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评估的健康标准研究初探

2023-05-30 00:47孙维祎
中关村 2023年2期
关键词:全息老龄人口老龄化

孙维祎

一、研究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人口也不断增长。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做好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和政策指引,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信息公开规范,公开养老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指南、服务标准等信息。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制定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研究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考虑失能、失智、残疾等状况,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

(二)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常态标准依据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所有的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背景看,政策的制定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都需要相关标准与相关研究的支持,而这些实际研究才是产业服务标准和产业政策的依据。

(三)人口老龄化传统计算指标存在的问题

1.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个综合性概念。在研究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时,老龄化的判定标准成了首要问题。但上述这些标准大多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基础提出来的,忽略了人口的劳动能力和健康因素,最根本还是健康因素,健康水平决定劳动能力。以无视健康因素的年龄指标作为人口老龄化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并以此为标准的来制定法定退休年龄,尤其是配套养老政策、行业标准,就会因缺乏合理依据和参考标准而造成各项损失。

2.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以单一的年龄因素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只看到问题的表象,忽略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以老龄人口占比来评价一个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必然导致消极的老龄观。2018年国家14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中提出“积极老龄观教育。倡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积极做好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把广大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当作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当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广大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对老年人进行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广大老年人增强自爱意识。讲好老龄故事、传播老龄声音,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就需要重新提议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标准,尤其健康标准。

3.不符合社会的实际现状,老龄化不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

按上述标准,老龄化越严重,国家综合实力越低下才对,事实并非如此,从2019年全球老龄化国家排行榜看,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理应经济和健康指数都很低下才对,但事实却是:其人均寿命预期排名第一,人均GDP排名第24,健康指数排名第4。西班牙作为2019年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健康度高达92.75分,国民的预期寿命超80岁。

4. 影响医疗养老政策,造成有限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医疗养老政策都以老龄人为主,把大量资源浪费在健康的老人上,而不是合理配置在非健康群体上,形成有限资源得不到合理化运用。这也是为什么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各国纷纷开始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养老保险的政策依据正是根据单一的年龄标准来制定的。法定退休的年龄和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否加入健康指标,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认知,消极的社会老龄观和积极的社会老龄观均与此密切相关。

本研究的目的是重新定义人口老龄化的健康参考标准,找到老龄化评估的多元方法,实现老龄化的正确评估。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有:

1.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群体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

2.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3.老龄化的健康评估标准体系;

4.老龄化的健康评估标准的应用。

(三)老龄化评估的健康标准维度

根据中医健康的全息理论,人的健康由身心性三个方面构成,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身体问题大部分与情志(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如常发怒的人,肝火旺,久之会造成心理的伤害,如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魂不守舍等现象。而一个长期充满怨气的人,其脾胃功能肯定不会太好。健康标准是针对人而定的,对所有群体都有参考作用,也包括老年人群体,只是不同群体的比重在参考时可以灵活变化。

二、老龄化的重新定义

通过前期研究和大量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会大幅度提高。许多人年龄虽然已进入老龄人(根据现有的国际通用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健康老化或劳动力进入老化阶段,会懂得健康生活的老人,其健康程度、体质甚至超过许多年轻人,且他们的智慧平均水平均普遍高于年轻人。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拥有积极价值观的老年人对新生事物的吸纳能力高于具有消极价值观的年轻人。

定义:人口老龄化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入健康老化状态的老齡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10%,才可以定义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该定义的意义:

1.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健康水平的高低;

2.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的真实数量;

3.可以挖掘潜在的老龄人群体社会价值;

4.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养老政策的制定;

5.可以更加合理的指导养老资源的分配。

三、老龄化的健康标准体系

根据中医全息生命健康理论,一个健康的人包括三个方面:

1.健康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生活饮食习惯的差异,人体脏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2.健康的情体:情体,即情志,也是现代所说的心理,心理健康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名为“情志”,有五毒(怨、恨、恼、怒、烦)、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说。情体健康既受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情体健康也能反作用于身体健康。

