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驱动的问题教研促进幼儿真游戏

2023-06-10 03:58罗相珍刘晓颐涂智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野战园所教研

罗相珍 刘晓颐 涂智辉

海军工程大学幼儿园是一所具有鲜明部队特色的幼儿园,涵养幼儿英雄气概一直是园所品德教育的重点。园所通过打造综合性、沉浸式、体验式的大型户外军营野战游戏,培养幼儿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打造特色军营野战游戏中,园所基于目标驱动,进行问题教研,促进幼儿真游戏。

幼儿培养目标驱动,研究“玩什么”

围绕“多元育人 适宜发展”的办园理念,培养有自信、有血性、有气魄、有主张、有毅力的“五有”小海娃是园所的培养目标。为将这一目标在军营野战游戏中体现,在教研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军营野战游戏能玩什么?游戏能涵养幼儿哪些英雄气概?

野战游戏不是简单的打仗游戏或战争游戏,小海娃的军营野战游戏是体现个人意志品质和素质、展示团队合作精神的游戏。在充满野趣的户外环境中,幼儿自主、自发地进行野战游戏,完成队列训练、拉歌比赛、挖建战壕、靶场打靶等任务。野战游戏融合体能运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沙地游戏、智力游戏、美术游戏等,是充分发展幼儿多元智能的综合性、沉浸式、体验式大型户外游戏。

军营野战游戏通过幼儿自主制订计划、分配任务,培养挑战自我的精神;通过跑跳攀爬、负重挑战,锻造强健体魄和勇敢刚毅的品质;通过任务执行提升幼儿团结合作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通过游戏总结、幼儿反思,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反思能力。在充满儿童趣味的军营野战游戏中,幼儿褪去了“骄娇”二气,在应对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笃定自信、团结合作的态度和精神。

游戏环境创设目标驱动,确定“在哪玩”

幼儿在什么样的户外环境中才能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游戏?因地制宜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兴趣点,充满“军味”“野味”“趣味”的游戏环境,能充分激发幼儿内因动能,利用环境涵养幼儿的英雄气概。

深挖部队高校大环境与园所小环境资源。园所在军队高校里,宽阔场地上的器械、有序跑道上的落叶、土地上的果实、建筑旁的昆虫,都是幼儿取之不竭的游戏“宝库”。在充分挖掘高校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园所利用幼儿园面积大、场地多元等户外环境优势,设计了“军体体能训练区”“海娃野战区”“海娃小农庄”等具有军旅特色,同时兼容幼儿年龄特点及多元发展需要的微型化、儿童化、科学化的系列军体户外场地。幼儿在院校大环境中体验,在园所小环境中模拟,日积月累地浸染军人特有的气质和气概。

赋予幼儿参与野战游戏环境创设的决策权。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讨论决定户外野战场地的规划、材料的投放方式,在游戏中不断提出调整建议,并积极争取教师及家长的支持来满足自己开展野战游戏的需要。打靶场就是在小海娃的建议下,充分利用小山坡、沙池、外墙、大柳树等综合环境资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幼儿笃定、坚持、自主、独立的品质。

保留园所环境的“野趣”,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一次野战游戏中,战地医院的幼儿想做担架。通过对军医和家长的采访,幼儿学习到了野战中担架的制作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幼儿发现园所的竹子结实又轻便。于是,他们从木工坊借来锯子,从小农庄借来砍刀,师幼齐动手合作将竹子锯倒,削去枝叶,锯成竹棍,利用迷彩服外套,自制了野战医院独一无二的儿童担架。

幼儿以问题为线索、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沿着发现、探索、表征、游戏、分享的路径,与自然亲近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与尊重以及对自然美的灵动表达。

游戏过程生发目标驱动,研究“怎么玩”

如何保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做到自主?幼儿怎么玩才能深入游戏并获得发展?在一次次教研中,教师因势而为,激活课程生长点。

