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在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中的渗透

2023-05-30 10:48邱志凯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想象概念

摘 要 大概念是居于学科核心的观念,是统摄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的锚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解化策略将一条浓缩的大概念分解为多条稀释的小概念,基于单元学习内容,围绕多条小概念架构学习任务,让大概念的理解在各项小任务中逐步达成;通过具体化策略在单元学习内容中,将高度概括的大概念转化为每一课学习中收获的具体思想、原理和方法等,让学生在具体丰富的经验上进行概括,达成对大概念的理解;通过过程化策略倒推理解大概念必备的实践过程,包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对比分析、反思论证等,以此明晰单元必须的学习任务和任务活动间的逻辑顺序,从而将大概念的理解融合在循序渐进的任务过程中。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大概念 学习任务群 统编语文教材

引用格式 邱志凯.大概念在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中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23(02):42-46.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编者强调教师要有系统思维,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单元整体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1]可见,基于统编语文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群,不是机械地將单元中的知识与技能简单叠加起来,而需要围绕一定的学习主题,设计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只要我们确定了大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找到了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的锚点。

大概念是居于学科核心的观念,是来自具体生活现象的概括,表现为一种观点,可以不断被论证和讨论。徐鹏提出:“语文学科大概念是指蕴含在语文学科事实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学科思想、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2]从呈现形式来看,体现为一系列有用的理论、主题、假设,有争议的观点等,可以用词语、短语、句子或问题等来表述;从内容性质来看,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有关课程内容的、有关学习过程的[3]。可见,大概念不仅囊括了统编语文教材中知识与技能,还关乎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与《新课标》 强调的课程育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契合。以大概念为锚点,架构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在《新课标》中寻找与单元内容对应的核心语句和高频词语,初步确定单元要求掌握的学科思想、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同时结合学情需求、实际应用等,综合考虑、提炼具有概括性和可迁移性的观点,即为单元学习的大概念,并以此架构单元学习任务群,将其有机渗透在各项学习任务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复合概念分解化策略、抽象概念具体化策略、总结概念过程化策略,加强大概念在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的渗透。

一、复合概念分解化策略

大概念具有交融、复合的特性,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掌握多条相对片面的小概念之后,将分散的小概念融合起来,最终形成的概括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复合概念分解化策略,将基于单元学习内容提炼出的大概念,分解为多条简明短小的小概念,基于单元学习内容,围绕多条小概念,分别架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对应的学习任务中达成对小概念的理解,并在完成学习任务,综合各项学习任务中形成的概念理解后,对单元大概念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四篇课文,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对照《新课标》,可以发现“复述故事”在低中高段均有表述,是 《新课标》 中的高频词。《新课标》 在第二学段“阅读”一项中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可见“复述故事”是基于原文大意的,是一种忠于原文主要内容的言语行为。在实际应用中,复述故事的场景可能是在阅读课上向老师做简要汇报,也可能是在书店用复述的故事吸引顾客做推销,可见复述故事依附于具体情景,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感的言语行为。结合《新课标》和教学实际情况,本单元的大概念可提炼为:复述故事是忠于原文主要内容、有目的和对象感的言语行为。

然而,学生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运用分解化策略,可将原本复合化的单元大概念分解简化为:复述故事必须忠于原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复述故事应建立恰当的对象感三条简明的小概念,并围绕着三条小概念分别架构单元学习任务(如图1)。

任务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概括单元课文故事内容,并围绕“盗版图书”有违原文主要内容的错误介绍,探讨不良后果,促使学生明晰分解概念1:复述故事必须忠于原文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并撰写不同版本的复述文稿,发现不同版本的复述故事文稿背后有着不同的目的,从而掌握分解概念2:复述故事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任务三通过引导学生以评委的身份,站在观众角度,拟写复述故事比赛的标准,从而关注到复述故事时应与对象的语言、眼神、肢体等互动交流,并运用于言语实践,深入领会分解概念3:复述故事应建立恰当的对象感。

回顾学习历程,综合各项任务中获取的分解概念,学生就能对单元大概念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抽象概念具体化策略

大概念具有抽象、概括的特性。如果学生缺少对大概念在单元学习内容中具体表征的掌握,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那么其对大概念的理解将是空洞而刻板的。基于此,我们可以运用抽象概念具体化策略,结合单元具体的学习内容,赋予高度概括的大概念以具体丰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每一课学习中习得的具体思想、原理和方法等,让学生在丰富具体的经验上概括提炼,从而达成对大概念的理解。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桥》《穷人》《金色的鱼钩》。《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提出:“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习得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从提示中可以明确,“习得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单元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对小说的基本特点形成认识和理解则是本单元的应掌握的学科观念,即大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4]。可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虚构性文学作品,它在虚构之中又反映了现实生活。由此,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要让这样一条高度概括的大概念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充分落实,就需要结合单元小说选段中的具体内容,将这一概念具象化为每一课学习中收获的有关小说“虚构与真实”的具体内涵。

精读课文《桥》通过虚构山洪中紧急疏散村民的故事情节,辅以对遇险时的环境描写,通过对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位一心为民的村支书形象,彰显了现实中优秀共产党人的党性。基于文本内容,可以将单元大概念具体化为:“村支书”身上呈现了现实中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先进党性,由此架构单元学习任务一:凝望不灭的“党性光辉”。

活动1,见证抢险过程: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2,追悼伟大支书:尝试从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和故事的环境描写中感受老支书形象,为老支书拟写追悼词。

