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26 14:24喻斐周瑜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博物馆中学资源

喻斐 周瑜

摘 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陶艺教学资源,可大致分为文物类陶艺资源、当代陶艺资源以及遗址体验类陶艺资源等。本研究基于现状调研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中的应用策略。尽管当前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构建学校和博物馆合作机制、建设第二课堂、加强体验与互动以及建设“移动”博物馆等策略和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中学;陶艺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23)06-0078-04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中学的陶艺教学日益普及。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陶艺教学不仅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而且需要更复杂硬件的条件,如原料、成型设备、装饰材料、陶瓷窑炉等,这也决定了单靠校内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学陶艺课学习活动势在必行。博物馆拥有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丰富陶艺教学资源,可以在中学陶艺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中学陶艺教育已经普遍开展,且日益受到关注。陶艺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范畴,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中学陶艺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可以综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而博物馆资源的应用也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博物馆资源属于校外资源,是中学陶艺课外学习的一部分,具有校内资源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对提高中学陶艺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中学陶艺课堂学习而言,陶艺教师所能提供的资源相当有限。他们主要依靠图片和视频来为学生展示古代与当代的陶艺精品。这种方式显得较为抽象和概括,使学生难以完全理解陶艺作品的各个方面。而博物馆所提供的资源则不同,它能够向学生展现真实的古代和当代陶艺作品。再加上解说员生动的讲解以及博物馆独有的氛围,学生能够获得一种优于校内课堂学习的体验。通过观赏和参与各种互动活动,学生的对陶艺的认知和理解得到加深,同时他们还接受了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各中学应积极与博物馆合作,共同探索中学陶艺课学习的路径,推动中学陶艺课的进一步发展。

1 教学资源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博物馆事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兴起了博物馆建设的热潮,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随着博物馆的繁荣发展,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拓展与开发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陶艺发展史,源远流长,至今仍保持着兴旺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无数陶瓷工匠、艺人以及艺术家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陶艺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陶艺藏品是其中最重要的藏品类型之一,有些甚至成为镇馆之宝。这些大量的陶艺藏品为陶艺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使博物馆成为中国陶艺教学的重要基地。博物馆中的陶艺教学资源数量庞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资源类型,如图1所示。

1.1 文物类陶艺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国家之一,制瓷历史长达上万年之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辈们创造了无数精彩绝伦的陶艺作品。从原始社会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勤劳智慧的陶瓷工匠们所制作出的陶艺作品已成为珍贵的文物,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类陶艺也分成许多类型,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按质地可以划分为陶器、瓷器两种;按装饰工艺可以划分为釉上彩、青花、釉下彩、高温颜色釉等类型;按生产者可以划分为官窑、民窑等;按文物等级程度可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等。在中国各大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非常珍贵的文物类陶艺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官窑瓷等。这些文物类陶艺作品来源广泛,有窑址、墓葬、窖藏、传世等途径。在博物馆存在的方式有:藏品、展品及研究用标本[1]。

由于陶艺作品属于易碎品,这些文物类陶艺作品能够历经多年并完好保存至今是相当不容易的。它们还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显著的稀缺性和珍贵性特点。它们在陶艺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灿烂的陶瓷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推动和促进学生学习陶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当代陶艺资源

1949年10月1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陶艺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中国陶艺发展最为迅速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陶艺工作者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陶艺作品。当代陶艺工作者所创作的陶艺作品既继承了传统又结合时代进行了创新变革,从而形成了与文物类陶艺资源大不相同的工艺与艺术面貌。

中国博物馆大多以陶瓷文物为收藏和展览对象,但也有不少收藏与展览当代陶艺,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就收藏有大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陶艺作品。还有一批专题性陶艺展览馆收藏和展示大量当代陶艺作品,如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就专门收藏新中国成立初期景德镇十大瓷厂作品。此外,还有不少个人陶艺馆也展陈当代陶艺作品。这些个人陶艺馆虽然规模不大,属于民间博物馆类型,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周国桢陶艺馆、韩美林艺术馆、三宝国际陶艺博物馆(收藏的是来自世界各地陶艺家的流动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灵感)[2]。

