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视角下的自我感动

2023-05-30 13:05李雪雯
今古文创 2023年1期
关键词:叶芝

【摘要】《当你老了》是英语诗人叶芝所创作的著名诗篇,传统解读大都认为该诗表现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伟大爱情,但在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并结合叶芝本人的生平经历与叙事学理论对该作进行剖析之后,诗中便会流露出包括自恋与怨恨的多种复杂感情,而这种感情特征与诗歌本身所具有的男性本位立场也同样分不开关系。

【关键词】叶芝;《当你老了》;男性凝视;茅德·冈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1-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1.011

作为英语世界第一流的诗人叶芝最广为人知的诗作之一,《当你老了》创作于1891年10月①;同叶芝所写的大多数情诗一样,此诗亦是献给他一生都求而不得的缪斯女神茅德·冈②的。

叶芝与茅德·冈相识于1889年1月30日,两人经由爱尔兰独立运动领导人约翰·欧利瑞的引荐相识,叶芝对茅德一见钟情。

然而不幸的是,尽管做了许多努力,叶芝对茅德的爱恋也始终是一种单向的痴迷,其对于茅德的求婚数次遭拒,即便是在茅德婚姻不幸,同丈夫分居、寡居之时也不曾成功,在叶芝死后,茅德甚至拒绝出席叶芝的葬礼。

在有关《当你老了》一诗的研究中,主流研究思路是从文本出发,结合叶芝的情感经历论述该诗有关美与爱的塑造,大都倾向于认为诗中表达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真挚且纯粹的爱情,对于诗人在这场苦恋中所受的折磨深感不忍。然而此诗实际上流露的情感十分复杂,洋溢着自我感动与自恋的色彩,在叙述上也有着鲜明的男权痕迹。因此,尽管此诗在审美上极具价值,但它打动不了诗人所痴恋的女革命者,似乎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一、诗歌语言间的自我感动

在诗歌的第一节中,诗人开门见山地为读者勾勒了一副想象中的老年画面,通过强调“grey”“full of sleep”和“nodding by the fire”一类的细节刻画了自己所爱的女人衰老之后孤独而迟缓的疲惫状态,残忍地要求当时才不过25岁的茅德想象自己暮年时分的衰颓时光。而在这两个描述性的句子之后,诗人更进一步地幻想自己那因时光憔悴的,曾经的“女神”取出了自己的诗歌并“slowly read”。此处的“slowly”是修饰“read”的形容词,然而这阅读的状态到底为何会显得缓慢,诗人没有明说。

或许,此处的缓慢是一种双关:一面是指人衰老后,智力与体能全都下降,进而导致不自主的“迟缓”;而另一面却是诗人对诗中人的一种要求,他需要自己的意中人缓慢地阅读他的诗歌,甚至暗含享受的意味。在此,诗人不仅认为阅读自己的诗歌会让诗中人感到享受,同时自身也享受那能让诗中人深切体会自己伟大且真挚的爱情并反思其拒绝行径的阅读过程。

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采取对比的手法,区分了针对青春肉体的肤浅之爱与针对灵魂的高洁之爱,同时强调了自己对诗中人那已经过去了的爱慕③,正是那针对“pilgrim soul”乃至于“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的高洁之爱。

可有趣之处在于,尽管诗人认为自己所爱的是诗中人“朝圣者的灵魂”,但他在描述自己对茅德的印象时却又写:“我从未想过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如此之美,它属于名画、诗歌、传说和往昔。”“我对你说过我多么爱慕茅德·冈小姐吗?她将会使许多人改变立场,皈依她的政治信仰。即使她说地球是扁的,我也会因为是她的同党而感到自豪。” ④

由此可见,诗人本人对茅德的爱其实也诞生于茅德的青春美貌,而这一点在本诗中着重体现于其对“衰老”的定义方式上:诗人遵循了传统的模式,以肉体而非灵魂的状态判断老年。而且事实上就连诗人在诗中自陈的,针对诗中人灵魂的爱慕本身其实也有待商榷,因为诗人同茅德的政治立场素来便不相同。