3.健康的本性:表现为道德、智慧等,智慧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成熟的,故古人有40不惑,50知天命,60岁为一个甲子,相当于人生四季皆经历了,此时的智慧才达到顶峰。全息中医健康理论认为,道德本性健康。孔子曰:“朝闻道,夕可死”,足见以道德智慧为内容的健康有多重要。

一个全息的健康评价标准,离不开身心和内外环境的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健康指数也是多维度的,我国也应从环境健康、经济健康、人口健康等多方面齐头并进才能构建一个全息的“健康中国”,这也是古圣先贤们提出的“上医治国”的智慧与内涵。

四、老龄化评估的健康标准应用

(一)在政策参考方面的应用

根据该健康评估标准,在执行养老保险、养老用地规划、大健康产业标准时就有了参考,如养老保险就应将风险控制环节前移,以健康预防和疾病的健康管理為主,而不是医疗为主。以医疗为主,是事后救火,往往是杯水车薪。

(二)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

根据以上标准,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身心性健康的立体化培养,而不只是单一的某学科领域的培养。特别是当前正热门的健康管理师,而不是单一的会背点西医健康理论和熟悉流程那样简单,首先,一个合格的健康管理师本身必须是身心性健康达到一定标准;其次,具备完整的身心性生命全息健康认知;再次是掌握身心性健康全息评价的技术和具备基础的健康调理常识。

(三)在人才评价和社会道德引领方面的应用

通过该标准变化相应的指标占比就可以用于任何领域的人才评价了,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是身心性健康和谐的人。如,道德本性健康的评价指标就可以用于人的社会道德品行评价,借助大数据的辅助,实现人人“头顶三尺有神明”的社会正能量风气引领,让坏人无处可藏,好人变圣人。

(四)在老年人再就业方面的应用

通过老龄化的健康评估,还老年人一个价值公道,根据评估结果,实现智能推荐再就业,真正实现“老有所用”,把老龄社会的智慧价值发挥到极致,同时,通过评估,让符合条件的老龄化人群得到有效的照顾。

(五)在健康餐饮、健康运动领域的应用

通过老龄化的健康评估,引领社会相关餐饮和运动服务企业按符合健康标准的方向去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在根源上解决合理膳食、健康餐饮、健康运动,真正实现以健康预防为主。

(六)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应用

由于本标准是依据中医全息生命健康原理构建的,其本质是实现人体身心性的致中致和,即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

其延展应用可形成个体健康、群体健康、社会健康、生态环境健康等各类健康的评价指标。在应用过程中,既可以正确指导个体健康,也可以引领国家和社会治理结构向着合乎人天规律的方向发展,甚至可以演化成“健康中国”的评价指标之一。它可以引领各行各业市场需求、市场结构、供求关系和整个社会生产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合理的、符合人类健康的新产业、新行业,催生人类发展的新机遇,最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五、老龄化评估标准后续建议

(一)从国家层面尽快普及人口老龄化的新概念

从社会大众观念上进行教育普及,形成人口老龄化只是年龄的变化,而不是健康的老化,让社会大众形成积极的社会老龄观,客观正确地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二)将中医健康思维的健康评价体系上升到国家标准

由于目前主流的健康评价标准以西医健康模式评价为主,缺乏整体性和全息性,不能体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发展规律,只有在中医健康思维和中医整体生命观指导下的全息健康评价体系才能成为人类的真正健康标准评价体系,才能解决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根本问题——标准与方向。

(三)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评估标准及产业研究中心

各群体的评价标准细化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与相关的专业院校联合成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评估标准研究中心,一方面细化各群体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应用研究,尽快服务于社会。

(四)与各专业院校联合,加强各级健康评估人才的培养

在该标准下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对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要求更高、更全息,对于院校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要重构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考核体系。大量合格的健康评估人才和健康管理人才对于大健康产业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大健康产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中医健康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全息老龄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