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服务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3-05-30 18:13刘洋
中关村 2023年2期
关键词:二十大精神政治

刘洋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和重要工作遵循,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凝聚共识、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服务类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需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将二十大精神贯穿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服务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期服务类企业发展来说,行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必须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建党精神、斗争精神、新发展格局、钉钉子精神等,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激励员工提升自身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重要方法论,即“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将坚持人民至上放在首位。服务类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秉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的理念,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员工立足自身岗位,提高专业素养、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关心关注员工职业发展,积极“搭舞台”“铺宽路”,使员工能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身获得感、幸福感。

(三)引导青年做新时代建设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充分體现了对青年的重视和期望。服务类企业由于属于完全竞争的服务行业,具有生产经营任务重、压力大,员工比较年轻、流动性强、思想活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人力资源是服务类企业最根本、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服务类企业要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为党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企业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服务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求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为服务类企业发展提供正向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从思想层面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知水平。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发展面临压力,社会热点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碰撞交锋,越是在这种时刻,越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服务类企业要始终坚持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全过程,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给企业员工,体现出企业发展与国家、市、区战略的联系,引导员工与企业共同遵循规定和标准,使青年员工清楚自身使命,推动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二)提高劳动创造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第一”,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号召“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服务类企业员工是劳动主体,要将二十大报告中对劳动精神的弘扬和劳动价值的赞赏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与员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过程中,引导员工从内心深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服务类企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使员工认识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创新、进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人阶级优良传统,把劳动者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三)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在于通过文化建设来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服务类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与员工素质密不可分。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员工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道德修养,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融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深入讲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要积极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在企业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创造有利于服务类企业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构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服务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夯实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类企业要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企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功能,组织学习讨论,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干部员工深刻学习体悟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思想政治环境和氛围。服务类企业要明确加强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分配,确保工作渠道畅通,秉持尊重职工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引入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用正确舆论引领,用美好前景激励,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时代气息。

(二)紧扣时代脉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责。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平时、要在经常、重在融入,就好像是盐,单吃会咸,多吃会苦,需要和各种食材放在一起才能更好消化吸收,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在日常工作各方面、贯穿于全过程,注重方法、讲究艺术,做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以情动人,以润物无声的工作达到掷地有声的效果。在对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服务类企业要将宏观的“大背景”与鲜活的“小切入”相结合,生动具体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定期围绕国家政策部署、国内外热点敏感问题、企业发展中心工作,开展青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及时了解思想变化,未雨绸缪、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以政治学习代替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青年员工将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地提高青年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既要把道理讲清楚,又要能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将解决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青年员工的特点,服务类企业可以组织生日祝福活动及服务技能比赛等,在活动中提升青年员工的爱企爱岗精神和服务管理水平。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服务类企业可以成立青年突击队,选拔优秀青年员工担当重任,使青年员工在奋斗中磨练意志品格,收获战斗友谊和宝贵经历,激发青年员工奋斗正当时,立足岗位,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类企业还应以“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为抓手,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组织劳动保护、健康体检等,针对困难员工开展帮扶,让职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四)坚持守正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要适应时代变化和时代需求,就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以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教育形式,使职工能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中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要丰富阵地渠道,既要大力打造宣传墙、宣傳栏、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有形化思想工作阵地,又要积极拓展网络阵地,利用短视频、微电影、网络平台等进行理论宣讲,在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运用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新媒体视觉优势融合起来,坚持做到让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达一线、到现场,做到随时随地帮助员工解思想之惑、精神之忧、文化之渴、心理之压。服务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真心实意,带着深厚的感情,像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人、体贴人,按照青年员工的年龄特征,文化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红歌会、红色家书传诵、演讲比赛、摄影比赛等多形式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作者单位:北京金龙潭御瑞酒店)

猜你喜欢
二十大精神政治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