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3-03-26 14:01张艳华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三位一体劳动教育

张艳华

摘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力求“劳以育人,劳以致远”,从实践和研究出发,探究“九年一贯·三位一体” 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将劳动课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整体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劳动素养

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以下简称“我校”)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拥有教师266名、学生3474人、教学班83个。这是一所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学校,在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校区特点构建了“活力课程”体系,形成了品格、学力、身心、审美、科技、实践六大课程群,其中劳动课程隶属于实践课程群。

我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内在关系和互动规律,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紧扣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认真领会劳动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结合实际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支持的序列化劳动课程。

一、确立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课程目标序列

在厘清劳动教育总目标的基础上,为了让课程总目标有效落地, 我校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循,按照年段细化了劳动课程目标。在目标细化的过程中,我校充分考虑劳动素养所包含的两方面意蕴:一是能力,即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二是修养,即劳动情感和劳动价值观等。遵循这两方面,我校建立了低中高“自理—自律—自主”的能力目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能够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劳动自觉的“自信—自尊—自强”价值目标体系,力求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同时,探寻到落实劳动素养的五大路径,分别是必修劳动课程、学科渗透、文化融合、家庭劳动岗位、社会劳动实践,并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二、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我校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纲要》以及辽宁省劳动教育十大任务群要求,因校制宜,在辽宁省劳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构建了“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课程体系(见图1)。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发课程,涵盖学生在认知、家务、技能、体验等劳动教育的范畴,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在课程设计上有序列、层次上有梯度,既保证课程的实效性又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创新。同时,我校明晰了家校社各自在劳动课程中的作用。学校的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涵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家庭劳动课程则通过知而行之培育学生的劳动习惯;社会劳动课程则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历练其劳动技能。

(一)学校劳动课程:通过自主管理涵养劳动意识

我校劳动课程的图谱是由五大课程模块构成。在劳动必修课方面,每周1课时,加入课表。我校以《纲要》为指导,以辽宁省劳动教育教科书为依托,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形成了劳动必修课主题规划和劳动清单。在岗位体验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学长关怀课程方面,我校将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领域的责任担当岗位和劳动体验岗位,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推动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课程是我校特色劳动课程。该课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课程开发与空间再建,探索立德树人的新途径。其中,电脑编程、3D打印,动感机器人、航模等多个校本社团成为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的有效保障。

此外,我校注重在多个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如在语文、美术学科重点纳入歌颂劳模、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从而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二)家庭劳动课程:通过知而行之培育劳动习惯

家庭劳动课程的图谱是由四大任务群构成。我校聚焦家庭劳动的特点和学生年齡特点,建立直接指向学生、家庭劳动实践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四大任务群,以序列化家庭劳动清单的方式保障家庭劳动的落实。

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中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高年级,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为了让家庭劳动课程落在实处,我校用制度保证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一是发布“家庭劳动作业包”,让孩子劳动的过程和成果清晰可见;二是营造“家庭劳动教育场”,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宣讲和培训,号召家长营造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社会劳动课程:通过亲身实践历练劳动技能

社会劳动课程图谱由四大模块构成,分别是科学调查体验、公益实践体验、职业实践体验和农耕体验。

我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借助寒暑假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公益性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职业体验;带领学生走向社区,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引领学生走进果园农场,进行种植、采摘等农耕体验。通过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三、探索“全景式”课程实施方式

在确立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我校采用项目化主题学习的形式,探索“全景式”课程实施方式,即全过程、跨界融通、多样态学习。

(一)全过程施教

我校课程实施的时空是全过程的,劳动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是长线性的。例如,在校园内有一片专门让孩子们进行农业劳动体验的农耕园,学生可以在田园劳作,进行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等长线劳动实践。学校还带领学生到辽宁省实验学校综合实践基地进行种植蔬菜、喂养小动物等实践活动。

(二)跨界融通

我校跨界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实现了跨学科边界、跨课程边界。例如,在烘焙劳动课中,孩子们像专业的面点师一样制作面点,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数学、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参与制作,实现了跨学科学习。

(三)多样态学习

我校对课前的前置性学习施以价值引领,对课中的体验式学习施以关键能力培养,对课后的拓展性学习施以必备品格塑造。

例如,学生在上“种植土豆”一课时,在课前学习有关种植土豆的理论知识,课中亲身体验翻地、碎土、拉沟、放种、施肥、覆土整个种植过程,课后去田间护理,秋天收获土豆。通过多样态学习,学生掌握了劳动技能,更加热爱劳动。

四、形成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

劳动是需要个体持续不断努力的实践过程。因此,静态的、量化的、客观的评价往往不能反映劳动过程的全貌。在劳动课程评价中,我校把握两大理念:一是强化过程、多元评价,注重劳动过程和结果,考量学生参与劳动的意愿、态度和能力,倡导过程性、表现性、展示性和发展性的劳动教育新评价;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式、参与主体多元化,不单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充分发挥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强化应用,以评促学。学校还将劳动教育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科学应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劳动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有效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从教师层面来说,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领导力,教师体验到职业素养提升带来的幸福;从学生层面来说,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养成劳动习惯,锤炼劳动品格,深植劳动情怀。

总之,我校的“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以家为始——筑基”“以校为本——练能”“走向社会——立人”,学生习得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了自理、自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0-03-27.

[2]赵敏,汪建华.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2(7).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三位一体劳动教育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