亮,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从空中劈下来。霎时,狂风呼啸,纸屑和树叶被吹上了半空,就像是一架架不受控制的纸飞机。挂在外面的衣物被风吹起,有的落在了地面上,有的甚至被吹到了外面的树杈上。路上的垃圾被吹得到处都是,路边的行人也被突如其来的大风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暴风雨来临》

作者按由高到低、从上到下的顺序对暴风雨来临时的景象进行了描写,先写天空中密布的乌云和雷声,再写吹到半空中的纸屑和树叶,最后写外面挂的衣物、路上的垃圾、路边的行人。有条理的写作顺序能够让读者清楚地感知到暴风雨来临时的场景。文章层次非常清晰、观察极其细致,如“整个天空都不见一处光亮、衣物吹得到处都是、路上的垃圾也被吹得到处都是”等内容,能让读者感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

三、描述具体事例

写观察日记时,最常见的就是记录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如从动植物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等角度描写其特征,并将其细微的变化清晰地记录下来,再加上观察者的思想和情绪,观察日记就会更加有趣。在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有理性思维,才能获得新鲜、丰富的写作材料。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不一样的细节。如:

7月8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放学回家,发现妈妈买了一块新鲜的肉,我想我的乌龟一定很喜欢吃吧。于是我偷偷割下一小块,并用细绳把肉串起来,方便馋嘴的乌龟吃。我走到魚缸前,只见乌龟眨巴着眼睛,仰头做了个深呼吸,一副慵懒的样子。接着它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手里的那块肉,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过了一二十秒钟,它一头扎入水中,一动不动了……但就在扎进水中的这短短两秒内,小乌龟猛然探出了脖子,张开了嘴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大片肉,就这么被吃掉了。

——《爱吃肉的小乌龟》

小作者的观察对象是小乌龟,日记记录了喂小乌龟吃肉的过程。小乌龟本来在慵懒地休息,可看到肉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肉吞了下去。通过对小乌龟的动作描写,能够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这确实是一只爱吃肉的小乌龟。另外,作者写自己在看到妈妈买了新鲜肉时,偷偷地割了一块给小乌龟吃,这个细节体现了作者对小乌龟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绿豆芽绿豆乌龟
压力处理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小绿豆变身记
豆芽芹菜治结石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
我的发现
乌龟
绿豆芽的成长
绿豆成长记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