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地区多民族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2023-05-30 21:52周航马舒琪孙朝阳
中关村 2023年2期
关键词:卓尼县交融藏族

周航 马舒琪 孙朝阳

一、引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从未中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同构成,且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关系。本文通过对甘南地区多民族村落这样的多民族人居共同体来探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

自人类发展以来,衣食住行便是與人类息息相关,尤其是居住的空间——人类村落的雏形,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着历史的变迁,各村落之间在历史长河中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少数民族村落的居住空间,蕴含着人类对于少数民族生活习性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甘南地区村落现状

因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村落大多选择了依山而建,形成背山面水的选址理念。通过对各个村落的调查发现,在青藏高原的村落中,单体建筑在整个村落设计中形成了阶梯式结构,将部分狭小的空间通过悬空的栈道合理利用,充分顺应了山体优势从而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极大地节省了建筑用地。在长期的相处中,各民族之间的建筑出现相融趋势,虽然该地区是以藏族为主要民族,但在实际考察中发现,藏族这一强势的文化并没有拒绝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入,正是在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中,反而形成了一种基于差异共生的混融文化体系——尽管不同民族彼此之间生活习惯不同,并在语言、服饰、习惯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不断地交流中却能融入其中,使得各民族之间共同生活的村民有了包容你我的认同机理,从而形成“民族互嵌型社区”的雏形,在居住方面实现“共生”概念。

三、公共空间探究

(一)社会空间层面

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也成为值得思考的内容,也是今天我们要着重研究的主题——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变成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客观结果。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资料显示,新旧多民族国家因人口流动引起民族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族际矛盾日益凸显,因文化互斥与冲突造成的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正在被消解,从而进一步形成社会裂解性因素。西方国家对于多民族之间的相处解决方式,不仅造成少数民族亚裔文化的同化,还导致了反种族歧视的抗争运动此起彼伏;相较于此,中国作为历史性最为悠久的国家,在对待多民族的问题上显得更加合理。费孝通先生在阐述民族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多元”是指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地方和民间文化小传统,而“一体”表明中国又有一个为大家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面对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工作中的优先性、方向性、纲领性,反映了当前我国实现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现实需求,“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意图就是要让各民族形成具有集体认同意义的情感结构,在文化交融中形成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和谐的族际关系,在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精神空间层面

在对卓尼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地区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关系,相互独立与相互滋养。回族与藏族作为该地区人数相对最多的民族群体,比如回族有着做生意的天赋,所以回族的人会经常到藏族地区做生意,在获得经济的同时为藏族地区的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用品以及新鲜有趣的东西,而藏族的牧民每到秋天畜牧出栏的时候,他们会把牛羊卖给回族,回族人负责屠宰牛羊,在面对不同信仰所产生的问题矛盾时,通过各民族之间相互的沟通交流,也能够及时化解,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关系。我们所熟知的文化传播,是通过人的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传递,文化传播的结果在于文化涵化和文化认同,在不同文化传入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中,并不一定能做到文化被对方完全接受,也不能强制要求对方接受外来文化,但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在文化交融中实现接受自身需要的外来文化,认同不被自身接受的外来文化对该民族的意义。不同民族间的信仰不同,例如甘南地区关于藏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信仰问题,以卓尼县为例,在那儿居住的汉族居民普遍信仰汉传佛教、龙神、城隍等民间相传的天地神仙,可以说民族信仰是汉族居民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当地的藏族居民,普遍信仰的是藏传佛教,部分地区还会信仰苯教留存,为了满足不同民族之间信仰的不同,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两种民族提供了交流场所,在特定机会的提供下,使得这两种民族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在文化信仰祭祀和崇拜的仪式中,融入了藏族的山神及神山,在汉传佛教中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藏传佛教要素,体现了特殊的文化融合。在长期的相处中,不同民族之间也形成了传统仪式上的互动,众所周知民族仪式与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汉族的居民在传统的宗教活动中有磕头、跪拜、许愿等仪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对宗教信仰的尊敬和顺从,但其实磕头的方式最早是藏传佛教信众最为虔诚的礼佛方式之一,我们所熟知的部分汉族居民也有磕长头、朝拜藏寺的习俗,在对民族仪式的互动过程中,使得藏族人民加强了对汉族人民文化的认同,民族仪式的互动,对于增强同一民族的内部认同,以及促进各民族治安相互认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居住空间层面——以传统建筑的转型为例

