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06-07 06:58陈安心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陈安心

【摘要】探究合作法指的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数学难题的方式,与此同时,通过这一方式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群体凝聚力以及协作能力.在应用探究合作法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高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且讨论出学习的重难点,与自主学习相对比而言,探究合作法可以明显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对探究合作法进行良好应用,对于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以及质量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合作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探究合作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横空出世,现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当中.探究合作法主要强调教师要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切实带动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共同探索解决教材当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将探究合作法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更好地整理知识框架,学习知识点内容,也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提供支持.鉴于此,本文就对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与探究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与借鉴.

1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中的探究式合作法主要指的是在互相协作以及合作的过程当中对数学问题进行解析、探索与沟通交流,以此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创新需要从教案以及课件等等多个方面进行革新,保证在数学知识点明了清晰的基础上利用各类公式与案例开展教学活动,营造极为优质的学习氛围.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相对较多,高中学生在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探究式合作法进行运用,将自身的学习自主性更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打开解题思路,提升思辨解析能力,形成数学思维,进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

2 数学课程教学中探究合作法运用的突出问题

2.1 模式单一化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探究合作法的实施在以往出现了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通常为提出问题,或者是围绕课程内容布置任务,学生小组探究讨论,统一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此种方式能够起到锻炼能力,促使高中学生自主认知与学习的目的,但是长期采取相同的模式,高中学生即使一开始充满积极性,也会因缺少新鲜感而丧失兴趣,从而致使探究合作内在动力不足,自然会对此种教育方式的应用成效造成影响.探究合作法运用缺少与其他教育方式结合与联系,形式不够多样,也无法做到灵活变动.除此之外,探究式合作法应用缺少层次性以及梯度性,分组不够合理,致使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参与需求与无法发挥促进作用.探究合作法自身存在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自然会致使无法达成运用目标.

2.2 过于随意

新阶段要求数学教育在引导学生认知以外,将着力点放在能力发展,使其具备与教育相关的核心能力,并且在学习中形成必备品质.探究式合作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既可以培养与训练多种能力,又可以使其形成合作精神,有助于课程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探究式合作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较广,但是从应用整体成效来看,低效问题突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于随意,缺少对探究式合作的探究.这样的探究式合作既浪费时间,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严重违背应用此种教育方法的初衷.数学教学课堂中不论有无必要,为了可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以及互动性,滥用探究合作法.长此以往,学生探究合作兴趣会减弱,也无法在其中获得预期发展,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3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知识本位向强化能力过渡.实际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知识认识与探究任务下放,让高中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既吻合建构式学习需求,促进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与完善,又可以使其在实践中形成探究能力,提升解析、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切实掌控数学思想方法,还可以有效培养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等,促进学习增效与全面发展.探究合作法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优势较多,但是必须要保证合理,因此需要根据学情以及有关要求,对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以确保应用高效.鉴于此,下文从科学定位探究合作的教学本质、健全探究评价体系培育学生的探究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师实践引导作用、科学分配探究合作学习任务等多个方面对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有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3.1 创建情境

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运用,关键是要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其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过程中围绕相关问题合作讨论,最终在实践参与中完成各项目标,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与素质,并培养创新探究精神.数学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引入生活中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探究合作欲望,从而使其在主动实践中理解与认知、解决与探究问题,发展思维等.创设情境可直接运用生活化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达到刺激和调动感官的作用,使学生思维变得灵活,在探究中合作,在讨论、分享中解决问题.

例如 以“函数基本性质”为例,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高中学生展示当地某一天温度变化曲线图与工厂在特定年限内的生产总值数据.做出y=x,y=x2,y=-x2的图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探究合作,分析函数变化规律.与以往直接灌输相关内容,机械堆砌知识相比,学生探究和合作讨论兴趣浓厚.最终通过曲线变化规律探究与交流,可明确增函数与减函数,掌握函数单调性.

