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思考

2023-06-06 10:20蒲侠
求知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

摘 要: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及感悟,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对项目式教学法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及鼓励,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文章从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法

作者简介:蒲侠(1980—),男,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二中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一些操作、探究,很适合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基于此,教师需要提高对该方法的重视程度。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是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是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进行学习、探究的前提。项目式教学法虽然与其他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教学原则方面还是有共通之处的。在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项目任务发散性原则

项目式教学法的核心为项目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项目任务,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在完成任务后,学生通常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较特殊,涉及较多的内容,那么,在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发散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确保所提出的任务符合最近发展区理念,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1]。如此才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调动起来,使项目式教学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相应的核心素养,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内容设计指导性原则

内容设计指导性原则是项目式教学可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保证學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基础条件。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2]。首先,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教师需要确保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兴趣比较强,积极性比较高,从而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并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尽可能简化内容,以免相关内容太过复杂,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设计教学目标及项目任务时,教师需要确保其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三)学习成果实用性原则

项目成果实用性原则是项目式教学的根本原则,一个学习项目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结束了,反之,这是学生进行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始。在利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转化,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在复盘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完成项目式教学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反思,从不同角度分析及研究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其更好地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活动[3]。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将内容主题当作核心

内容主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能否掌握核心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在设计学习主题时,需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只有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的学习主题,才可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和思考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设计项目式教学活动的主题。

1.使学习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将相关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学习主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4]。

例如,在进行“走进数据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学习主题。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主题时,可以融入关于运动手环的应用和开发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数据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及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同时,在学生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相关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主动基于教学内容对信息社会进行观察及思考,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2.设计学习主题时需要结合社会热点

将社会热点话题与项目式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探究思考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5]。

例如,在教学“走进数据分析”一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涉及哪些领域,然后鼓励学生想一想哪些社会话题与所学的知识有关,最后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分析及研究。就“走进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而言,教师可以引入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的相关话题,让学生基于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及研究,感受数据分析的价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Python程序的相关知识,搜集各类疫苗信息,在学生获得相关数据后,引导其将自己搜集到的数据与当地各类疫苗的普及和接种情况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及价值。

3.設计学习主题时以课程专业技术为依据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内容新颖、技术与时俱进的特征,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引入一些先进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融入有关人脸识别的内容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接受较为前沿的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AI开放平台,引导学生对生物识别功能模块进行深入探究,引入图像对比技术,使生物识别功能的识别效果得到提升。在学生完成设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这些内容开发接下来的学习项目。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相关知识,可以认识到相关内容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及质量,使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学习支架为依托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学习支架为依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及感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将学习支架当作依托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运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引导,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以“我们身边的数据”的课程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数据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在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采集和分析信息,使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设计的主题活动可以是“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在实施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究及学习。考虑到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分为四个课时,并在不同的课时设计不同的项目任务。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提出项目研究的旅行目的地和明确数据采集的方法及途径。在学生进行学习支架搭建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比如:一份旅行计划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哪部分内容最关键?旅行计划的设计特色是什么?旅行计划的初衷是什么?基于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学习。在第三课时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操性的项目,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初步评价。在第四课时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有的内容利用起来,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完成相关项目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基于教师的引导对项目进行分析及研究,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以多元化教学评价为导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所以教师在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什么?阶段性学习成果是什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依据是什么?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反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以此构建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将moodle、Claroline等软件平台利用起来,借助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及记录的功能,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这些教学评价,对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复盘,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完善项目式学习的流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查漏补缺。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应用项目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分析和研究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但是,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将其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以内容主题为核心,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需要以学习支架为依托,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需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可以基于教学评价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许仕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48):109-110.

吴秋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23-24.

余琼.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3):52-53.

魏培李.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互动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183,185.

孙永琴.项目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8):214-216.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商业插画项目式教学法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