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法”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3-05-30 03:07张文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正弦学案运算

张文平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生源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即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学生随着教师的“表演”而不自觉地成為了观众,课堂以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完成而结束。在学生方面,由于其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又加之没有升学压力,故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的动力不足,尤其是对数学这门逻辑性强、思维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更是由难到怕,由怕到烦。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效率,这种困惑迫使我们教师亟需改变现状。

如何改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研难题。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积极探索,试图寻找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利用“导学案教学法”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运而生。

所谓“导学案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根据本次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通过规划模板,个人备课,再经集体研讨制定的方案。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为本,教师辅助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能力。

一、导学案的编写

教师集体研究导学案的模板、课程引导设计、具体操作性。“导学案教学法”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教师先要熟悉导学案的写法和操作流程,使每位参与者都能熟练地编写导学案。

首先,每节课的导学案设计要明确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需要了解、理解哪些基本知识点,掌握中职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等。

其次,导学案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即导明方向、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第三,遵循学生基础和认知能力,导学案设计要体现出其“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导”,使得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第四,导学案要设计教师的课程反思,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小结。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是否透彻,方法、技能的运用是否正确、合理等。

第五,导学案设计既要看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顾及基础好的学生,适当拓宽其视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学案设计加以说明。

比如,在设计《集合的运算》学案时,学科教师集体研讨,确定流程如下。

明确教学目标: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含义;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运算;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指引探索方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导入,如我们某两天在饭堂吃的菜的品种,找出其相同的菜品,以及两天所有的菜的品种,并以此引导学生探索集合的运算。

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对比数与代数式的运算,探索研究集合之间的运算。通过直观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自我小结与反思:个人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自主学习有没有落到实处,解决问题是否彻底,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课后的拓展与提高: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际生活中集合运算的应用,即从学会知识走向会用知识,这种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既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又可激发兴趣、开阔视野,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附:导学案例

1.3  集合的运算

一、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一个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的含义,会用恰当的符号表示,逐步提升数学抽象思维等核心素养;

2.会把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语言表述,体会数学语音的简洁、严谨;

3.能借助Venn图,分析、解答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及直观观察想象等核心素养。

二、学习重点

集合的交、并、补概念的理解与运算。

三、学习难点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类比导入: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类比这些运算,集合之间是否也可以进行运算?

2.情境导入:观察并记下学校饭堂周一、周二菜的品种,分别记为集合A、B。

3.思考:记两天相同菜的品种为集合C,两天所有菜的品种为集合D,则集合C、D分别由哪些菜品组成?

4.概念理解:

①交集:给定两个集合A、B,由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集合A、B的交集。

记作:,读作:

数学语言描述:A∩B=

用Venn图表示:

②并集:。

记作:,读作:

数学语言描述:A∪B=

用Venn图表示:(在上图重新用阴影表示)

③全集:在研究某些集合时,。

补集:如果集合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则。

记作:,读作:

数学语言描述:UA=

用Venn图表示:

(二)合作探讨

1.解决情境设置问题,写出饭堂两天菜的品种的交、并集.

2.已知集合A={1,2,3,4},B={1,3},C={2,3,4,5},

试求A∩B,(A∩B),A∪B,(A∪B)∩C.

3.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A,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B,试用集合的运算求直线l1与直线l2的交点

已知集合A={(x,y)│4x+y=6},B={(x,y)│3x+2y=7},

试求A∩B.

4.①已知A={x│-2<x2},B={x│0x4},求A∩B;A∪B.

② 已知C={x│x>1},D={x│x<5},求C∩D,C∪D.

5.下列集合中,U为全集,A为U的子集,求UA.

(1)U={1,2,3,4,5,6},A={2,4,5}

(2)U=R,A={x│x<-2}

(3)U=R,A={x│-1x<2}

注意:当全集为R时,瘙 綂UA可以简记为瘙 綂A

6.设全集U={1,2,3,4,5},A={1,3},B={1,3}

求A∩B,A∪B,UA,UB,(UA)∩(UB),

(UA)∪(UB),U(A∩B),U(A∪B).

(三)课堂小测(另附小测卷)

(四)个人收获与反思

本课掌握的知识点、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等。

(五)课外能力拓展

1.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与训练。

2.阅读教材拓展延伸内容。

二、导学案法的实施

导学案法主要供学生课前自主探讨学习,要达到实施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够基本解决目标内容。

如在《正弦函数图像与性质导学案》中,通过设置情景:钟表每经过十二小时循环往复,认识周期现象,并以正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理解“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简图的方法;进而通过正弦函数的图像理解其性质。

2.分组探讨学习,这是重点部分。根据各班人数,把学生分成5-6个学习小组,每组8-9人,设置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负责组织自主学习,解决学案提出的问题,并汇总学生自己有疑惑的地方。

仍以《正弦函数图像与性质导学案》为例:学生自主探讨,了解什么是周期函数,正弦函数,最小正周期的意义。动手合作画出正弦函数图像,并根据函数图像归纳出正弦函数的一些性质;能解决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及设置的习题。

3.完成自学测试。在学案中设计一组自学检测题,用于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内容分基础、提高及拓展三部分。独立完成,相互批改,进而检查存在的问题。

4.课后反思。一是学生的反思:本课在学案的引领下,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扫清了哪些障碍。二是用于教师课后的反思:目标设计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导学案法的策略

导学案法是教師将学习方法、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包括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导即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点拨引导以及情感互动;学即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进而解决疑惑。在导学案实施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基础。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处理,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编排学案。

2.导学案设计要注重学法指导,不能把学案变题库。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教师往往强调多做多练,因此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编成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即可。由于忽视了对学法的指导,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被动完成习题。这样不仅达不到自主探索的目的,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导学案设计要留有余地,不能面面俱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可能出于让学生掌握多一些知识的考虑,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让学生探究一遍,实则抹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任何时候,学生能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有兴趣得多。

4.导学案法实施要有监督管理,不能放任自流。一个班级人数众多,如果不分组探讨,就会是一盘散沙,所以设置组长、副组长进行监管就很有必要。

四、效果对比分析

导学案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是否更高效呢?前者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自己或者通过学生群体讨论能够解决的内容,教师不再讲解。正是因为学生是带着思考在学习,组内互相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带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形成有成就感到学习有兴趣,再到更大成就感这样的良性循环。

过去几年,每年笔者都选择两个基础差不多的班级作对比研究。

比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节内容时,对甲班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答。根据上一节内容《区间》,采用“区间分析法”,讲、练、巩固与课堂小测。对乙班是导学案教学法,采用的是“二次函数图像”法,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心得,教师点评,课堂小测,反思与拓展。

通过小测,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学生的解题方法中规中矩,基本上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而实施导学案教学法,学生的解题思路很有跳跃性,方法也很有创造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导学案教学法,无论是课堂气氛、纪律、效果,还是学生展示出的求知欲望,都远远强于传统教学法。这些从期末考试的结果就很能说明:乙班的及格率86.8%,高于甲班的72.7%,乙班的优秀率41.5%,远高于甲班的22.8% 。

五、结论

由上可知,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导学案教学法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分析能力的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导学案教学法需要教师、学生都付出更多的导与学的精力和心血,它不是教案的简单变形,更不是题案;它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追根溯源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质疑动手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正弦学案运算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有趣的运算
乡愁导学案
“美”在二倍角正弦公式中的应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基于VSG的正弦锁定技术研究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