3.2 探究合作与导学模式结合

高中数学教学探究合作要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是必须要提到的是这一个阶段数学课程知识的复杂性相对较强,需要探究合作的一般是一些重点与难点,单纯依靠学生可能难以完成,因此可以将其与导学模式结合.教师录制教学视频,传到平台让高中学生提前观看学习,或者是在课前十分钟进行观看.导学中设置的任务包含探究合作问题.高中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并且充分结合任务单思考.在这一基础之上围绕探究合作问题,在独立思考状况下合作探究.以小组形式展开,最终在导学之下完成自学,展示探究合作成果.高中数学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观察,搜集反馈信息,课前自学可以通过后台检测获取信息,課堂自学可以进行观察.围绕探究合作遗留下的问题,在课堂当中进行点拨或者是启发,高中学生继续交流探究.

针对仍旧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当中进行精讲,最终必须要保证其掌控有关内容.教学全部完成后进行随堂测试,结合课堂问题与反馈,以及本堂课教育目标,设置探究合作问题,从完成情况中掌控学习状况,进而确定需要进行强化的部分.

例如 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教育中进行导学,围绕能力以及知识等目标,提供实践、讨论与探究机会,使得高中学生在解析与探究中认知与探究,强化其团队精神培养.要求高中学生在探究合作当中,明确任意实数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有着什么样的几何意义?在实践当中求解不等式.

3.3 进一步加强教师实践引导作用

探究式合作教学主要目的是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进行培养锻炼,为此教师要根据该教学方法在课前进行细致全面的计划安排,并在课后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有效总结,依照教学经验选择合适节点进行实践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提高该教学方法应用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转换角色,明确自身教学定位,将自身课堂引导作用的提升作为重要教学方向,对教学专业水平进行系统性提升.

例如 在对“概率”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检验数学概念.指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硬币抛掷的实验,让学生在规定次数内统计反面和正面的次数,让学生直观认知部分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规律性,学会用概率去描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的行为,可以对高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脑海中建构出数学知识模型,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深刻的感悟.最后,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配合度,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学习配合不佳等问题进行改善,把控探究难度,帮助学生塑造学习自信和增强学习动力.

3.4 科学分配探究合作学习任务

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合作法的运用前提是学生对部分数学课程知识已经具备理解基础,根据高中学生已有的数学课程知识为高中学生设计拓展性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得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合作来完成数学主题学习,充分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并且进一步增强其知识印象.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正视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别,在各个教学环节当中都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布置适配性相对较高的学习任务,并且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科学划分,保证每个学生在探究式合作学习当中都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避免因为搭配失调而对探究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例如 在对“幂函数曲线”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在探究式合作学习中就需要注意探究任务的小组整体性以及成员针对性,根据高中学生的差别在大主题下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不同的探究任务,进一步增强学生群体中各个任务的关联性.使得高中学生通过层次分明的任务集合明确理论主题,为每一个高中学生都提供在小组学习中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得每一名高中学生都可以在教学课堂当中形成探究学习的兴趣,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生完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探究问题举一反三,锻炼高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其学科核心素质.

4 结语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合作法,除了能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兴趣,还能解放个性与思想等,使其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和建构网络体系,提高数学能力与思维,促进合作精神的培养,助力数学综合素养发展.针对数学教学探究式合作法应用过于随意和模式单一问题进行优化.通过创设探究合作情境、与导学模式融合、任务驱动、搭设自主学习平台等,丰富形式与调动能动性,促使学生在积极实践中探究与合作,巩固与加深认知,增强逻辑思维、计算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推理与迁移、解决问题等能力,并在其间形成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华光.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1(31):27-28.

[2]薛茂臻.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47-248.

[3]刘伟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1):32-33.

[4]蔡乃慧.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61-62.

[5]郭喜堂.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25-26.

[6]连茂彬.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68-69.

[7]张荣智,刘强.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212-21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