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3-04-20 19:07洁米莱•苏来曼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

洁米莱•苏来曼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实施道德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能促进儿童的思想认识,真正地促进儿童个体的品德素质的发展和提升,从而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结合学前教育的思想教育理念,进一步分析了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使其更加注重对幼儿的道德修养,并在特定的教学规范下促进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而这,就少不了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到整个学前教育中,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以幼儿的认知与发展特点为依据,对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与实践,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

1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立德树人一直都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儿童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只有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引导,将他们每样成优秀的人,才能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助力,让国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儿童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儿童教育的初始阶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更是能够对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有效落实提供助力。

1.2有利于满足幼儿成长发展的需求

作为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学前阶段对儿童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想进行思维、能力、品质、习惯等的培养,学前阶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幼儿教师要把握这一重要的启蒙阶段,积极的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以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探索多元、生动的引导手段,为幼儿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幼儿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

2.1幼儿教师对于教学过于掌控化

在目前的中国幼教中,许多的幼师仍然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指导来开展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但是许多老师仍然在教学观念上受到着传统教学方式的巨大影响,都不能把孩子的角色定位很好,老师都是在孩子教育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多数的教师们也还不能很明确地意识地意识到,对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培育是有多么的關键。尽管我们已经在积极地做好了一些指导孩子进行教学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坚持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老师也不能全面地顾及孩子个体差异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孩子的许多举动在老师的眼中都是不符合规范的现象。

2.2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孩子全面发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教育时期是十分关键的,而且对孩子的发展终身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力。以目前的教学方式而言,不少父母也并不接受幼儿园的教学。教师们在给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背离或者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只注重于基础知识教学,而通常的教学方法都是给孩子们算数、背书。孩子在进行学习的进程中受到最大的感受是单调无聊,从而使孩子缺乏了对教学的积极性,而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的身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孩子们其他的成长发展来说也是极大的障碍。

3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3.1 结合日常生活融入德育

《幼儿园工作纲要》指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渗透要以传播思想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落实到幼儿生活和活动中去。”父母或老师要有意识的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培养良好的品格。一要注意把对德育的全面渗透融入日常生活,德育和幼儿园的有机统一。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同时,也要认真处理孩子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其次,要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包括进食前、上厕所后洗手、保持卫生、与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初步树立德育观念,实现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播放德育视频,引导幼儿学习德育知识

教育工作者可以播放德育视频,鼓励幼儿直观、清晰地学习德育知识。由于孩子处于学前阶段,他们有探索新鲜事物的欲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如果老师不懂得有效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那么在日常的道德知识教学中,孩子就会出现捣乱、开小差的问题,对自己和其他孩子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的德育视频,让他们对老师播放的视频内容更感兴趣,帮助他们认真听取老师讲课的要点,进而将知识进行内化于心,促使教师的德育工作得以完善与落实。

3.3在游戏环节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认知

众所周知,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进行的游戏环节是他们了解社会、培养正确的认知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日常进行的游戏活动都是模仿社会活动进行的,借助“游戏”,让幼儿简单地理解社会活动,对学前教育的德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是由无数的人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进行活动组成的,因此,社会准则的培养与认知必须得到教导,这也关系到幼儿日后能否能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教会幼儿如何与人交流,这也是教师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开展具体游戏活动时,老师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指导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分享、冲突管理、合作等方面,但要记住,有些事情一定不能够代劳。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积极的探索能够调动幼儿兴趣的引导手段,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跟随教师一起深入到“德”的学习中,从而促进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王雅君.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浅述[J].第二课堂(D),2021(10):83-84.

[2] 刘晓伟.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J].好家长,2021(08):19-20.

[3] 瞿继香.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J].科学咨询,2019(8):166.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