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苏

2023-06-08 08:29金成
回族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阿拉乡长饲草

金成

静静的阿拉苏还在沉睡中的时候,沙那提就开车往乡政府去了。他要亲自去找领导核实一下牲口草料的事。预付款都已经给了,东西还运不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得心中有数才好。

前天在电话里说好的五十吨饲草直到今天都还没有运过来,养殖小区里的五千多头牛羊已经连续几天就一天只喂一顿草了,再这样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

这几天沙那提心里着急,嘴里已经上火起了几个大泡,吃东西疼得要命。

“没事,会解决的,肯定是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放心吧。”老婆阿依古丽天天给他宽心,怕急性子的他一着急又不知道会惹出啥事来,说事情总会解决的。

“解决个屁!不亲自上手,问题就像一泡牛粪,没人去铲,永远都会放在那里,说不定甚至会演变出更大的问题。”沙那提在心里这样对老婆说道。他不敢真的说出来,怕他的话让老婆伤心。她一伤心就哭鼻子,这是沙那提万万都不愿意面对的。女人的眼泪永远要比利剑更厉害,至少在他这里是这样的。这些年,老婆跟着他为了生活没少遭罪,却从无怨言,一直陪着他渡过了生活中的各种难关。他从心里感激她,感激她对他默默的支持和理解,甚至是宽容。

以前,牧民总是随着季节的变换,赶着牲畜们逐水草而居。牲畜们走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现在,社会高度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边疆地区牧民早就结束了过去那种传统游牧的生活方式。这些年,随着牧民定居、兴边富民、脱贫攻坚等一大批惠农助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如今像阿拉苏这样布局整齐、功能完善、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新兴牧民定居点,在边疆各地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

沙那提作为牧民定居的直接受益者,这些年来,受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扶持,再加上自己的聪明好学,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在村里入驻以来,给往日沉寂的乡村带来了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牧民们有什么困难、疑惑,都可以通过他们得到满意的解决。工作队队员和广大老百姓打成一片、亲如一家,正如总书记说的那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如今,像沙那提这样有上进心又有头脑、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牧民,正赶上了在广袤的农村大有作为的大好时光。

作为阿拉苏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沙那提承担了现代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发展的重任。全村现有存栏的五千多只牲畜的管理、经营,就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沙那提早早守候在乡政府的大门口,他要赶在干部们上班的第一时间见到乡长叶尔江。这次付款的这批饲草就是通过他订购的,他要和他再次确认一下购货方的详细情况,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抬腕看了看表,离上班时间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沙那提一看时间还早,心里不免越发着急起来。手放在方向盘上抓也不是,放也不是,便索性下车,准备点根烟消磨时间。尽管他从不吸烟,口袋里的香烟都是为了和人打交道而准备的。这是他长期与人相处,特别是与陌生人相处的过程中掌握的一条为人处世的经验,非常灵验。

烟刚点着,只一口,就呛得直咳嗽,眼泪都呛出来了。沙那提正准备骂人。“沙那提,这么早你咋会在这里?出什么事了吗?”沙那提转身一看,正是叶尔江乡长。

“乡长同志,我就是专门来找你的。”沙那提显得有些烦躁地对叶尔江说道。

“哟,一听这口气,就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走,到我办公室坐下慢慢说。”叶尔江边说边揽了沙那提的肩膀走进政府大院。

“我的乡长同志,上次你给我联系的那批饲草,钱都已经付了,说好前天就送货过来的,可直到现在,草还是没有看见踪影。这到底是咋回事嘛!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沙那提随叶尔江边走边说,心情越发郁闷起来。

“你要知道,这对于我们阿拉苏来说,可是大事,全村人的心血都在那呢,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可怎么向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交代啊!”沙那提越说越觉得心里烦躁起来。

“先不要着急,我想不会出现你所说的这种情况的。肯定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又没有及时沟通而已。我打电话问问情况就知道了。”叶尔江听沙那提这样说,心头也是一怔。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起码的素质还是有的。他先给沙那提宽着心,别让他着急。当然,他也清楚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真的如沙那提所说,对方是一个骗子,那由此造成的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那样给阿拉苏八百多口乡亲们带来的损失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让沙那提坐下后,叶尔江马上拨通副乡长道来提的电话:“你在哪里?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放下电话,叶尔江又询问了近期现代畜牧养殖小区的一些情况。

几分钟后,道来提便赶到办公室。“上次让你落实的那批饲草,现在情况有变,货还没有送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叶尔江不等道来提站稳脚跟就问道。

“不会吧。都是说好的呀!”道来提见乡长这么着急,又见沙那提也在办公室,立马明白了。“我马上落实下情况。”说完,道来提走出办公室,去外面打电话了解情况。

“先别急,问明白就清楚了。”叶尔江见道来提去打电话,便过来给沙那提倒了一杯水。“喝口水,马上就清楚了。”

几分钟之后,道来提又敲门进入。“乡长,是霍斯阔拉那边的劳动力大多都出去打工,打包装车的人手紧缺,昨天下午才装好,他们正准备今天早上就送过来的。”

“那就好,那就好!”沙那提见道来提进来,赶紧放下手中的水杯,关切地望着他。现在听他这么一说,那颗多日来悬着的心一下子安安稳稳地放到了肚子里。

“好,你再跟进下。要不,你去,迎上去看看。带着车直接送到养殖小区,叫上乡村两级干部和工作队的同志们,给大家帮忙卸下车。然后再帮沙那提把饲草都尽快发到牧民手中,牲口们也饿肚子好几天了。”叶尔江马上非常有条理地就这件事给道来提做了安排。

