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导入“走偏”现象及其理性思考

2023-04-14 17:51詹霄霄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 研究者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谈起,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与梳理,对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若干误区进行理性思考及對策研究。要使“课堂导入”落到实处,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从具体学情出发,从解读教材开始,因课而导,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导入;几分之一;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很多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寻找适合学生教学方式,从而将有效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课堂导入”又一次成为课堂教学的热点,但是笔者从近期听课的情况来看,课堂导入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尤其是课堂导入还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如其分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导学生的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操作呢?笔者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为例进行分析与梳理,对“课堂导入”的若干误区进行理性思考及开展对策研究。

一、同课异构中课堂导入“走偏”现象

(一)有名无实的“开放式”导入

师:各位同学,你们了解“分数”吗?(学生沉默不语,片刻之后,终于有一名学生举起手来)

师:可以大胆地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生1说一说吧!

生1:昨天我们做了一个语文测验,我考了97分。(其他学生在生1的启示下有了很多想法,很多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2:我考了99分。

生3:我没考好,只考了94分,下次我会努力的。

……

师:你们所说的“分数”是考试的分数,那你们可知道其他分数?(教室里又一次陷入沉寂,久久无人回应)

评析:以上案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引设计了一个“开放式”导入,意图触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时,学生脑海中对“分数”的理解只是处于“考试分数”这种生活经验之上,让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变成了“鸡肋”,学生一个个只能从考试分数着手说明,一旦转换角度会立刻陷入沉默,使得教师的课堂导入十分低效,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导入。之后,教师在百般无奈之下只能生硬引入课题,导致之后的教学出现“各种不适”,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不足。在教学设计中,倘若教师充分解读教材和了解学情,则可以发现学生是在学习了整数知识之后接触分数的,由于分数与整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感到困难实属正常。显然教师通过上述开放式的导入,只会让学生无从思考,使顺畅导入被迫“流产”,最终教师只能生硬地导入,这种有名无实的“开放性”导入显然不可取。

(二)毫无新意的“直接式”导入

师:各位同学,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师:1/2你们认识吗?(部分学生点头)

师:谁会读?来读一读呢?

生1:二分之一。

师:非常好,那1/2是如何得来的呢?1/2还能表示什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动手试着表示出1/2。

评析:直接导入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直接导入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种课型,尤其是对于本课的教学而言,直接导入法并不适用。由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知识铺垫,教师用这种毫无新意的直接式导入,自然不合时宜。如果以适切的教学情境链接好新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则可以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结构自然地向着未知的知识领域迈进。

(三)效率低下的“问题串”导入

问题1:大家看,他们在公园玩得可真开心啊!(课件出示情境图)咦,两个小男孩准备一人一半分享这个月饼了。那么,一块月饼分给2个人,该怎么分呢?(课件演示)

问题2:从中你能看到什么?这里的“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问题3:其中的一半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出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评析:教师通过“问题串”导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看似顺利而自然,实则课堂还是处于教师全盘掌控之下,教师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思考中会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质疑隐藏起来,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学生只关注结论,根本无须进行数学思考。这样的课堂导入,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全背离了有效教学的宗旨。上述三位教师选择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导入方式,但从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反应中可以看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同课异构活动中最后一位授课教师L,在课堂导入时设计的独一无二的情境导入,让听课教师眼前一亮。具体导入过程如下:

师:熊大和熊二一起去郊游,他们提前准备了各种食物。到公园了,你们愿意帮他们分一分食物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里有4个苹果,该怎么分呢?

生1:每人2个。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吗?

生1: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熊大和熊二每人2个。

师:非常好!看,还有2瓶矿泉水,如何分?

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1瓶,即每人1瓶。

师:瞧,还有一个草莓蛋糕,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如何分呢?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些圆形纸片,用它来代替草莓蛋糕,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吧!(有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演示,将圆形纸片对折一次)

师:生3,你为什么要对折?

生3:因为这样才能平均分。

师:那熊大分到了多少蛋糕。

生4:一半的蛋糕。

生5:半个蛋糕。

生6:0.5个蛋糕。

生7:1/2个蛋糕。

师:你们真是小小数学家,居然能想到这么多表达的方法,尤其是生7,居然能想到用分数来表示,真是太棒了!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吧!(出示课题)

评析:L老师的导入课让人眼前一亮,不仅精心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分物情境,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感官的参与下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探究,切实体会分数的内涵,使得课堂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导入有“法”方能导之有“效”

课堂教学环境中,如果可以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则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以释放,体现生命的活力。总之一句话,导入有“法”方能导之有“效”!

(一)从具体学情出发

了解学情对于课堂导入来说十分重要,但凡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学情的课堂导入,往往只能沦为教师一厢情愿的表演,一切操作活动和探究活动都很难真正为学生服务。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已有生活经验、可以探索的知识、想要探索的知识、如何探索知识等五个方面着手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地实施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前,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程度如何呢?笔者分别对城区、郊区和乡镇的三所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式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分析表格可以发现,城区的学生对“分数”的感知相对而言要多一些,他们的脑海中的分数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符号,但还是有些熟悉感,而对于郊区和乡镇的学生而言,“几分之一”实属陌生。本次教研活动中执教的班级都是郊区学生,那么采取开放式导入自然会引发学生诸多不适,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只有教师从具体学情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探究活动,才能触及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兴趣,因此课堂导入需要把学情放在首位。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就需要深入分析以下问题:与长方形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具备了哪些?学生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关于长方体的前概念可能有哪些?……由此,教师进一步构思出如下导入策略:

首先,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形状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导入,比如魔方、冰箱、电视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在身边;其次,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从学生熟悉的一维和二维图形到即将学习的三维图形逐步过渡,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中有所感悟;最后,再给学生提供一些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分类,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差异性。这样一来,可以自然体现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得新知的导入顺畅而自然,促进学生新知的自主建构。

(二)从对教材的解读开始

课堂导入只有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才能叫作好的导入,无法为后续的教学服务就是无效的导入。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学生具体学情之后,还需解读教材,从而更好地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那么,解读教材需要解读哪些内容呢?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解读编者意图、解读教材的整体结构、新旧知识间的链接、知识点的整合等,只有做好上述方面的构思和整合,才能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导入,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认识时、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深入钻研教材,探寻各自教学资源,找寻到50多种不同的导入设计。在进一步分类研究之后,该名教师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和反思,最终敲定了“钟面式龟兔赛跑”這一导入方式,吸引了全体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注意,得到了一致好评。

小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个体,想要激起他们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在“趣”字上多下功夫,通过独一无二的课堂导入激趣引思,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三)因课而导是关键

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型众多,导入方式也各式各样,想要为一节课量身定制一款适切的导入方式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具体学情、教学目标出发因课而导。

在本次同课异构中L老师实现高效优质,正是因为他的教学设计是因课而导。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本节课也是分数概念的起始课,想要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概念课教学打造为一节生动活泼且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实属不易。L老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设计情境,以分食物这个场景来链接新旧知识,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深度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绽放光彩。

当然,既然“因课而导”十分关键,那么这种设疑导入法并非任何课型都可适用。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如果采取设疑导入法就显得多此一举,还是直接导入法或谈话导入法更为实用。

总之,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活跃课堂的载体,也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利于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更好地习得知识、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课堂导入”落到实处,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数学的认识,从具体学情出发,从解读教材开始,因课而导,让课堂引入盘活学生知识和激活学生思维。

作者简介:詹霄霄(1990—),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