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应用
——以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为例

2023-05-15 07:50穆思融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模态

穆思融

(吉林开放大学 教学支持服务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2017 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自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从课程角度看,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校教学的必修课,具有学分高、课时长、受教对象多等特点。从教育属类看,远程开放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面向成人的高等教育,学生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在岗工作人员,因此,通过公共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渗透显得更为重要。

一、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弱化

以“英语课程思政”为搜索关键字,查看其在整个“课程思政”研究论文中所占的数量,结果如图1 所示。可见,针对“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在整个“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占据一定研究地位,且呈现上升趋势。从2018 年的9 篇上升至2019 年92 篇,而2020 年上半年就达到了93 篇。各高校及职业院校的教师均已意识到落实“课程思政”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正在积极开展英语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及实践,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及总结,发现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1 近五年“英语课程思政”论文在课程思政研究中所占数量图

1.教材及大纲中思政元素设计不够突出

其一,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大纲中,大多还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对学生思政理论及思维的教学,仍主要集中在属于公共必修课的思政课。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导致公共英语课引入思政元素完全依靠任课教师自主发挥,导致其逻辑性不强,深度不够。其二,为了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公共英语课程教材文章多为英文原版。其结果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侃侃而谈,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或者即使了解也不会用英文表达。[2]而公共英语课程,不但要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经济生活,更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文明的使命。使学生既能够了解西方的进步,又可以进一步感受中国的飞速发展。

2.公共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是高等院校非思政专业教师的普遍状态。另一方面,高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师虽然有专业的英语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多数教学均以围绕英语知识及专业知识为目标,将提高学生语言水平,通过语言等级考试作为任务。[3]尤其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多数为在岗工作人员,为了工作实际需要而前来提升学历,其学习的目的性更为明显。教师在落实教学过程中,则更加偏重于对学生通过考试的教学支持服务,导致对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及“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相对欠缺。

3.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过于单一

当前,公共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引入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导致思政元素引入过于单一、生硬。公共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这一构想,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有其特殊性。因为公共英语课程主要围绕以介绍西方文化、经济、生活为主的语料展开教学,所以,多数公共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时,很自然就将中西文化对比作为主要的“课程思政”元素。

如果只将中西文化对比设计为“课程思政”元素,显得过于单一、呆板,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教学的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公共英语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包含很多方面,以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元素均可。[4]例如,由单元重点单词引出对中华传统诗词的鉴赏来传播中国文化,由对议论文篇章的分析展开对时事政治的探讨或者发起辩证的思考来阐释中国特色,由对介绍西方或者世界先进科技篇章的分析进而引领学生感受中国在此方面的飞速发展来讲好中国故事等。

二、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

1.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的必要保障

在全球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专业能力过硬、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就更为紧迫。具有专业素养的外语人才不仅能够加强各国家之间专业的融合,还能够将中国的故事向国际传播。但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多元思潮的涌入,在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国际综合能力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更应该注重“课程思政”的渗透,引领学生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己所用。[5]

2.提升开放教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支撑

开放教育学生多数有一定的在岗工作经历或者社会阅历,但学习基础较差,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对于思政课程的接触相对较少,其所具备的辩证思维能力大多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提升开放教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理论基础就尤为重要。通过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理性看待世界、辩证思维的能力。

3.提高开放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及支持服务水平的主要前提

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实施者的开放教育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均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最主要前提就是开放教育教师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树立思政意识和思维,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及渗透。在思政理论和意识的正确指导下,开放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正能量的引导,对专业知识进行有价值的传授,对学习支持展开有温度的服务。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多模态”理论源于语言学家对话语分析的研究,他们将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内的所有符号系统组成的语篇统称为话语,把各类符号看成各种模态,“多模态”概念由此而产生。[6]在采用多模态为教学手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多模态理论来分析教学环节中的各因素,将其恰当地运用在语言学习环境中,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张德禄曾指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多模态话语交际框架下,对模态的选择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为外语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为外语教学提供辅助条件;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7]这三个角度恰巧适用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远程开放教育,因此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指导,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落实。

1.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为抓手,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对于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涉及相对欠缺,需要教师自行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因此,为了对公共英语课程达到正确的指导及引领作用,应统一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展开积极的完善工作,修订的教学大纲应集科学性、逻辑性、价值性于一体,重新定位课程,增加思政教学目标,既能够表达明确的知识体系,又能够体现知识运用的规律性过程,还能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将公共英语的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指引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具体、清晰地明确公共英语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建立、健全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管理,保障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

2.以提升公共英语教师团队思政意识为途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从线下教学、泛在教学到混合教学模式,在所有的教学形式中,教师承担着对知识传授的设计、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为了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有效展开,教师需要具备深厚、扎实的思政理论基础的同时,有对事物判断的思维能力和对社会、生活体验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在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时,充分挖掘与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

