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04 09:11刘怀勇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核心教学方法

刘怀勇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核心素养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占有关键地位,力求培育全面成才的人。体育核心素养不但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为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难以做到兼顾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交互协同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以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体育核心素养是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理念,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等层面,以此作为体育学科的育人目标。为更好地把核心素养渗透到高中体育课程中,提高体育课程的品质与效果,教师应客观分析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客观分析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核研究,用最新的新课标精神改革传统教学体系,从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发展。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特征

1.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

体育核心素养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大多聚焦于概念理论研究层面上。本文对于体育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为,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三个层面地进行教育,使他们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完善体育知识,增强体质,形成健康意识与行为,并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2 体育核心素养的特征

其一,全面性。从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全面性,注重学生的协调发展,进而也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运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要了解基础的体育操作技能,更要提高自己的体育意识;健康行为更多的是培育学生的健康意志;体育品德注重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把握好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动态效应,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其二,持续性。体育课程注重对学生运动爱好的培养,并不是暂时或短效的被动学习,因此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持续性的要求。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就感,树立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念。

其三,多样性。新课标要求下,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因此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模仿与练习的单一方式。这也给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除了必要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之外,还应借助信息技术、情境式教学等融合趣味化元素,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引导学生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其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程不受重视

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部分学校缺少年轻教师,出现节体育课变成自习课的情况。另外,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再发展不够重视,有关实际操作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培训内容较少。这就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形式课堂,影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2.2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兴的教学理念没能受到教师的重视,即使有所关注,却无从下手。这就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局限性,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也难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3 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突出

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高中体育教师大都以传统的运动技能传授为主,且教师在课堂上扮演说教的角色,没能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就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2.4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

高中生的健康行为和运动认知较为欠缺,体育核心素养难以体现。究其原因,高中体育教学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运用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无法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

2.5 評价内容与核心素养要求不符

大多数的高中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试整体成绩,这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最终成效,不符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此外,在教学评价上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性。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评价思路,真正认识到学生在体育发展上的需求,将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体现在教学方式中。

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3.1 有助于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目前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传习式”为主,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没能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生为本”思想的延续,需要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进行体育课堂革新,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素养。这种教育方式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高中体育课程的品质与效果,进而推动了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3.2 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情调的是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更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学生成长。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开展体育教学,着重强调教学环节的改进,需要教师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此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这些都有助于老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4.1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课堂教学基调和教学目标的制定,这对于教学效果的达成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高中体育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体育教学实践。

其一,体育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深挖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进行大胆创新;其二,打破狭隘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和技术传授的同时,还应培育学生的终身运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有着很大作用,应不断强化自我探究的专业发展意识,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活动、竞赛活动等形式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运动参与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渠道的作用,拓宽自身学习的空间,接触到更前沿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针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教学素养。

4.2 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德育理念渗透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需要鲜明且清晰地呈现知识要点,切实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体育教师应合理把握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涵盖在教学目标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照顾到他们的个体差异。

具体来说,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结合他们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此外,除了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之外,还应将德育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理念高度融合与体育教学中。德育主要是指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很重大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他们的协调发展,这也有利于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

4.3 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聚焦学生健康行为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内容需要围绕其构成要素来实施,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结与整合,助推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内化,促进其体育知识体系的建构,养成健康体育行为。高中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品,注重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整合,聚焦学生的健康行为开展教学实践。

其一,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教师应以教材为基准,建立单个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认知,有效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例如,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的过程中,教师应先为学生讲解动作技术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概念之后,再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技能练习,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其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体育特色项目进行联结,能够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意义地整合,保证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广播体操和广场舞进行联结,让学生用广播体操的动作的进行广场舞分解组合,也使其感受体育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还拓宽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加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4.4 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增强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元素综合考虑,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其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组合教学方法相较于单一教学方法更有成效,能够达到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互补,最终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一,高中体育教师应对各种教学方法的要义熟知于心,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能够精准选择;其二,教师应在了解新授课特点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差异出发,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其三,以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进行教学流程的优化,加强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化设计。如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对抗性练习、比赛活动、游戏教学法组合教学等,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有效增强他们的体育学习实效性。

4.5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通常来说,优质的体育课堂需要进行情境化设计,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体育学习参与兴趣,帮助其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进行课堂情境的优化设计,以此来增加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驱力。

其一,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良好的环节,也为情境教学的设计提供便利;其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比赛活动的形式进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有竞争性、合作性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当中,最大化地挖掘他们的体育学习潜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竞赛情境,体会同伴之间合作处理问题的过程,感受比赛输赢时的情绪状态,有效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体育学习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4.6 优化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体育教学评价是检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环节,贯穿于体育教学的过程。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有助于教师结合评价结果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也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激励促进其不断完善自身,潜移默化中形成体育品德。

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考察学生现有水平的同时,还应兼顾他们本身的能力和进步幅度,避免教学评价的狭窄性,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同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提高,把学生的平时成绩都列入考核范畴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體育学习热情,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修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中体育选修课教材改革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创新与变革已势在必行,彻底改变了陈旧的教育理念,给学习者创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教育环境,有力培养他们的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核心素养倡导以学生为本,而高中体育课程也将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体育课堂交给学生,并针对高中生的身体发展特征与兴趣开展课程设计,以充实体育课堂内涵,并有效调动高中生的对参加体育课程的兴趣,以实现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突破和创新。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核心教学方法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