当代陶艺资源同样也是陶艺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更能体现时代特色与精神,能够使学生在作品中感受到当今时代的繁盛与伟大,有助于激发学生为中国陶艺事业而奋斗的热情,有助于培养中国陶艺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1.3 遗址、体验类陶艺资源

除了陶艺实物资源以外,博物馆还拥有其他的陶艺资源,同样能够在陶艺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广泛地分布着陶艺遗址,这些遗址是陶瓷先民们制作陶艺作品的遗迹。例如,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博物館中,通过对遗址的调查,将新发现的遗址巧妙地编织到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中[3],为学生体验古代陶艺制作留下了宝贵资源。

体验类陶艺资源则是近年来日趋升温的博物馆重要的陶艺资源之一。体验类陶艺资源通过展示陶瓷制作过程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近距离体会到真实的陶艺制作流程,同时以陶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的原料、设备与场地,使学生得以亲身感受陶艺的制作过程,熟悉陶艺原料及陶艺设备。例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汇集了景德镇瓷业景观,其中历代古窑展示区内有古代制瓷作坊及生产线、古代窑炉景观、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流程等[4],并为学生提供陶艺体验服务。

2 博物馆资源的应用现状

2.1 应用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学普遍开展了陶艺课教学,条件较好的中学甚至拥有设施完备的陶艺教室,陶艺课成为中学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然而,尽管中学陶艺课程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但主要仍然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外陶艺学习却很少得到开展。由于大多数中学的陶艺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依靠书本,对精湛的陶艺作品及陶艺制作流程主要停留在精美的画面认知上,缺乏真正的感性认知。因此,目前中学陶艺教学仍然存在着学习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

相比之下,许多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陶瓷文物、当代陶艺作品以及其他资源,可以成为中学生良好的陶艺课学习平台。一些中学开始利用博物馆开展相关的研学活动,不少博物馆在假期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研学团队,成为中学生们课外学习的重要基地。例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今年暑期迎来了大批来自各地的中学陶艺研学团。开学伊始,该馆还以“景博·瓷文化”的形式在一些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创新教育服务方式,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博物馆甚至为中学生设计了专门的陶艺教学课程,如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重新整合博物馆教育资源,推出了“陶乐瓷趣·泥火传情”青少年陶瓷文化教育课程体系[5]。然而,大多数博物馆尤其是综合性博物馆,并没有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相关的陶艺专题教育活动,也没有与中学陶艺教育形成联动机制,导致中学陶艺课学习中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

2.2 存在的问题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陶艺资源,能够为中学陶艺课学习提供重要帮助。然而,大多数博物馆的陶艺资源在实际利用中存在着学习模式单调的问题。从学习模式来看,大多数中学采取的只是简单的团体参观模式,即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缺乏与博物馆进行联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博物馆也大多只是提供简单的接待服务以及小型的专家讲座活动,缺乏主动服务于中学陶艺课学习的意识。

就中学而言,陶艺课程属于素质教育,不纳入考试范畴,绝大多数学校对陶艺课教学还不够重视,仅仅只是走过场,并没有付诸多大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在高考的指导下,高考科目处于中学教学的核心地位,中学往往只是将陶艺教学单纯地视为娱乐放松。在这种应试教育思维下,陶艺教育课内的学习效果都无人关注,陶艺学习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造成博物馆陶艺资源在中学课外陶艺学习中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根本原因之一。

除了意识与思维问题以外,中学与博物馆之间也缺乏合作联动机制。一方面,国家政策并没有要求中学与博物馆之间需要构建合作机制来促进开展陶艺课学习;另一方面,中学与博物馆之间在陶艺教学内容上也没有进行对接。因此,中学陶艺学习与博物馆陶艺教育属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长效机制,这也是博物馆陶艺资源没有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充分利用的关键原因之一。

