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家”文化传承的经典诵读实践

2023-05-26 07:36陈燕陈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治家诵读教学

陈燕?陈娟

摘要:诵读经典,是弘扬中华经典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朱柏庐治家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在环境上,做到“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在时间上,做到“晨诵午读暮省课课吟”;在内容上,做到“诗词家训名著代代传”;在活动上,做到阅读节和诵读节前后呼应;在形式上,做到亲子共读、师生同阅。经典诵读既在柏庐实小扎下了根,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治家”文化的了解,也推动了学校特色文明构建。

关键词:治家文化;经典诗文;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6-004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推行以昆山古圣先贤朱柏庐《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中华经典诵读,传承“治家”文化,缕析传统文化中的育人思想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区分良莠,挖掘“治家”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功能,力求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留下经典的深刻印记。

一、诵读经典的必要性

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树立文化自信。

(一)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诵读

如今流传的家训家风经典,主要内容包括立身、治家、教子、敬业和处世几个方面[2]。弘扬治家文化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需要[3]。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吟诵中国经典,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力量完美结合。

(二)学生成长离不开诵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经典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4]实践证明,经典诵读有利于学生终身成长。引导学生大量朗读、背诵经典,尤其是那些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千古美文,学生的记忆力和智力都有所发展,也有助于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打造“治家”文化环境,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在“家有道自风华”校园文化建设的带动下,学校格外重视“治家”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规模虽不大,却处处体现经典诵读的文化气息。

(一)建筑命名蕴含治家格言

学校每栋楼分别设计一个“治家”文化教育主题,分别是学致真、境致祥、心致诚、行致远、神致一。致一楼是教师办公楼,“致一”是柏庐先生的字,故各楼层以“开始、起点”为主题,布置了《治家格言》等十四字箴言;致远楼的“致远”包含“立志”与“笃行”两方面的意义,所以本楼文化以“立志、笃行”为主体,以相关故事、名言、人物榜样为主要内容;致诚楼特别注重凸显“正心、诚意”的主题,在各教室前布置“礼仪三字经”,在楼梯间里布置成语文化;致祥楼意为学生们通过“致远”“致诚”,学问、人生达到祥和的境界,有一个成功的未来,所以本楼以“四季之美”为主题,形成励志之廊,布置“花兒朵朵”“小荷尖尖”等区域,表现学生成果;致真楼寓意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是否拥有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刚健中正、不偏不倚的品格,所以布置成长之门,展现学生之美,对学生产生激励教育、榜样教育的作用。

(二)“四园”明确为人之道

学校以“柏庐文化”为核心建成柏庐“四园”。柏庐园中有朱柏庐先生的雕像和碑文。朱柏庐先生说:“教子要有义方。”教师在义方园中时刻铭记教育学生要本乎道义,方正行事,并且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律省园取自《治家格言》十四箴言,提醒教师和学生时刻铭记自律、自省。学生在采诗园中发展多元化个性,琴棋书画各展才能。点缀在四园各处的《阅读者》《悟》《阳光雨露》《棋道》《希圣桥》等文化小品,引人入胜。学生置身于四园,感悟着“勤、俭、和、善、孝、诚”等家训中“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

(三)“壁画”展示活动硕果

学校为每班配备书柜,并设立了诵读栏、诵读角,开展“最美小书橱”和“最美诵读角”评比,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教室外墙壁分别设计一个教育主题,布置论语佳句、经典诗词、励志名言、传统节日知识及诗歌、童话名篇和绘本导读等,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学校楼层上巧妙布置“书香悠悠”“书香柏庐”等诵读橱窗。校外围栏上布置展示师生读书活动和成果的“柏庐之窗”,展板上呈现学生诵读的收获。

“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走进柏庐,你会发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学生诵读的活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治家”文化气息。

三、创编“治家”文化读本,丰富经典诵读课程

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以儒家“修身”“齐家”的思想为基本理念,广采儒家的言行举止,汇集为人处世、治家、培育子孙的成功经验。全文仅516个字,但是思想深刻,内容博大精深。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培养中小学生对传统治家文化的认同感和综合理解能力,学校专门组建“治家”读本开发小组,先分工研读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健全中华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然后按类别、分层次,请专家指导,确定了读本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统领,以弘扬中华美德为宗旨,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治家格言》为重点内容,以培养中小学端正意识形态、高尚情操、美德和“治家”文化为重点目标,并根据“整体规划、分类设计、纵向穿插、有机连接、有效推动”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每本读本的宗旨。

(一)开发“治家”读本

学校开发了家训、诗词、美文等系列读本。《柏庐孩子读家训》主要从朱柏庐先生的著作《治家格言》中选取20条精华内容审定编成,选择的治家格言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并且有解读、故事和名言警句,还配有活泼有趣的插图。《柏庐孩子学古诗》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一至六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背诵40首古诗。书中对重点字词进行了注释并附上“文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柏庐孩子品美文》紧扣每学期的重点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语文教材进行拓展延伸。《柏庐孩子诵经典》分上中下三册,依次收集了《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论语》《幼学琼林》《大学》《中庸》等典籍,让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这些读本融入校本课程中,成为经典诵读的主阵地。