活动3,凝望党性光辉:对比阅读党员王进喜相关事迹《铁人抢险》、党员张敏媛相关事迹《12次列车》,谈一谈老支书与他们的相同之处。

精读课文《穷人》虚构了寒风呼啸的夜晚,生活贫苦的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课文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呈现了桑娜和渔夫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衬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展现出沙皇专制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极端贫困的状态下,却依旧保存着高尚纯朴的精神风貌。基于文本内容,可以将单元大概念具体化为:桑娜和渔夫是沙皇专制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由此架构单元学习任务二:见证苦难的“穷人时代”。

活动1,步入穷人之家: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2,细看穷人之穷:研读故事中的环境描写,感受桑娜和渔夫生活的窘迫,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3,品味穷人不穷:研读桑娜的心理活动以及与丈夫的对话,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并结合补充的时代背景资料,进一步了解沙皇统治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拟写小诗,歌颂“穷人不穷”。

自读课文《金色的鱼钩》以王玉清为原型,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彰显了革命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基于文本内容,可以将单元大概念具体化为:老班长身上体现的忠于职守,正是革命战士身上共有的红色基因,由此架构单元学习任务三:传承不朽的“红色基因”。

活动1,遥寄班长之信:自读课文,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感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并以小战士的的口吻给老班长写一封感谢信。

活动2,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资料收集,了解我国历史上伟大的革命战士的真实事迹,在班级举办“传承红色基因”故事会,在故事中感受革命战士的忠于职守,赓续红色基因。

通过抽象概念具体化策略,将单元大概念具体化为每一课中体现的具体内涵,并围绕具体内涵架构对应任务,促进学生在多重任务中积累大概念在单元学习内容中的具体表征,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达成对单元大概念的深入理解。

三、总结概念过程化策略

大概念具有凝练、总结的特性。大概念往往是在对单元学习内容整体回顾的基础上提炼出的总结性理论、思想和观点等。如果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没有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而是直接通过被告知的形式接触大概念,那么这样的概念掌握是难以迁移和应用的。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概念过程化策略,倒推总结性概念得出前,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实践过程,包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对比分析、反思论证等,以此明晰单元必要的学习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逻辑顺序,从而将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融合在循序渐进的任务过程中。

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是想象习作单元,想象是本单元的主题。《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板块中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5],由此可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能帮助我们形成新的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和内容;在写作板块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6],可见,第二学段对想象的要求是“不拘形式”的。

单元交流平台进一步提示“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让我们拥有奇异经历”,引导学生明确想象的意义,指导单元习作。由此可以明确“想象是基于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创造新事物、获取新体验的思维过程”。从学情上看,想象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前,就已经在一年级下册七单元中学习了“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在二年级上册七单元中,学习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见,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并不是零基础,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本单元相较于之前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有何不同呢?三年級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在第五单元的单元说明中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胆想象”。可见,教材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已经从“想象”过渡到“大胆想象”。部分学生能想象,却不能大胆想象,往往拘泥于现实束缚,思维定式,致使想象角度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因此,结合学情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本单元所倡导的“大胆想象”即能打开思路,从多角度展开想象的过程。基于以上三方面得出的概念,我们进行提炼总结,可以将本单元的大概念确立为:大胆想象是我们打开思路,从多角度创造新事物、获取新体验,表达美好心愿的思维过程。得出总结性概念后,我们就可以运用总结概念过程化策略,倒推总结性概念得出前,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实践过程。本单元是读写结合单元,根据单元大概念对“大胆想象”的表述,我们可以倒推出学生在掌握此概念之前,必须经历“先发现—后应用—再理解”的学习过程,即必须首先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在文本阅读中对比分析,发现作者运用的不同想象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及背后的目的,逐步形成对单元大概念的认识;然后通过单元习作,运用多种想象方法,创编故事,表达心中美好心愿,彰显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最后,在班级故事评价交流中,深化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

基于倒推出的活动过程,我们可以厘清顺序,架构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如图2)。

任务一侧重引导学生关注小伙伴作品中想象力缺乏的问题。

任务二着力引导学生在阅读单元文本中,通过对比分析,掌握结合现实事物一一对应变着想、把自己当成其他事物换位想、顺着事物特点想、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等想象方法,进而理解作者在想象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任务三旨在促使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表达创作,彰显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

任务四重在引导学生交流想象作品,分享成功经验,修改完善作品,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单元大概念的理解。

纵观单元学习任务群,各项任务由单元大概念倒推出必要的过程而按顺序架构。它们在情境中彼此独立,又相互勾连,自始至终都聚焦于单元大概念,由浅入深,相互承接。学生对“大胆想象”的概念理解,就在倒推出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渗透、逐步达成。

围绕大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复合概念分解化策略,将复杂冗长的大概念分解为简明短小的小概念,围绕多条小概念架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各项小任务中逐步达成对大概念的理解;通过抽象概念具体化策略,赋予高度概括的大概念以丰富具体的内涵,将其转化为每一课学习中习得的具体思想、原理和方法等,让学生在丰富具体的经验上概括形成对大概念的深入理解;通过总结概念过程化策略,倒推总结性概念得出前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以此明晰单元必要的学习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逻辑顺序,从而将对大概念的理解融合在循序渐进的任务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项策略,能更加高效地促进大概念在统编语文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群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3] 徐鹏.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转化[J].中学语文教学,2020(03):4-10.

[4] 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

(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2.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新课标想象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快乐的想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幾樣概念店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