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与策略分析

2023-04-24 15:50刁玉燕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价值小学数学策略

刁玉燕

摘 要:在教育教学领域,数学属于重要课程,能够体现人类的思想与逻辑,也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族素质,贯彻教育方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文化;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121-03

学生学习数学,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历史,对数学产生更加明确的认知,从而以更加科学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文化的魅力,被其感染,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才。

1.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学生牢固的数学学习基础,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数学也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让学生更加简明、准确地表述数学中的概念与方法,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让学生变得有条有理、逻辑清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艺术审美与科学价值,更加凸显数学中的德育因素与审美因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意义与内涵,提高数学美学价值。学生也会受此影响产生实事求是与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逐渐产生唯物辩证观念。实际上,数学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小学数学中也存在各类数学文化案例,它们都需要教师推敲与研究,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多元。

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语文学科相比,小学数学难度较大,也比较枯燥乏味。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很多知识通过读读背背就可以掌握,但数学教材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多学生没有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采取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内容与数学文化相结合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教师绝不能采取灌输式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应始终以培养兴趣为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只需要引导即可。学生有了充足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做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第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纪较小,沟通能力较差,和教师的关系只停留在简单的师生层面,教师讲课并布置作业,学生则完成任务即可。两者不存在多么亲密的联系,属于机器式关系。但是,若是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数学文化案例,两者之间的交流必然会更加频繁,课堂由师生共同主导,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学生也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会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第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进一步彰显文化本性。数学学科也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工具,能够更加抽象的概括各类客观现象,既能为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奠定基础,也能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作用。在人类文化领域,数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然而,当前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文化的深层含义,只把数学当做基本学科或是一项考试的内容,所以课堂上更多表现为机械重复的练习状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只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无法体验获得新知识的快乐,更难以爱上数学,与数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学好数学文化才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做到寻根溯源。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教师与学生都回归初心,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文化属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第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推动文化发展。某一件事物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并不代表着它能够在所有的领域中显示其文化属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既可以更加准确地解释数学文化,还可以让数学文化真正渗透在生活中,师生双方都可以用数学理念与观点分析问题,用数学思想在生活中解决事情,真正做到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性很强,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可以让师生都受到陶冶,进一步领略数学语言的魅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逐渐产生辩证思维,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

第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文化。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接受数学教育,数学也能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桥梁。若是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则能够提升数学文化渗透的效率,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让数学文化魅力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则会知其然,也会知其所以然。教师应教导学生数学知识结论,也应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文化的发展过程,做到融会贯通,理解并欣赏所学内容,领悟数学内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与逻辑思维能力,以更高层次的思维解决问题,感受教材文化,拉近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学生会感受到数学知识中间的人情味,从而产生了解并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激发起更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有足够的动力进一步探索数学难题。

第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数学文化进入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会由此激发,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依据新课改标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应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所以两者目标存在共通之处。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对数学学科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2.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与视频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与期待面对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挖掘更加丰富的素材向学生讲解数学的历史名人与发展过程,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了解我国优秀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中的成就以及探究精神,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与数学文化相结合,也能够塑造一定的课堂文化氛围。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从而得出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结果,3.1415926和3.1415927,而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的计算值最为准确。数学家刘徽通过割圆术对圆周率进行计算,在圆内接正六边形,然后不断分割,算到正192边形。因为中国优秀的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国际数学协会将每年3月14设为国际数学节。教师向学生讲述相关的历程,可以让学生明白所有数学研究成果都是数学家不断努力才发展出来的,所以自己的数学学习也应不断努力。

(2)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引导

仔细观察数学知识,人们很容易发现数学知识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包括色彩美与线条美,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与文化,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认识到數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分蛋糕的情景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与特点,了解其适用范围。学生则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百分数在圆内所体现的不同数量,了解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根据其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在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若是在生活中遇到实物分割现象,学生更会明白统计的价值所在。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圆的定义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适当的比喻加深学生的印象。班集体就像一个大的圆形,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点,若是学生都能为班级的荣誉与形象做出努力,就能共同塑造一个完整的圆形。若是学生无法处理好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就会被这个圆所抛弃。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圆的意义,也能更加明白集体荣誉感,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价值,让学生明确生活道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体现数学文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数学教材内,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也充满对立与矛盾的辩证法观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启发学生,让学生以新的思想与观念面对数学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可能性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解各类可能事件,让学生学会判断事物,产生更好的判断能力。教师也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阐述可能性的相关概念,并辩证性的分析相关随机性,明确其包含的不同方面,通常指的是单一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不同事件在反复实验中可能表现出的规律性。只有一点要注意,概率说理可能会与确定因果的逻辑性的思维产生冲突,若是仅以口头说教的方式基本很难改变学生的固有看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强与好动的特点为他们开发观察与讨论以及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潜在错觉,从而激发学生对不确定性的感受,帮助学生建立随机观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能逐渐理解实践的意义,掌握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道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4)凸显数学文化的乐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各类新课改要求,不断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积极整合学科之间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并由此创设出更为广阔的数学文化背景,激发数学知识的魅力。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联系语文学科,共同为学生营造别开生面的新课堂,以五言古诗为教学背景,让学生回答五言古诗中有多少个字,逐渐掌握乘法口诀,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语文之间的交融,从而让数学知识更加新颖与有趣,提升其中的文化价值。又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时,就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人民币的历史与货币的历史,让学生知晓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具体时长有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的货币先后经历了多次的重大演变,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独具特色四大体系,直到秦始皇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通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以此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杂乱的状态,形成了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的形制也延续到了民国初期。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观看其中的图案,并让学生理解图案的含义,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爱护人民币。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有了牢固的数学基础,也了解了与数学相关的多种文化,知识储备进一步得到了丰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渗透数学文化。本文首先探究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包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彰显文化本性、推动文化发展、挖掘教材文化、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等。接着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渗数学文化的几项策略,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并体现数学文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凸显数学文化的乐趣。整体而言,依据新课改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是数学文化渗透的价值所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妮妮,程岭.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策略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2(07).

[2]陈媛媛.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价值、策略及路径[J].数学之友,2022(06).

[3]王洪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21(94).

[4]柳小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38).

猜你喜欢
价值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