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以项目式学习推动五育融合的探索

2023-05-30 03:07何珮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五育摊位中职

何珮琳

一、引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五育并举的提法应运而生并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五育并举的具体要求。指出要“探索基于学科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能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孙晓艳,2019),这与五育融合不谋而合。笔者发现在中职英语中,绝大多数教学只侧重于“授业解惑”,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长期存在着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及各育互相分离、互不相干的问题。在众多实践探索中,项目化学习成为学校推进五育融合的一条重要路径(陆康其,杨玲,2021)。

本文以中职商务英语听说课Products Presentation为例,在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推动五育融合,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中职英语以项目式学习推动五育融合的可行性

1.项目式学习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通过做中学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实现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乐于实践,但文化基础薄弱,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相较于坐着听老师讲授,他们更喜欢动手参与,有较强的展示欲。此外,中职学生乐于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和兼职工作,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储备和社会生活经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教师在中职英语中使用项目式学习,它通过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捕捉学生的兴趣并唤起深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下使学生获得与应用新知识(许江,2017),有效促进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向“我自己要学”转变。

2.项目式学习的靶心目标就是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项目式学习的项目都来源于真实生活,项目的真实性能有效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如中职商务英语听说中的Products Presentation,这一课的知识能力目标是掌握推销产品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和能用英语吸引客人并成功推介产品。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笔者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项目:有效规划摊位并用英语成功推介产品。为完成项目,学生需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到课堂上主动讨论探索新知、合作完成项目并展示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展示出对民生问题的关心和好奇、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对他人的同理心和谅解、对身体力行体验买卖过程的意愿和表现、对设计和展示成果的思考等,无不体现了五育融合。相较于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项目式学习更有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和推动五育融合。

三、中职英语以项目式学习推动五育融合的教学案例

1.项目式学习设计总体思路

项目式学习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发布任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完成任务并产出结果。以中职商务英语听说中的Products Presentation为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核心驱动问题和四个分解驱动问题,每个问题对应一个项目和产品(图1)。整个课程以问题引入、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模拟摆摊和评价反思5个环节进行(图2)。

2.以项目式学习推进五育融合的实施过程

(1)项目驱动鼓励学生实践探究,育劳立德

课前教师发布问题,引入项目;学生思考分解驱动问题1学生根据分项目1的要求到地摊体验购物,购物过程中记录下摊位布置吸引客人的要点、热销产品的特点、销售量高的摊主的优点等。在项目驱动下,学生深入生活,观察各样的劳动者,与他们进行交流,感受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而后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完成调研报告。此过程渗透了劳动教育,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素养要求,学会辨别优秀的劳动精神与品质,锻炼和发展了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素养,实现劳育与德育交融。

(2)基于分解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探究,以智育德

师生回顾分问题1,根据学生课前完成的调研报告,分析数据,交流得出布置摊位和选择摆摊产品的注意要点和摊主吸引客人购买的特点。接着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分问题2,引出分项目2:多途径探索推介产品的有效方法。教师播放英语听力视频,让学生注意记录听力中的推销员Tracy是从哪些方面推介产品,从而成功完成买卖的。学生根据听力视频中的信息,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探讨得出本组推荐的推介方法,设计并制作思维导图。当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引领学生观察不同的思维导图,师生共同梳理总结合乎社会经济规律的推介产品的有效方法。

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持续探究,抛出问题3: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推介产品的有效方法,那我们现在可以顺利完成总项目,成功摆摊并用英文推介产品了吗?用英语成功推介产品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发现现阶段因缺少相关词汇和句型的储备无法完成总项目,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得以激發,学习方向更加明确。教师通过Quizlet、词汇游戏、微课、拍读App等,让学生反复操练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型。

分解驱动问题环环相扣,分项目层层递进,关注到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内容及其育人内核。在培养学生智育过程中,学生彰显了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逻辑思维素养和英语语言素养得以提升,学生认知了真实买卖过程和社会经济规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智育过程中。

(3)引领学生完成总项目,以智育美,以劳健体

在学生完成总项目前,教师引出分解问题4: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带货王?这个问题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回顾,更是让学生明确总项目的评价标准。分项目4让学生共同制定带货王比拼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所有分项目都已完成后,学生回顾总项目内容:有效规划摊位并用英语成功推介产品。教师在教室划出摊位,提供摊位基本所需,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策划摊位布置及所卖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布置摊位,实践用英语向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推介产品,其他同学根据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摊主”进行打分,最后评选出最佳带货王。摊位设计和布置融合了美术设计学科,需要关注色彩搭配、线条构造,此过程渗透关于美的教育,提升了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搭建布置摊位和模拟买卖的劳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随机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强化学生的体育素养。

3.教学反思

中职英语在平时教学中缺少实践探索的机会,而项目式学习根据真实情景创设问题和项目,引入项目式学习有效弥补了这一空缺。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外体验地摊购物和课上模拟摆摊流露出极大的兴趣,这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同时项目式学习改善了中职英语课中难以融入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难题: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学会了发现美欣赏美,内化了优秀的劳动精神和品质,了解了正确的社会经济规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然而,在此次教学探索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上课模式感到陌生,不清楚要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任务;学生实操模拟摆摊的时间空间不足,影响学生展示成果的效果。

四、结语

在学科教学中推动五育融合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刚需。核心素养是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项目式学习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一项有效途径(齐婷,2018)。中职英语以项目式学习推动五育融合,一方面完善了中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习与社会实际运用之间构建联系,让学生不再觉得“学英语无用”;另一方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架构,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五育摊位中职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水果摊的主人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一个摊位富了一家人
母亲的摊位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