茅德是坚定的革命者,而叶芝反对暴力革命,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茅德对政治的激情与追求损害了她的美⑤,甚至直接说过如“我渐渐恨起她的政治活动,那是我唯一可见的情敌”一类的话语。其对茅德热衷政治的态度的批评甚至让他在之后的诗歌中将茅德比作特洛伊的海伦,认为其美丽具有强大的暴力与破坏性,因此诗中“pilgrim soul”的形容绝不仅仅是在强调诗人本人的爱意更加高洁。“-grim”这一词根在诗中需要重读,同时具有坚定严肃与冷酷无情两重含义,既可以指茅德对革命的坚定与热衷,也可以指其对诗人的拒绝十分残酷。所以,诗人在此强调诗中人“朝圣者的灵魂”,在歌咏之外其实暗含嘲讽之意,旨在批评自己意中人的冷酷无情。

随后,诗歌来到第三节,诗人在此直接描绘了爱情逃离诗中人的一幕(how Love fled),“Love”一词在此节中大写,应被解读为“爱神”。诗人婉转地对诗中人表态,暗示其对于自己的拒绝正是其只能孤独终老的原因。他在此节中以爱神自比,安排自己的化身上升到远山之上、群星之中(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遥远地隐没在诗中人可望却不可及的角落深处。这样的上升是一种逃离,同时也是自上而下的俯瞰、遥望。诗人许诺给自己上升,如同许诺自己的灵魂升华——这是对其纯洁之爱的回报,而曾经为他所爱的女人却得留在地上,留在衰朽的肉身中忍受孤苦的老年,一邊反思自己拒绝诗人的过失,一边被诗人的化身高高在上地观赏、审视,这样的安排中存在着诗人自己都不曾注意的刻薄,隐含着讽刺的意味,更显示了诗人将自己抬高的自恋情结与他认为自身爱意无比珍贵的自我感动。

二、男权视角下叙述方式的选择

《当你老了》一诗在叙述方式上独具特色,着重体现在其采取了第二人称与全知视角这两点上。如果说细读诗歌文本能够让读者窥见诗人在创作时的复杂情绪,那么详细阐释此诗在叙述上的特点就更有助于人们理解诗中暗含的男权视角。

按照叙事学的理论,第二人称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使“叙述接受者”与“被述者”合二为一,不再同传统模式一样处于分离状态;这样的叙事手段会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联想到自身的具体经历而不由自主地全盘接受诗人的叙述与感情。

此处可以举一个例证,即诗歌第二节中诗人所描述的画面:在被述者青春欢畅时,环绕着她的全都是只爱她色相的庸碌之人,唯詩人的情感才真挚有力。在第二人称的作用之下,读者往往会受到诗人的蛊惑并进而与诗人共情,却忘记了这副场景其实只由诗人的想象勾勒,此处的叙述者只有诗人一个,而其叙述也未必真实可靠。

这样的叙事手法是本诗的艺术特色,但同时也潜藏着陷阱:诗人借此得到了按照自己的想法胡乱涂抹、扭曲现实的能力,而后这种能力与诗人全知的视角彼此结合,于是诗中那被吟诵的女子就悄无声息地失去了自陈的权利。她成了一个被审视的对象,不再拥有自己的话语、力量或观点,样貌完全由诗人自作主张地进行建构,而真实想法却完全无法为读者得知。

艾德里安娜·里奇(Adrienne Rich)曾写:“还有所有那些由男人所写的关乎女人的诗歌:男人写诗,而女人频频栖居其间,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假定。那些诗中的女人几乎总是美丽的,却又同时受到失去美貌与青春的威胁——那是比死亡都更糟的命运。又或者她们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早死去,就好像露西⑥或者莱诺尔⑦。又或者像是茅德·冈一样,因为残酷而被灾难性地误读,由于拒绝成为诗人奢侈的附属物而受到诗歌的谴责。” ⑧