3 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3.1 构建学校和博物馆合作机制

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博物馆与中学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因此,博物馆与中学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联动机制,构建校馆合作的陶艺课学习平台与基地,以扎实有效地推进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的应用。博物馆和中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二者所担负的任务与职责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中学与博物馆要构建合作平台就必须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在合作平台机制下,一方面,博物馆需要长期稳定地为中学提供适宜于陶艺课学习的资源;另一方面,中学也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在博物馆开展陶艺课学习活动。此外,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在构建合作平台中发挥指导、监督、管理的职责,并在政策、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3.2 与博物馆合作建设第二课堂

在构建中学与博物馆联动合作机制的基础上,中学与博物馆可以合作建设第二课堂,以充分地应用博物馆陶艺资源。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与中学教育联动的第二课堂形式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在中国则还比较薄弱。建设中学陶艺第二课堂的方法不拘一格,依据于博物馆的现有条件进行建设。例如,学校可以与博物馆探讨并共同制定适宜于中学陶艺课学习的参观路线;鼓励学生为陶艺作品制作标签和说明;在专门的陶艺工作室对博物馆陶艺展品进行简单的仿制活动;博物馆专家举办相关的讲座等。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博物馆资源得到了充分应用,学生也获得了课堂内所难以获得的知识内容。

3.3 采取体验与互动方式

博物馆资源在中学陶艺课学习的应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采取普通的参观活动。陶艺作品采用玻璃柜展陈的方式,导致学生与陶艺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感。这种枯燥乏味的方式不太适合中学生的陶艺学习。因此,还需要采取体验与互动方式,例如在博物馆内建设陶吧或陶艺作坊,使学生能够亲手进行拉坯成型和彩绘装饰;同时展陈一部分陶艺复制品,让学生有机会亲手触摸陶艺品等。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教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可进行示范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4 构建博物馆联动机制

每个博物馆的藏品和展品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陶艺资源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加强对博物馆资源的综合应用。以景德镇为例,在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他们的藏品和特点就各不相同。例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陶瓷藏品从原始社会时期跨越至当代,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纵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则主要以出土官窑陶瓷为主;宁钢艺术博物馆、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等私人博物馆则主要展陈当代陶艺作品。由于博物馆的千差万别,在中学陶艺课学习中,应当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各博物馆的陶艺资源进行综合应用,构建馆与馆之间的联动机制,创办更为广泛的合作教学基地。

3.5 应用“移动”博物馆模式

“移动”博物馆模式是一种主动出击的模式,即博物馆放弃被动等待而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中学陶艺课学习活动。实质上,这种模式是博物馆走进校园的方式,它并不是要取代校内陶艺学习,仍属于课外学习范畴,只是在校内进行集中性的专题开展。在“移动”博物馆模式中,博物馆可以携带能够动手体验的陶艺复制品,由专人对学生进行陶艺知识的宣讲,同时以互动的形式使学生获得体验感。这种到校服务的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地体现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负担,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博物馆拥有非常丰富的陶艺资源和各项有利条件,是中学陶艺课学习的理想场所。目前有不少博物馆已经利用自身优越条件,积极与学校合作,为中学陶艺课学习提供服务,并取得了突出效果。然而,博物馆与学校之间还缺乏中学陶艺课学习的长效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合作机制,以确保各项学习活动都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从而真正达到基于博物馆资源的中学陶艺课学习目的,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力.博物馆陶艺教学资源的发现与拓展初论[J].杭州文博,2007(2):115.

[2]邹明林.三宝国际陶艺博物馆胜利开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9):84.

[3]朱锫.“窑”望古今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11):51.

[4]林俊杰.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

[5]王媛.窯址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基于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教育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2019.

责任编辑:洪丽

猜你喜欢
博物馆中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博物馆
在多解中学创新
资源回收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露天博物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