对于卓尼县的藏式建筑,主要特点包括墙体收分、布局、柱承重、墙柱承重、平顶几个方面。而墙体从夯地基开始便是分为块石砌筑墙体、泥土夯筑墙体、土坯砖砌墙体,伴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收分,使得墙体呈内倾的感觉,但是墙内仍然保持着与地面的垂直,这已经成为卓尼县藏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布局方面虽有不同,但是在承重方面多是以柱承重为主,在门、窗、檐和顶部位置的装饰,以及柱、梁、壁、天棚中的内装饰,都展现了卓尼藏式木工延续了千百年来对于色彩的追求以及构造的意图。这些呈现给世人的建筑,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历史故事,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所发生的改变,是卓尼县形成互嵌型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卓尼县,有一种建筑叫做苫子房,这是一种贴近汉族建筑风格的房子,与汉族的四合院结构极为相似,最大的特点是:中间主房高,两边低,上方位于院子正中,两边对称有辅助用房和卧室,外围是由夯土版筑而成的墙体,内部由木框架承重。卓尼县的藏式古建筑是气势恢宏、富麗堂皇的,而这样的苫子房结合了汉族的建筑特点,小而精、实用性强、与自然风俗更加协调。

通过调查发现,卓尼汉藏两族人民经历了接触、交往、交融的漫长过程,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当地民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藏式建筑虽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向苫子房演进,但仍然保留了自身的空间以及外部形态。藏族文化作为卓尼一种强势文化,但它并没有拒绝汉族文化的融入,反而选择了包容并吸收其中的优秀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良好的改变,也使得建筑形式发生改变,例如对称样式的产生,以及建筑屋面所出现的复杂密排出挑的檐橼。与藏族传统的土碉房相比,苫子房的建筑形式出现虽不如土碉房一样具有牧区特色,但功能区分明显,极大地体现出了与汉族长期交融产生的结果。

四、优化策略

(一)统一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对于聚落的改造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地文化的本质和涵养,通过不断地发掘,最终结合现状实现合理的打造,让聚落在得到保护的同时顺应自然的发展。 以甘南地区多民族之间的相处为例来面对民族发展的问题,可以确定,在未来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中,我们应当更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充分以居民视角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层人群对于生活的需求,从而使不同社会文化方面的少数民族产生良好的聚落空间,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承载非物质文化,达到一个相对良好的物质空间。

(二)构建“多民族互嵌型社区”

多民族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建设“多民族互嵌型社区”。多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助推器,互嵌型社区并不是简单的杂居和混居,而是通过各民族之间相互依托,达到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一个彼此依赖的利益和情感的共同体,各民族在这个社区的大家庭中,形成分布上交错杂居、日常生活里守望相助、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感情上互信互爱的民族大团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卓尼县建筑的发展体现出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借助传统节日营造节庆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融合,通过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大家所熟知的语言,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爱对各民族本身的宣传中,也化解了各民族之间彼此因为了解不足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社会局面。通过相互理解与互动,在不同文化主题的基础上承认文化多样性,在接受文化差异性的情况下实现相互尊重。根据目前的相关资料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经济、文化等不同形式的互动,能够使得不同民族之间加强对自身民族的内部认同感,也能够加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增强了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互相认同。

五、结语

在甘南地区当下的背景,建设多民族互嵌型社区其深层意涵在于通过构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集体认同结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社会基础。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和睦,前提就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大群体由不同的少数民族个体组成,个体彼此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在不断发展中的实践证明,个体有共同的利益取向才会为整体共同努力。互嵌型社区意图打造一个利益取向高度凝聚的公共空间,促进多民族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212026146])。

猜你喜欢
卓尼县交融藏族
The Light Inside
真美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