(二)教师学“家”在先

按照《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每日经典诵读具体要求》,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举办形式多样的诵读交流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将读本落实到“晨诵、课吟、午读、暮醒”中。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印发倡议书,鼓励所有的教师认真读好读本,做好读本实施方案和阶段性阅读规划。学校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语文教师诵读评比活动,阅读沙龙活动和“悦读会”等活动,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柏庐小学、了解柏庐先生,从而更好地融入柏庐这个家庭中。现在,教师们在闲暇交流时,时不时地就会冒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等治家格言。

(三)课程渗透“治家”

校本课程应该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必须以课堂内容为基础实现课程融合。语文课上,教师不断完善对经典名篇解读的課堂设计,逐步转变古诗文课堂教学的观点与方式,从课堂出发,深入研究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整合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把“治家”文化渗透到经典诗篇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传承文明,积淀文化底蕴。数学课上,教师在《治家格言》中找到若干与知识点有关的语句作为开场白,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古代数学圣贤的名句和与数学知识关系比较密切的数学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治家”文化的熏陶,体会“治家”文化的深刻韵味。美术课中,教师把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中大量美的要素在其笔端勾画出来,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得以提高,表现力得以增强。音乐课中,教师按照诗歌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深入感受“治家”文化的神韵,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校本课程的设置严格遵守义务教育阶段对于课程设置的规定,既不占用其他课程,也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利用校本课程构筑经典诵读的文化“长廊”。

四、创新“治家”文化形式,传承让经典更青春

“治家”文化内涵丰富,它的精妙之处在于能采取循循善诱、步步推进的方式,先提出“修身”,接着从如何“治家”谈起,然后再推进到立身处世、管理国家等等。内容深入浅出,话语浅显明白,讲解中肯易懂,对后代进行学习引导,其核心价值就是培育正大光明的、知书明理的、志向崇高的新人,与当下中国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对于年轻一代人的普遍需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需要一致。年轻一代读经典而知天下事,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在传承中涵养,进而守正创新,继承发展。

(一)举手投足间的“治家”文化

家训不离口。学校根据“八礼四仪”开展“家训”吟诵。学生每天晨诵、课吟、午诵、暮省。“八礼四仪”的诵读形式丰富多样,学校通过开展治家格言快板、擂台赛、联谊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

家训践于行。学生诵读“家训”,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学校以“家训”为要求,利用晨会、班会等加强教育,切实抓好“五个好”,即走好路,说好话,吃好饭,乘好车,做好值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特色活动中的热情诵读

学校围绕经典诵读举办活动,积极弘扬“治家”文化。在每年“六一”期间举行“唱诵家训,传承美德”的成长礼上,学生齐诵治家格言,学校颁发成童证书,赠送《朱子家训》读本。学生和家长手牵手,走过感恩门、友爱门和健康门,促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更好地传承传统美德。此外,阳光柏庐阅读节和诵读节还开展了学家训、行家训、创家训系列活动。

“经典诗文书写比赛”“诵读小报制作比赛”“诵读书签制作比赛”有序、火热进行,学生们可以在业余时间自由抄写自己喜爱的古典诗歌,并把自己的背诵心得变成一份份诵读小报、诵读书签。教师们利用展板把优秀作品陈列到学校里,吸引学生前来参观。

为表扬进步,激励学生进步,学校还组织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阅读之星”,勉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努力,同时也期待其他同学能以获奖学生为楷模,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掌握知识,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五、多元评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让每个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各班每周评选“诵读之星”,期末评选出各班“诵读明星”“诵读小状元”。学校还将诵读经典文化与传承中华美德相结合,评选“阳光柏庐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德行不断提升,为自身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生的素质报告中,还专门设立了“经典诵读”一栏,教师结合学生平时诵读情况和诵读档案上记录的学生进展状况,综合评定其诵读等第。

学校以《治家格言》十四字箴言中的“律”字为核心,推进“律动”评价模式。“律”即学校三律评价体系;“动”即结合小学生特点,以动态的形式进行评价。“律动”评价,律于心,动于行。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诵读活动中,成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的人,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为了让每个班级坚持不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每个教师全心全意地指导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安排师生进行“诵读专项检查”,从班级学生是否热爱读书、是否有良好的读书氛围、班级诵读环境布置和诵读开展情况等方面,根据每月检查汇总评选“诵读明星班”。

多年的传承与践行就如同涓涓细流在学生的心田流动,同时也使学生们发现了诵读的乐趣,记住了柏庐传统家训“读书志在圣贤”,在诵读中变得愈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在柏庐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做昆山新一代“圣贤”。学生在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历史长河中自由遨游,积淀了丰厚底蕴,提高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8-10-06)[2023-01-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569013066189711&wfr=spider&for=pc.

[2]刘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的建设[J].现代国企研究,2019(8):238.

[3]杨大伟.《朱子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7(8):30.

[4]习近平.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基因”[EB/OL].(2014-09-10)[2023-01-17].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9/t20140910_516406811.shtml.

责任编辑:殷伟

收稿日期:2023-01-24

作者简介:陈燕,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昆山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娟,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姑苏教育拔尖人才。

猜你喜欢
治家诵读教学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探春治家新论
“布衣宰相”之父 范仲淹节俭治家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现代启示
试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