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传统文化,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023-04-20 19:07万炯宏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万炯宏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文化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助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其内心世界,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切实满足小學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小学生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拓展学生文化视野,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1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在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师主动借助传统文化调整课堂教学节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语文知识的奥秘,实现高效学习和自主学习。两者之间的融合符合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作用明显。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会从语言内涵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其次,能够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构建科学完善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及价值。有的教师还会着眼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积极设置不同的文化主题教学活动,总结教学经验。在加强师生交流及互动的过程中主动串联不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断层和思维局限。整体的教育教学进度较快,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最后,有助于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交叉,促进传统文化魅力的有效诠释和多角度呈现,学生也会对传统文化以及小学语文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能动性,真正实现高效学习,享受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2.1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认同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对小学生来说,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就是文化认同的主体。这样的文化意识往往蕴含在课文之中,属于隐性存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入文化层面学习,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2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历来受到广大老师的高度关注,然而,很多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学习热情,古诗词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革新古诗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古诗词之美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2.3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能够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道路和方向,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及配置,严格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简单机械的知识讲解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避免简单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促进接受式学习向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过渡。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了解语文知识的奥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

2.4立足评价,优化反馈

在传承和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从评价层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反馈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生在传统文化深入探索和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文化感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文化诵读与赏析过程表现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加以展示,然后从文化认知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双向互动的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深入探索当前传统文化的整合举措及活动形态,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也能为传统文化实现有效传承与弘扬提供重要的支撑。

2.5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内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材不能将其全部承载。为了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语文教材基础上,必须落实课外拓展,通过各种符合小学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品格的全面提升。

2.6从教材的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引进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这一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进行渗透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对课本进行充分的解读与剖析,并将其与当今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发展相联系,制定适宜学生的教学计划,以此促使每位同学都能够很快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从而更好地了解传统文明。

结语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对于小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传统文化有多种表达方式,有诸子百家之言、民间文化、丰富的汉语底蕴、人物文化和美景文化等多种类型,小学语文老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育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樱.传承与创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39-41.

[2] 蒋召倩.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2021(01):110-111.

[3] 张建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68-269.

[4] 王金明、唐曼、杨盖义《安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校本教学研究》,《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