在男权视角之下,女性永远处于被描述的地位,自身的话语与叙述会受到剥夺。诗人通过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结合全知视角,将自己放置在了一个纯粹注视者的位置,并借此成为“看者”。他自上而下地审视现实中拒绝自己的女子青春不再后衰朽孤独的模样和因为拒绝自己而呈现出的悔恨懊恼,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塑造诗中人的形象,实际上只是在单方面倾泻自己的感受同情绪。现实中独立而坚强的茅德在此诗中被降格为了一个无法辨识真爱与肤浅之爱的浅薄女子,是需要靠着诗人的爱获得拯救的被动对象。在这样的叙述中“他”获得了抬高,而“她”则被弱化。如果说诗人或爱神那隐没在群星之后的脸孔是此诗中高高在上的命运主宰,那么同样被隐没了的诗中人的形象就全然是一团模糊的影子与绝对的客体,从头到尾都没能获得发声的机会与可靠的叙述。

在此诗的第二节中,诗人用“one man”这一短语形容自己,这或许亦是其对现实中茅德的回应⑨。在诗歌的建构中,诗人颠倒、改写了现实的情况,借助细腻入微的话语将自己上升成了强者,以一种纯男性的视角审视那“不知好歹”拒绝他的女人,发泄自己的复杂情绪以求得虚空中的补偿,并自上而下地规劝、教导着要对方接受自己的爱情。

三、叶芝对龙萨同名诗歌的借鉴与变异

《当你老了》并非一首凭空创造的诗歌,其在主旨、场景与表达上均有借鉴法国诗人龙萨三百年前创作的同名诗作,两位诗人均通过畅想自己爱而不得的意中人年老色衰之时的懊悔抒情达意,却又在具体的旨趣上有所不同。

龙萨是法国“七星诗社”的代表人物,尤以爱情诗著名,《当你老了》是其广为流传的组诗《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中的一首,着重表达了其被拒绝的苦痛和文艺复兴时特有的对俗世生活的赞颂。

与龙萨的诗歌相比,叶芝的《当你老了》在语言上更为婉转、蕴藉,情感表达也更曲折——至少他并未直接在诗中赞颂自己的诗名。然而这种曲折的表达并非是因其对诗中人的爱慕更为真诚,反倒是其自我感动的鲜明体现。

不同于龙萨诗歌中即便到了垂暮之年也仍具有活力,能够在夜间纺纱、主动欢唱且有女仆陪伴的埃莱娜,叶芝诗中的茅德全然是一个被动而迟缓的孤独老妇,不论肉体还是思维均已步入暮年黄昏,甚至连其对自己青春的追忆也需要依靠诗人所写的诗歌才能触发。这样消极而负面的老年形象并非是因为诗人对老年的认识不深、印象刻板,反而是其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作祟。写下此诗的诗人并不像他自己描绘的那样是一个诚挚的“爱者”,反而是一个饱尝拒绝之苦、心怀怨怼与不甘的男人,因此这垂暮的老年是诗人对拒绝了他的女人的一种贬损与惩罚⑩,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告慰。通过这种惩罚他恢复了自己的男性特权,也奠定了其自我感动的基础。

四、结语

尽管一直以来的研究观点都倾向认为叶芝在《当你老了》中所写的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爱,然而这实质上是一种误读。诗人在此诗中所用的“爱”均为“loved”这一完成时态;在诗歌的第二节中更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爱过”,只因为诗中那暮年的女子其实已经为所有的爱情所弃——针对其容颜的爱因为其衰老离去,而针对其灵魂的爱亦因其拒绝离去。所以,此诗呈现的其实并非什么特别的永恒之爱,而只是诗人心中不满与怨怼的集中体现。可是即便如此,诗人也还是要去凸显自己与其他那些只追逐容貌的肤浅大众?的不同,并认为自己的爱意独一无二、特殊无比,正是因为在诗歌语言的唯美矫饰和叙述陷阱的遮掩之下,潜藏着的是诗人本人的自恋情结与自我感动。