远程开放教育最大的特点及优势是其系统性,从国开总部、各省级分部到各市县级教学工作站,在业务上均由国开统一指导,按照学科及课程的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意识较强。尤其是作为选课学生人数最多的公共英语课程,目前已经建立起以课程为单位的各级教学团队,并在根据各级分工平稳运行、有效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中有效开展教师的思政能力培训,利用平台及系统优势,对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方面教学和科研方法、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培训[8],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转变教学观念。基于培训,充分发挥教学团队成员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使教学团队成员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均有意识地运用正确的“课程思政”思路展开教学,整体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

3.以精心设计思政教学过程为策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在内容上应做到潜移默化,不生硬,使“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与专业知识的传授融为有机整体。其次,在方法上应做到恰当合理,不死板,即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及现代信息技术。最后,在教学环节的落实上应做到身临其境,不被动,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具体来讲,从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入手,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教学设计。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的传授目标、能力的培养目标和价值的引领目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最终可升华至价值引领层面,因此“课程思政”的渗透应该集中体现在前两维目标的教学中,具体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教学三维目标与“课程思政”元素的关系图

由图2 可见,在具体展开教学设计时,如果在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个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入点,成功渗透“课程思政”,即可达到对学生正确价值的引领。在具体展开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融入思政元素为策略,以教学设计为手段,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最终使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流程图

4.以学生反馈效果为教学评价标准,保障“课程思政”有效落实

对于开放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来说,是否达到有效落实应该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第一项评价指标是对教学三维目标的评价,评价对象主要是教材及大纲,具体评价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目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开放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等主要内容。第二项评价指标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评价对象主要是开展教学设计的教师,具体评价内容可包括:是否能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各个环节的衔接;是否善于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否能将英语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政元素的渗透有机融合,并呈现恰当的教学形式;是否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媒体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有所创新并突出公共英语课程的特色,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性。第三项评价指标则是教学反馈,评价对象为受教育者,具体评价内容则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各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得到激发,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基础上,是否能够通过正确的价值引导做出认真的思考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可见,对于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实施是基础,最终要落实到看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学习行为表现是否有所改善、思想价值取向是否充满正能量。

四、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教学过程设计

《理工英语1》课程教学实施团队对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索,结合开放教育远程教学的特点,在多模态教学模式指引下,充分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思政元素,完成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应用。以Unit 2 中Task 6 的语篇教学为例,语篇内容为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对语篇的讲解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分为启迪—承解—感悟—升华四步,在教学实施中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具体设计思路如图4 所示。

图4 《理工英语1》Unit 2 中Task 6 教学设计流程图

在知识传授目标中以重点单词bridge 为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中西语言文化对比,此为启迪。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将学生分小组完成以bridge 为中心词的资料搜集,搜集英文中与bridge 有关的表达,和汉语古诗词中含有“桥”诗句。学生们将查到的资料在学习平台教学讨论区中分享,通过对比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具备浓厚的爱国情怀。

在能力培养目标中以掌握桥分类的英文表达为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感受中国制造。由于《理工英语1》教材是针对理工类学生编写,选课学生包括土木、建筑等理工类专业,所以对此部分教学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文分析”环节,以数据提炼的形式讲解课文,培养学员英语思辨能力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此为承解。在“课文小结和课后题讲解”环节,在课文小结中,播放杭州湾跨海大桥壮丽场面的短视频,给学员以视觉冲击,进一步提升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在课后题讲解中,选取与桥梁建造有关的典型例句,加深学员对中国制造的深刻感悟,此为感悟。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上传桥梁建造相关英汉结合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并在讨论区中鼓励土木、建筑类学生分享工作和生活中所知道的关于桥梁建造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学生从中国的桥梁建造的发展历程谈论到中国桥梁建造水平对世界的影响,最终学生由衷地发出点赞伟大的中国制造的感慨。

基于以上两个目标的成功实现,价值引领目标采取线下教学即“课堂思考及课上反馈”的形式使之得到有效的升华。通过问卷星实时在线测验,检测学习效果。最终教师从价值引领的角度,正面点拨学生的思政意识,设置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思考题,引发学员思考,激发学员投身事业的热情。

2.教学特色与创新

基于以上教学设计,可总结出如下特色:一是立足学员需求,整合并重构知识点,全目标解答学员疑问。二是立足地方特色,引用思政素材,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三是立足多模态教学,多措并举开展线上教学,全方位激发学习兴趣。四是立足团队合作,发挥成员优势,全能力打造优质课程。

五、结语

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公共英语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单一的语言运用的教学步伐中,语言和思维、文化有着血脉联系,在实现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应同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文化品质。因此,构建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英语教学是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趋势。公共英语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模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