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3-06-09 00:17周艳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深刻影响着广大高中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章基于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观察,指出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多维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切实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培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6-0025-04

引  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如何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培养包含思维品质在内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广大高中英语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应用上,教师更要在学生多维度感官接收的基础上,将各类创新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对阅读文本进行感知注意、推理判断、分析批判,全方位理解英语阅读语境中的语言内容、文本思想和语法运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将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探究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思维品质培养为目标的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缺位

高中阶段学生即将面临人生重要关卡——“高考”,学校和家长对这阶段的学生成绩极为关注,给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也造成了教师不敢轻易尝试全新教学模式,更愿意走应试教育催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的老路,故步自封,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的状况[1]。部分教师虽然会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上的引导,但是受唯成绩论的教学环境和自身教学能力的影响,思维品质培养缺乏持续性、有效性的手段,使学生思维品质不能实现跨越性的提升。

(二)新课程标准中“看”的技能缺失

听说读写是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必备的技能,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看”的技能也加入了进来。这里的“看”更多地指带着思考去“看”,代入学生自己的观点去“看”[2];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强调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视觉的吸引力。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看”的理解不够彻底,学生在课堂上依旧哈欠连天,不能在“听”和“读”的基础上做到文本的可视化,无法实现对阅读文本的“看”,造成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缺失,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做不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多模态教学与思维训练的整合混乱

多模态教学一般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态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多模态教学在高中英语中得以践行,但是部分教师只注重多模态上的接收,忽略多模态上的训练,造成多模态教学与思维训练脱节,缺乏以多模态文本为平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和手段。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不少教师只注重“听”和“读”两个模态的结合,忽视了“说”“写”“看”的应用,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而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进行运用,无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二、多模态阅读教学概念及意义

人类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逐渐获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与众不同的感知渠道,借助五种感官不断延伸出了五种交际模态,分别是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3]。教育界通过对这五种模态的研究,提出多模态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虚拟场景、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信息的获取、分析、推理、批判过程,从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多模态阅读教学对教师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论教学思维、教学手段,还是教学设计,都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有区别。多模态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全方位更新理论知识,创新实际教学工作,以确保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以思维品质培养为目标的多模态阅读教学主要思路

(一)分工合作,促进教师之间交流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教学的模态上,还体现在教学信息量上的差别。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融合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还要考量各类信息同教学知识点的结合程度,这就给教师制造了庞大的工作量。教师之间可通过合作,成立同年级备课小组,细分任务,互帮互评,

建立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模式[4]。

(二)引导学习,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行除了多感官资源的结合外,还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5]。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距离感、畏惧感。而在多模態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放低姿态,给予学生尊重,与学生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互动。另外,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教学目标的制订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地放宽重点知识授课课时,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保证师生之间教学、学习的目标一致性。

(三)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之间协作

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帮助学生之间建立合作阅读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英语阅读能力[6]。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和个人性格特征,科学、合理地将学生组合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问题设置、文章预习、课堂提问等形式,促进小组内的讨论,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另外,教师可采用信息化手段布置课外作业,借助社交平台,如微信、QQ等,建立班级联系,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充分拓宽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空间。

四、以思维品质培养为目标的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路径探究

(一)以多模态教学开启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作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先导环节,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7]。因此,在这一环节开展多模态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为课堂教学“暖场”,显著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的阅读教学为例,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对未来世界的推理和探知,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世界,并用英语进行表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开展多模态教学,通过“看”的模态,播放对未来世界的预测视频,并在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你想象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同时给出学生方向,如家庭、学校、社会、交通、医疗等,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开遐想,阐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模样。然后,教师针对该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启迪学生拓展思维,完成新课程的导入。

(二)在深度阅读教学环节开展多模态教学

深度阅读教学环节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英语文本的理解探究、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传授功用。因此,教师应在深度阅读教学环节,积极应用多模态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在读中环节帮助学生搭建结构图式,有助于将文本结构化和思维可视化,从而培养学生识别、比较、分类、阐释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视频、绘图、思维导图、口语表述等多模态渠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通过一段介绍英国历史的视频,并在黑板上绘制英国的地图,让学生对英国的历史、地理位置及国家组成部分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在梳理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梳理了文本的基本框架,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英国国名的由来、四次外族入侵对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对首都伦敦的介绍;再通过时间线的绘制来引导学生了解并简单阐述外族入侵对英国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图1),使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直观地了解英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整合梳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逻辑性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最后,在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表层的信息后,经过讨论探究本文的主题意义,师生共同提炼出结构化知识图(如图2),并深度思考问题:“为什么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绘制思维导图或结构化知识图,不仅需要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能力对碎片化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还需要学生运用高阶思维对文本的主题意义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开展多模态教学实现了多模态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以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的阅读课为例。本文通过两姐妹的旅行介绍了加拿大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旅游线路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构建本文的思维导图(如图3),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有效地整合文本零散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以达到充分内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在讀后及作业设计环节利用多模态演绎思维的创造性

在读后环节及作业环节中,多模态教学的运用可以创新作业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再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课文梳理后,展示有关中韩在泡菜及春节起源方面的争议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提出“How can we preserve the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phenomena? What can we do about these phenomena?”等包含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思考,并鼓励他们给出合理的保护措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树立文化自信。

以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Unit 3 Food and Culture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在读后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任务——完成“为饺子申遗”的海报活动,并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制作vlog来探索更多有中国特色的美食,并解释文化与菜式之间的关系。课堂输出活动及作业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效强化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结  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贯彻于教学工作中,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多环节、多角度的多模态教学应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得到全方位提升,让教师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吴莉芳.论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学生英语,2022(12):98-99.

沈萃萃.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Z1):44-47.

彭发.英语多模态教学下的“高效”:浅谈高中英语多模态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英语,2022(06):84-85.

陈艳.多模态视角下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06):92-93.

张晓娟.聚焦高阶思维品质培养,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2(04):137-139.

黄海东,顾红霞,汤建华,何云.基于智能环境的多模态语篇英语适性阅读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21(12):151-156.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多模态文本教学策略探究”(立项编号:FQ2021GH0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艳(1985.1-),女,福建福清人,就职于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英语教研员,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