不同于让自己在诗中死去、安眠于爱神木下的龙萨,叶芝许诺给自己化身的安排是一种救赎式的上升,他解脱了自己,抛弃了俗世爱情的痛苦,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因为意中人的冷酷而失意远走,却又始终深情隐忍的温和形象。这形象由他的自恋情结与自我感动的倾向而生,并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反过来重新打动了诗人自己。

在叶芝《当你老了》中,读者看不见龙萨对俗世生活深切的追求和殷殷敦促,却只能看见叶芝对自身及其意中人形象的塑造与涂抹,叶芝其实并不曾真正将诗中人放在与自己等同的位置上加以叙述。这首诗中视角是纯男性的,而诗人本人也受困于自己复杂而强烈的种种情绪,并未能真正看清或理解茅德。这样互不理解的悲剧是诗人的不幸,也是男女尚不平等的年代里无可开解的悲剧。

注释:

①叶芝曾于1891年8月3日向茅德求婚,《当你老了》作于其求婚被拒仅两个月后。

②茅德是一位驻爱尔兰的英军上尉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美丽的女演员和都柏林上流社会的宠儿,但她同情爱尔兰底层人民所受到的压迫与剥削,毅然背叛了自己的出身并投身于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浪潮当中,始终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与革命者。

③在第二節诗歌当中,诗人所使用的“爱”均为完成时的“loved”。

④使得叶芝受到茅德吸引的是茅德外在的美貌而非性格,而叶芝对茅德性格的初始印象也并不太好,他自认在茅德身上察觉了某些坚硬到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东西,并称此为“Latin in a bad sense” 。

⑤这解释了为何诗人在形容诗中人脸上的痛苦时使用的是变化中的changing而不是完成时的changed,诗人要求诗中人进行反思,不惜使用‘痛苦来形容其变化中的面孔,个中原因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衰老。

⑥华兹华斯所写露西组诗中的早逝少女。

⑦埃德加·爱伦坡诗中的早逝少女。

⑧Adrienne Rich,1979.On Lies,Secrets,and Silence:

Selected Prose 1966-1978.New York:Norton,1980:

47-48。

⑨茅德一直认为叶芝缺乏男子气概,称其“是个像女人一样的男人”。

⑩认为女性的价值在于青春和外在的美貌,而剥离这些便会贬损女性的价值并构成对女性的惩罚与伤害,这同样也是男权思维的一种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在诗中被贬斥为虚假的爱意其实全是诗人的主观想象,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读者其实不得而知,而诗人直接臆断除自己以外的全部追求者都是只贪恋诗中人青春的肤浅之人,赌咒般强调自己的特殊与真诚,其间不仅隐含了诗人本人难以割舍的自恋情结,更隐含了其对诗中人拒绝自己的隐晦恶意。

参考文献:

[1]Joseph M.Hasset,W.B.Yeats and the Mu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2]李青,徐萍.爱的孤傲与深沉——同名诗《当你老了》的比较与研究[J].英语广场,2019,(09):51-53.

[3]高瑾.老年、艺术与政治:《当你老了》与爱的逃离[J].社会科学文摘,2019,(04):112-114.

[4]张少茹.潜伏的痴恋者——再读《当你老了》[J].名作欣赏,2018,(08):114-115.

[5]李静.玫瑰园里永生的凤凰——叶芝诗歌里的毛德·冈形象[J].外语研究,2015,(04):89-93.

[6]黄薇.《当你老了》:打动全世界除了“你”[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5,(06):90-92.

[7]何姗,左玲.女神或女奴——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当你老了》[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487-488.

[8]温碧武.《当你老了》一诗所流露出的怨恨[J].文学教育(上),2007,(04):110-111.

[9]李小均.诗人不幸诗名幸——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的张力美[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4):19-21+29.

[10]Curtis Bradford.YEATS AND MAUD GONNE[J].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1962,(03):452-474.

作者简介:

李雪雯,女,安徽滁州人,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叶芝
叶芝:天才把诗写给爱意和深情
远离你,成全你
远离你,成全你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
矛盾交织的爱尔兰歌者——论叶芝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