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几种方法

2023-03-31 17:28周祖雄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音律项目式学习诗词

周祖雄

余文森教授认为:“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四个方面的变化上。”

北京师范大学的杨明全副教授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他们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析项目成果。”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琵琶行》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通过把握古诗词与音乐、美术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围绕“唐宋诗词美在何处”进行“项目式学习”。以下是活动的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项目”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五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以家国情怀为主线,设置了家国、英雄、青春、童年、奋斗、匠心等十多个主题,邀请普通的劳动者参与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的做法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以“唐宋诗词美在何处”为主线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唐宋诗词之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确定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涵盖语文学科和其他的一门学科。在确定“唐宋诗词美在何处”这一主项目之后,我们可先提供一个范例:根据《琵琶行》中对琵琶乐声的描摹和正、侧面描写,如“间光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设计“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音律”这一项目,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之后,语文科代表可以组织动员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其他“项目”。首先,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到七名成员。每个小组的成员推选出一名组长。然后,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从学过的唐宋诗词或是互联网上的资料入手,深入挖掘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之后,让各小组的成员先在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如第三小组的学生根据王维的作品《山居秋暝》《鹿柴》等和苏轼对王维作品的评价——“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确定了“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画意”的“项目”,得到了各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最后,综合各小组的意见,确定了“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的四个分“项目”:美在音律、美在画意、美在数理、美在哲思。

二、组织开展合作活动,引导学生研究“项目”

我们可以将四个分“项目”的主题分配给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探究一个主题,有利于其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项目主题的研究周期为八周。学生需紧扣项目主题开展研究。具体流程为“资源整合——合作探究——成果展示——‘项目评价”。最后两周进行成果展示和项目评价。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学生可以用PPT展示,也可以自行录制短视频,还可以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撰写文学短评。届时科代表负责汇集各组的项目成果并安排展示交流活动。

1. 资源整合

以“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音律”为例。“美在音律”意味着探究的方向是寻找唐宋诗词和音律之间的联系,这是学生整合资源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资源整合阶段,我们要让学生在把握分“项目”主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拓宽思维,拓宽获取资源的渠道。

学生需关注唐宋诗词中对音乐进行描摹的相关作品,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等。研究的重点包括:探究描摹的技巧,如作者是如何把听觉诉诸不同的感官的;关注音律的基调、节奏、变化等;思考曲中的意境与曲外的意境是如何实现水乳交融的;思考音律在“传声”之余是如何做到“传情”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需思考宋词的词牌名与音律之间的关系。“词为艳科”,“依声填词”,可见是先有音律后有词的。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广为流传,有的学生以这首词为例进行探究。词牌名为“满江红”,宋初以来,人们多以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其双调仄韵,适宜抒发豪迈悲壮的情感。后来,南宋的姜夔将其改作平韵,使其韵律发生了变化。岳飞的《满江红》与柳永的《满江红》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的正体。相关内容可参阅郭翔臣编写的《诗词曲入门读本》。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崔护的《题都城高庄》、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岳飞的《满江红》等改编为现代歌曲。我们应将探究的重点放在“改编后的音乐作品是否符合原作的意境”的话题上。

2. 合作探究

以“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画意”为例。中国古代有“诗画同源”之说。小组在前期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从唐宋诗词入手,聚焦作品所呈现的美感并探究美感的来源。小组成员在充分讨论之后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合作探究:

(1)探寻作品的绘画美。如储光曦的“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牧的“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等,句中的色彩词均展现了景物的美。小组成员在研习时可以先找出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如月、柳、雁、梧桐等,围绕其中一个意象单独或合作探究,并阐释其美在哪里。李白的《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均出现了意象“月”。月是作品中的主意象,又是引发哲思的一个点,可以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

(2)探寻美的来源。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提倡诗歌美在自然。他在诗歌中使用白描的技法,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用语自然,不事雕琢,契合了其“美在自然”的创作理念。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維被称为诗佛,“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富有禅意,极具美感。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亦是如此,于清幽宁静中蕴含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美在天人合一,人与周遭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3)探究对“诗中有画”创作理念的不同理解。明朝的张岱认为:“诗为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金银屑也。”他认为诗中之画不一定好,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是“金银屑”,不算空灵的好诗。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各抒己见,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剖析。

3. 成果展示

开展成果展示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如,针对文学短评,教师可以预先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写作范式并提供范文。文学短评兼有文学性和议论性,大致有“阅读——定题——评论——写作”四个步骤。其中,“阅读”必须细,“定题”适宜小,“评论”贵在透。各小组可以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撰写文学短评,并进行交流展示。

比如,研究“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数理”的小组给出的文学短评如下:

首先,“美在数理”体现在对数字的巧妙运用上。杜甫《绝句》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是对秋景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辽远的时空,呈现了优美和谐的意境。杜甫的《登高》、李峤的《风》、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煜的《渔父》等诗中也都有数字。这些诗人以数字入诗,使作品浑然天成。北宋邵雍的五言绝句《山村咏怀》嵌入一到十的数字,刘禹锡以数词入诗,令人叹为观止。其次,“美在数理”体现在对空间的构建上。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是一个平面,“孤烟”是垂直而上的一条直线;“长河”是另一条线,“落日”是一个圆形的图案,圆在向线条不断靠近……构造了一方三维空间,展现了时间推移、时空交错的美。彭晖在《唐诗几何学浅谈》中指出:“几何美学”使唐诗呈现出高度具体与高度抽象相统一的美。

又如,研究“唐宋诗词美在何处——美在哲思”的小组给出的文学短评如下:

在诗词作品中,诗人或词人往往就近取譬,由物生发,探寻自我、外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屈原在《天问》中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疑问,以探究宇宙的本源。无独有偶,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美在哲思”体现在唐宋诗词中富含哲理。唐宋诗词中有古人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朱熹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有对学习、生活、人生等的见解,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等。

4. “项目”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我们首先要先明确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都应该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时可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出评价促进学生、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功能。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评价: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評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建立在有明确可行的目标的基础上的评价。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学生要能认识到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我们要思考在指导时是否尊重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与他们进行了交流,有没有鼓励其培养创新意识,是否提供了其完成项目所需的支架。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其成果存在的意义,并引导他们把“项目”学习的成果作为新的起点,开启新的探究之旅,有效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简而言之,“项目式学习”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标”和“新教材”中的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音律项目式学习诗词
中国新诗格律研究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关注诗词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