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过万亿,海淀站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2023-05-30 10:48赵磊陈乃禾李洪亚郭思岐
中关村 2023年2期
关键词:海淀海淀区中关村

赵磊 陈乃禾 李洪亚 郭思岐

对标“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的要求,站在新起点,海淀也将踏上全新的征途。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时光的刻度上留下奋斗者闪耀的足迹。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06.9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市辖区。综合实力历史性跃升的背后,是海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历史。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海淀正以更开放的胸怀,更高远的视野,布局、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冲刺新赛程,跑出“加速度”。

冲刺新赛程 跑出“加速度”

“争取早日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新年伊始,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光学研发中心总体设计工程师尹贻恒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新年愿望,而这也是中科科仪每一位奋战在研发、生产岗位上的技术人员的心声。

中科科仪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具备电子光学仪器及超高真空获得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在加速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科科仪真空技术研发中心分子泵机械设计工程师许鹏告诉记者:“身为一名研发人员,我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磁悬浮分子泵在细分行业的新产品开发、工艺验证和产业化支持方面展开,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能够促进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早日攻克“卡脖子”难题、早日实现国产化替代、早日推向市场……他们的“急切”中不仅包含着期盼,更展现出勇闯敢拼的状态,像他们这样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是海淀企业的工作常态,更是海淀创客们的常态。

招银国际经济学家、首席宏观策略师叶丙南认为,海淀GDP突破一万亿元,代表着海淀经济硬实力达到了一个有竞争力的水平,意味着对于北京市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

还记得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精彩绝伦的舞台视效吗?当“冰立方”缓缓被激光“雕刻”成奥运五环,一场由中国科技打造的中国式浪漫震撼了世界。

冰面、雪花、瀑布、中国结……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大量的演出创意,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90%以上面积的LED屏幕都由海淀企业利亚德集团提供,海淀科技为这场绝美盛会提供了硬核支撑,让去年的立春这一天格外难忘。

今年新春,利亚德在忙些什么?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癸卯兔年春节联欢晚会绝美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而利亚德为春晚提供视效显示产品及服务保障20余年不曾间断;应用AR虚拟特效、XR虚实融合制作、立体视频和三维菁彩声等新技术的兔年元宵晚会,利亚德也大显身手;历时三年建设的雄安商務服务中心正式全业态开业运营,利亚德依托LED小间距、MicroLED显示屏系统、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系统集成技术助力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2月4日,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利亚德向中国电影博物馆捐赠冬奥会开闭幕式LED显示屏及影视技术系统……2023年开年短短一个月,利亚德集团就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迅速“出圈”。

新年启新程,海淀区“两区”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记者从海淀区商务局了解到,2023年1月,海淀区新增项目数122个,占全市新增项目的两成以上;落地项目83个,预计投入资金约143亿元人民币;新增项目数及落地项目数位居全市第一。

锚定高质量,蓄势新引擎

“北京烟火气逐步恢复,北京进入复工复产加速期,此时,海淀GDP突破万亿,是海淀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注脚。”金融学博士、《极简经济学》作者常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淀GDP过万亿,源于海淀区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两大支柱产业实现逆势强劲增长,显示出海淀经济增长的强大韧性,意味着海淀依靠科技优势和技术优势锻造出了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奋楫扬帆正当时,笃行致远再出发。2023年一开局,海淀奋斗的蓝图就已展开,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海淀,正在蓄势新引擎。

1月10日,海淀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暨企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举行,22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这些项目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领域,同时海淀区将通过人才、空间、公租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全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年初,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的发布与陆续落实,向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释放出更多确定性——全力支持创新发展,为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了!”在采访中,不少企业都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撸起袖子继续拼!”是他们对好环境、好政策的回应。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DPU(数据专用处理器)芯片研发的领军企业,2022年底,中科驭数刚刚完成了第二代DPU芯片K2的流片和点亮,这是首颗国产DPU芯片,具有成本低、性能优、功耗小等优势。新年伊始,中科驭数的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正如火如荼,“新的一年,公司的重点工作将继续围绕着芯片进行研发迭代以及芯片的规模化量产。同时,我们也将在市场推广和生态建设方面进行发力。”中科驭数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罗梅告诉记者。

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海淀区谋划的新赛道也逐渐展露。年初,海淀区印发《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三年行动方案》立足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围绕海淀组团“两区一中心”功能定位全面升维发力,培育“三大主导产业新赛道”,集中力量实施“八大加速计划”,建立海淀组团与重点园区的联动合作机制,打造“1+1+N”联动开放格局。促进要素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发展,致力于在先进要素、创新能级和产值规模上实现增量突破,高标准建设海淀组团。

在数字智能新赛道,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强化集成电路、医药健康、先进通信、网络安全、自动驾驶、商业航天、区块链、元宇宙等产业“AI+”“+AI”发展及交叉融合创新;在科技服务新赛道,聚焦高端化、共享化、数字化、国际化,培育研发与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全周期服务、创业孵化服务、专业服务等;在未来产业新赛道,前瞻布局合成生物、量子科技、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梯队和增长点。

日前,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被认定为“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记者了解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是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全国性奖项,旨在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海淀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效益,为海淀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家科技型的制造业公司,我们对于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历年的研发投入平均达到营业收入的10%以上,公司研发人员近80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6%;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近200人,更是有80多名技术专家作为领军人才在行业相关学术组织及协会中担任职务。”四方股份副总裁郗沭阳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四方股份共获得授权专利700余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500余项,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340余项。

四方股份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为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例如石化、铁路、煤炭、冶金等)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4年,自成立以来一直扎根于海淀。“在四方股份的发展过程中,海淀区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以多项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成长。随着海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我们这些海淀企业更有信心发展前行,为海淀区的发展贡献力量。”郗沭阳说。

新的一年,海淀区也将加快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创新主体。锚定高质量,蓄势新引擎,海淀企业从中关村出发,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开局即决战,勇当排头兵

“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假期,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项目部没有打烊,“坚守施工一线的300余名建设者正争分夺秒、大干快干,用辛勤劳动来迎接新春的到来。”北京建工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项目经理崔巍语气坚定。他表示,项目在施工中不仅要抓进度,也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重安全、保质量,确保项目如期建成交付使用。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到海淀区调查研究。尹力在调研时强调,开局即决战,抓好一季度工作尤为重要。

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主会场项目工地塔吊林立,一派火热忙碌景象。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中关村展示中心、海淀公园、三山五园艺术中心等联动,形成多元化中關村论坛永久会址建筑群。尹力指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永久会址是论坛的主要承载地。要对标国际一流建设功能齐全的主会场,完善周边配套,打造中关村新地标。中关村论坛也要以此为契机扩容提质,提高国际化水平,越办越精彩。

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市领导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经济总量占全市1/4的海淀,既是对海淀经济发展的重视,更彰显了海淀在全市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显著。

高标准建好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意味着什么?按照“南有博鳌,北有中关村”的标准定位打造的主会场项目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定位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未来将成为全球创新创业者心中的“科技圣殿”和首都市民眼中的“科技会客厅”。

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创新单元更有活力,创新平台更加多元,创新成果更有效能,未来海淀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万亿级的城区必将带来“万亿级”的机遇,GDP破万亿,对海淀来说,不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更是新的历史起点。

大鹏凭风起,直上九万里。对标“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的要求,站在新起点,海淀也将踏上全新的征途,进入一条更高水平的全新赛程,海淀将继续深化落实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海淀海淀区中关村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