把握优势,为幼儿野战游戏提供多样化经验支持。一是把握军人家长资源优势。通过家长进课堂、军事主题亲子制作等形式增加幼儿对海军的了解。二是把握军校学员资源优势。幼儿园定期邀请军校学员来园与幼儿互动,如通过对旗语操、军体拳、军姿、军队口令、医疗救助等本领的模仿学习,体验军训生活。三是把握海军文化资源优势。幼儿参观校史馆,学习海军故事和英雄事迹;参观实验室、兵器广场,了解我国海军的强大等,丰富幼儿对军人的认识,也为幼儿开展野战游戏提供了多样化的经验支撑。

顺应趋势,激活以幼儿野战游戏为中心的课程生长点。教师顺应幼儿野战游戏推进的趋势,为幼儿提供“鹰架”支持,不断激活课程的生长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挖战壕”游戏是从沙池开始的,幼儿在沙池里用一些塑料工具挖水渠,积累了初步的挖掘经验。当幼儿发现在沙池无论如何挖都不能让“战壕”成为自己的“掩体”时,教师向幼儿开放了幼儿园户外的小土坡;当幼儿发现土质变硬,以前的沙池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挖掘需求时,他们从小农庄里借来了小铁铲、小锄头,这些铁的工具比塑料的好用,但不是最好用的。教师适时跟进,投入了比铁锄头更好用的工兵铲、麻袋及皮尺等材料。随着工具的更新,幼儿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挖出来的沙土堆在坑道里,用小铲子往外运很慢,用小桶运也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发现了教师提供的麻袋,于是几人通过合作,将沙土装进麻袋里,将沙袋作为“掩体”,并用皮尺测量合理高度……协商、分工、合作,感知不同土质的软硬度,探索“战壕掩体”的适宜高度等,一个个课程生长点在野战游戏中被激活。

幼儿发展目标驱动,关注“谁在玩”

在幼儿游戏中怎么观察幼儿?如何有效支持幼儿游戏?首先要看见幼儿个体,看见“谁在玩”。注重观察并发现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抓住教育契机,激励、呵护幼儿,兼容多条路径涵养幼儿的英雄气概。

教师只有心中有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典型表现,才能看到野战游戏中幼儿所表现出的具有差异性的英雄氣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幼儿英雄气概的表现是整体性的,渗透和整合了各领域的目标。带着这些认知再去观察幼儿的野战游戏时,教师很容易发现不同幼儿在野战游戏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英雄气概特征。

支持指向个体,在高质量师幼互动中生发英雄气概。当发现了野战游戏中幼儿英雄气概的差异性表现后,我们要求教师的支持更多指向个体。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野战游戏中的经历,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幼儿的英雄气概不仅生根发芽,还能蓬勃生长。于是,教师的记录里多了很多精彩瞬间:在物资运输连,既有浩浩荡荡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的运输大军,也有安安静静将砖块堆码整齐的材料保管员;在战地医院中,有能干的护士、担架队员,更有敬业的伤员……教师记录、欣赏、支持每一名幼儿的专注、投入表现。

兼容涵养路径,为每名幼儿提供适宜性发展通道。对幼儿英雄气概的涵养不仅仅存在于幼儿的野战游戏中,还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英雄人物绘本阅读、演讲英雄故事、表演英雄故事等帮助幼儿在情感上与英雄产生共鸣,增强英雄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幼儿的影响;通过足球小健将、体操冠军等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小小任务单”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兼容的路径,为每名幼儿英雄气概的养成提供了适宜的通道。

基于目标驱动的问题教研提升了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支持度。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大型军营野战游戏中,自主计划、勇于挑战、敢于冒险、善于反思,涵养了英雄气概,强健了体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个性人格不断健全。

【本文系2021年度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促进幼儿园教师游戏支持能力发展的有效教研行动研究”(编号2021A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野战园所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关于“西北野战兵团”称谓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