道来提走后,叶尔江笑着对沙那提说:“我的带头人兄弟,事情解决了,想必你还没有吃早饭吧,我也是刚从河坝沿赶过来,走,我请你去政府食堂对付一口。”

“不了,不了。饲草有了着落,我就放心了。你那么忙,就不打扰你了。我也该回去了,养殖小区还有很多事呢。再说,我得把这个消息赶紧告诉乡亲们,免得大家又着急,再不要因此生出其他的事端来。”沙那提忙对叶尔江说道。

“好吧,那我就不留你了。我把道来提电话发给你,你随时和他联系。下午我再过去看看小区的情况。有什么其他事,我们下午在现场说吧。”两人边说边走到大院里,彼此告别。

往政府大院走的时候,沙那提抬头望了一眼院子中间高高矗立的国旗杆。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徐徐的微风中舒展地飘扬着。一群鸽子在国旗边上盘旋飞舞,火红的太阳已经蓬勃而出。沙那提轻快地向大门走去,今天真的让他感觉从未有过的舒心。

回到村里,沙那提先赶紧对村委会就饲草料的事给村里领导和工作队的干部做了汇报。村支书安排用高音喇叭向大家通知了具体分配饲草料的时间等事宜。

“沙那提,当初,我们提议选你当这个带头人真是没有选错啊。事实证明,大家对你的能力和为人还是十分相信和认可的啊。”工作队队长莎吾丽对沙那提这几年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可以说,阿拉苏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党的政策好,干部做了好的引导,更多的是靠像沙那提这样的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应了那句哈萨克族谚语“羊群往哪里走,全靠头羊的带领”。

“是啊,这几年沙那提带领着乡亲们在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产业上做了很多工作,乡亲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对沙那提的工作也是很满意的。”村支书杨玉忠面带笑容,由衷地说道。

“哪里,哪里。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给大家搞搞服务,没什么的。”沙那提见二位领导都对他这么肯定,忙不好意思地说道。

“等会儿,我们全部都去养殖小区,给乡亲们帮忙,尽快把饲草分发下去,很多人都已经等不及了。这草不来,差点等于断了乡亲们的命根子啊!”村支书说道。

“是的。这也要感谢沙那提,这些天为了这事忙前忙后的,付出了很多啊。”莎吾丽说道。

“我真的没做什么,二位领导就别再说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沙那提忙说道。

从村委会出来,沙那提赶紧回家,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婆一声,好让她也不必再为自己担心。这些年下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阿依古丽陪自己一起扛,一起过。风风雨雨,磕磕绊绊,都过来了。这中间,阿依古丽为了这个家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只有他知道。他从心中深深爱恋着这个跟自己相濡以沫、不分彼此的亲密爱人。

“看吧,我说总会解决的,你不必着急的。”得知饲草的下落有了底,阿依古丽从心中也替沙那提高兴。她知道,沙那提一直就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做什么都要做好,除非不做。他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深爱着自己的一家人,更对这个生他养他的村子以及村里的乡亲们情谊深厚。他曾经常说,要带大家发家致富,再也不去过以前的那些苦日子了。

“好,你是神仙,什么都知道!”沙那提和阿依古丽边开着玩笑,边接过她给他沏好的满是酥油的醇香的奶茶。沙那提美美地喝了一口,心里无比地甜蜜。他顺势在阿依古丽丰润的屁股上拍了一把,惹得阿依古丽娇羞得红了脸,立马转身,“去你的,赶紧吃饭,吃过了赶紧去给乡亲们分草,那些牲口都饿死了。”

“我也饿死了,你咋不管!”沙那提还是做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挑着眼睛显得色眯眯地逗阿依古丽。

“阿达西,正经一点。”阿依古丽在沙那提肩头拍了一把,“我们的母牛今天也该下小牛犊了,你看着点,别出了意外。”

见阿依古丽正色地对他说着,沙那提也恢复了常态,“不会有事的,村里的兽医也在,能出什么事。”

吃完饭,沙那提赶紧往小区跑。一路上,等着分草的乡亲们络绎不绝地赶来。

“小伙子,草哪里的?好不好?”那比老人問沙那提。

“好得很,那比爷爷,草是霍斯阔拉水地上新收割的苜蓿。”沙那提答道。

“哦!那就美得很啊。”

“哦,沙那提,今年我们的牛羊出栏的事怎么样了?那些羔子们都已长肥了,该是想办法的时候了。”达吾列提大叔问沙那提。

“放心吧,达吾列提大叔,我们已经和省城的大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以后我们的牛羊肉经过县里统一屠宰加工后就直接上了大城市人的餐桌了,价格比往年也要涨上好多呢!”

“是吗?!那就太好了。现在这日子真的太美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啊!”

……

一路上,乡亲们攀扯着沙那提问东问西,人们都是对乡村发展的事非常关心。因为那毕竟牵扯着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关系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富足。

不管怎样,这些以前成天骑在马背上的民族现在不但没有放下马鞭,还学会了现代饲养技术,懂得了多胎繁殖,学会了错时养殖,更学会了运用网络技术发展生产。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时代的记忆。

火红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送草的车已经到了养殖小区。一群人正在那里有条不紊地干活,牛羊在圈里嚼食着这一季最好的饲草。人们时不时发出一阵一阵爽朗的笑声。

“哎!金色的太阳照边疆,共产党的恩情传四方……”

从养殖小区里飘出阿拉苏最好的阿肯叶尔肯别克悠长的歌声。那歌声越过小区,跨过树林,飘过山岗。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飘去……

猜你喜欢
阿拉乡长饲草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阿拉更爱雪中人
三个哥哥
心中的阿拉坦汗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作家和乡长
康乡长的忙
高乡长爱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