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2023-06-07 23:38许豹
文理导航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许豹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学习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文言文知识,了解文言文的字词和语法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文化学习感受,充分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為了真正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优势和价值。

一、核心素质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分析

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较为重要,通过教学引导能够深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和词汇分析,能够积累更多的文言文知识,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知识较为浅显,进入初中后难度有较大的提升,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内容,其中初中文言文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文言是古代人民的书面汉语,古人在书写文章时较为讲究用字的精简性,完成炼字炼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初中文言文文章,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促使学生的文言语言应用更加规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文言文教学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具体的文言文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具体的文言文翻译字词和语段进行判断和分析,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且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大部分初中生的思维较活跃,对文言文文章的问题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部分文言文的文章文化内涵较为深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个人情感导向。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为了真正促进学生个人学习水平的提升,教师需要通过文章中的语言词汇、结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进行综合分析,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得到了充分重视,虽然大部分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技巧,但是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引导,文言文的教学不仅需要以围绕基本的知识翻译为主,还需要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对词汇的深刻含义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在文言文文章基本认知的基础上,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将翻译落实到具体的句子和词汇,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字词进行记忆。但大部分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较为浅显,无法深化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缺乏深刻的影响,导致文言文教学有着较强的局限性,无法帮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无法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魅力,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言文的学习能力,无法真正发挥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内涵。

(二)教学内容缺乏深刻性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引导性不强,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主观教育,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不仅缺乏深刻的教学目标,还无法真正深化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学习较为浅显,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语文考试,并没有着眼于学生的自身成长及长远发展。在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情,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具体的引导,学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不需要综合设计,知识围绕文章进行翻译,这种教学内容的设置无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降低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只是要求学生完成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对文章进行翻译和总结,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较为浅显,缺乏深刻性和有

效性。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由于初中的文化课程较为丰富,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只需要记忆,往往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文言文学习中,认为文言文学习的整体难度较大,且内容枯燥乏味,无法真正引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深刻认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教师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指标,往往对学生个人引导教学的力度不大,大部分教学活动主要是根据主观臆断完成,无法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素养,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性的教学方式探究,往往没有根据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设计,大部分教学活动缺乏深刻性,没有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计划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对学生的课堂引导缺少深刻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努力发展其核心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学积累,由于文言文学习有着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文言文阅读起来生涩难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教学和引导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教师以自身的优秀综合素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在开展具体的文言文文章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文言文文章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备课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构想和设计,帮助学生以最优的路径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里,学生可以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由教师补充,以此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通过部分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结合相关山水图画,引起学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情感,感受到作者对大好山河的热爱,留恋于山水。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要求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

(二)充分把握文章诵读,深入感受文言文的文化魅力

在实际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文言文的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又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困扰,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困扰,循序渐进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通过阅读的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逻辑性和文学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文学思维,感受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和人文内涵。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文言文文章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不仅要求对文言文文章的大致意思进行理解,完成重点词汇的翻译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深刻情感,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深刻有效。因此,在文言文的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配乐范读,以亲身示范近距离带动学生的阅读体验,再听名家范读、自己悟读、同学间竞读,在分析文言文内容时随读,让诵读声響起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动画,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体验后再选择三个同学进行诵读,设置世外桃源的背景图片,增加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作者见到桃花源时的情感和状态,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完善知识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大部分文言文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自主完成文言文翻译,但是不具备自主辨别能力,无法做到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深学生对学习文言知识的认识,要学生积累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言文文章为古人所写,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的文字释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文言文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感受文言文的美,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度学习。思维的碰撞往往能带来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整理,需要总结自身的思考记录下来,再向教师询问,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促进学生整合能力的提升。初中文言文文章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知识点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和关注知识的相互关联,逐渐形成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在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积累之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针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字词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生欣赏和品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初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言文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是否能自主完成文言文的作者情感分析,为此,教师可以适当把握文言文课堂教学速度,让学生逐步爱上文言文学习,深入感受文言文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观学习感受,适当引导学生品鉴和欣赏文言文文章。感受到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其他的文言文资源,把握国学的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对部分课外文言文进行欣赏和品鉴,在拓展延伸的基础上厚积薄发,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自信,进而激发出内驱力,这样一来,经过大量文言文的熏陶学生会从内心激发出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在这种热情的驱动下自主完成文言文的知识分析,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针对《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句子进行深入的品读和鉴赏,能够明确文言文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促使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认知更加深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立足学情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累文言文知识并能够用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重诵读、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体会文言文的魅力,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苗盼盼.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9(6):39-41.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