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3-04-20 19:07白玲玲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幼儿教育培养

白玲玲

摘  要:当今,随着我国教育的加快发展,阅读不仅是学习手段,也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因此,研究发现,在幼儿8岁之前是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教育部门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了“在幼儿语言领域,喜欢听故事和读书”的目标,并首次指出“引起孩子们对书籍、绘画、阅读、写作的关注”的“内容和要求”。只有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发挥积极的教育影响力,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这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保持幼儿关心和热情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幼儿教育;阅读习惯;培养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阅读有很多好处,阅读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增长知识。幼儿总是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并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去模仿,听大人讲故事,喜欢动,并且爱捣乱。这个时期,教师可以让幼儿去阅读,然后获得大量的知识,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让幼儿爱上思考,多动脑筋去思考问题。

1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的重要意义

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获得知识、了解世界的基础。幼儿期是幼儿在3-6岁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幼儿成长迅速的时期,也是幼儿的心理培养与反省的重要时期,因为幼儿的阅读活动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阅读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早期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语法和词汇的添加,为幼儿将来的阅读打下基础。另外,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智力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训练,逐渐形成。早期阅读能够有效地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概括力,同时也能引起幼儿对知识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的智能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当今的观点来看,幼儿阅读习惯的文化状况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幼儿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与子女一同阅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受任何限制。例如,可以把各种动物、植物、水果等卡片悬挂在墙壁上,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而学校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幼儿的阅读提供了更便利、更优质的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得到大量的阅读资料,并能得到高品质的阅读环境。

2幼儿教育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1教学做合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幼儿阶段进行教学,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因为习惯并非一天就能養成的,在幼儿阶段养成的习惯往往可以影响幼儿的一生,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正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其实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想,教师教授的内容无论是方法还是知识,都是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而非幼儿的知识储备,教师必须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充分渗透进阅读教学中,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可以得到全面提升。首先,教师可以设计预习任务,围绕阅读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让幼儿家长监督幼儿在家阅读绘本内容,并且要求幼儿将自己绘本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用画笔画下来,在课堂教学时则让幼儿围绕自己的画讲述自己理解的绘画内容。其次,结合阅读内容科学选择阅读教学方式,幼儿阅读教学除了有绘本教学,还围绕一些生活现象或者科学现象的内容。若教师进行此部分的教学,更需要结合阅读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提升幼儿实践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会变色的花》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阅读整个实验过程,然后给予幼儿所需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实践,以此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提升阅读质量。

2.2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读书节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读书节就是利用一段时间组织幼儿和家长参与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唱歌、跳舞和古诗比赛等。除此之外,幼儿园不定期地组织亲子导读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幼儿的阅读内容和方式等,这能让亲子阅读的效果更好。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因此,开展家长读书会等活动,让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就是很好的形式。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要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幼儿园的活动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师不仅要根据要求组织好阅读活动,还要有非常高的阅读素养。幼儿园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优秀的读物,还可以制订相应的阅读规则。每个学期结束后,教师通过对本学期的读物进行清点,能够掌握幼儿的阅读情况。开展家长读书会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家长的活动参与度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3家长要与幼儿一起读书

不同年龄的幼儿,亲子阅读也不同。幼儿陪伴从幼儿熟悉的东西开始,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感官,让幼儿边玩边感受阅读,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幼儿读童话书,用熟悉的植物和动物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慢慢地,幼儿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来描述简单的场景。笔者的家庭经常晚上给幼儿讲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也逐渐适应了每晚的讲故事,开始成了习惯。有一段时间,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办法每天讲故事,于是把睡前听故事改成了阅读的时间,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讲故事和阅读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要坚持每天给幼儿讲故事,提供一些他喜欢的阅读材料,让幼儿拓宽阅读范围,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自己的阅读天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思维逻辑、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与教师应从幼儿的阅读活动入手,探索科学的阅读方式,以促进其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定位。通过阅读来构建与社会的联系,使幼儿能够逐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婧,杨伟.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提高其语言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2019(11):20.

[2] 杜姗姗.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J].学周刊,2019(28):178.

[3] 滕妮娜.阅读伴我成长——谈如何培养幼儿热爱读书的好习惯[J].才智,2020(7):85.

[4] 凌瑞婕.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4):78—79.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幼儿教育培养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