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2023-04-20 11:09甘琼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甘琼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人们对减负增效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及作业压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引言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作业数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便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策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1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现实意义

减负是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作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增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积极性不够。教师要通过减负增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初中语文教学中减负增效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单一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表面,理解不够深入。为了考试,教师往往会开展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刷题,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初中阶段是学生打下知识基础的关键阶段,目前很多学校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评价,导致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情怀。教师期望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3.1开展课外阅读,开阔人文视野

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加不受约束,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愉悦,可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师应将课外阅读融入阅读教学计划,激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并适时合理指导,要求他们在阅读后写下感想和收获,以确保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3.2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目标、合理的练习、突出层次,使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来达到不同的巩固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进步、指导他们完成基础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分级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但是,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优劣的标准来区分优劣,要按照课程标准,使全体同学都能符合初中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分层教学,发掘学生的优点,根据学生的语文特点,分组,根据小组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爱上语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3.3优化作业设计,减轻课业负担

教师要删除一些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控制好作业数量,适当地增加一些高质量语文学习任务,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目前的语文素养水平、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作业,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要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呈现作业,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随堂练习中。

3.4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提问

初中生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在学习时容易出现疲劳走神的现象,而且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提问。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使其能够理解文章的结构,对文章的框架有一定的认知,并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产生独特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时教师一开始就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学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地去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纠正和指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5助推科学指导,实现高效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教师要注重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基础目标,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注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参与,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结语

教学是一项充满艺术和智慧的工作,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实践与反思优化。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就一定能够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方式,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岳秋芳.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J].西部素质教育,2021,2(24):150.DOI:10.16681/j.cnki.wcqe.201624116.

[2] 孙育博.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2,14(19):44-47.

[3] 陆飞.初探初中语文增效减负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21(18):63.

[4] 陈小军.减负提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0(52):44.

[5] 王彩霞.基于“雙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2(2):4.

[6] 张庆霞.探究减负增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要点[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7):19-21.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