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定大豆磷脂丙酮不溶物的研究

2023-06-13 08:26李万平李洁艳闫军剑周万祥贾海军
现代食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豆磷脂国标丙酮

◎ 佟 馨,李万平,高 健,李洁艳,闫军剑,周万祥,贾海军,董 华

(1.中粮油脂控股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2.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江苏 张家港 215633)

大豆磷脂是大豆原油脱胶工序的副产品,脱胶混合物经水洗、真空干燥加工而成。成品磷脂呈黄色黏稠状、亲水性,长期暴露于空气中颜色会逐渐变深,质地变硬[1]。成品磷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糖脂、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2],通过监控丙酮不溶物含量的高低,体现磷脂的纯度。

为保证大豆磷脂的品质,实验室通过监控在线磷脂丙酮不溶物的含量调整生产工艺,得到不同浓度的成品磷脂。因国标法检测丙酮不溶物含量周期长,不能实时指导工艺调整。而利用近红外光谱扫描法,实现3 min 内完成丙酮不溶物含量测定,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磷脂工艺的实时调整。同时,降低了化学试剂的消耗量,起到了废液减排目的,确保环保、安全、准确、可靠[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大豆磷脂取自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生产线;丙酮(分析纯)。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 Spectrum3;真空泵;抽滤瓶;G3 玻璃砂芯坩埚;分析天平(精度0.000 1 g);烘箱。

1.2 实验方法

1.2.1 饱和丙酮溶液制备

取1 g粉状磷脂于1 000 mL磨口瓶中,加入1 000 mL丙酮,在0 ~5 ℃冰水浴浸泡2 h,约15 min 摇动一次,约2 h后,用快速滤纸过滤,滤液于0~5 ℃冷藏,备用。

1.2.2 丙酮不溶物的检测

《饲料添加剂 大豆磷脂》(GB/T 23878—2009)中4.6 丙酮不溶物的测定是将烧杯、玻璃棒、坩埚在烘箱中烘至恒重,称取混匀试样约2.0 g 于已恒重的烧杯中,加饱和丙酮溶液约30 mL,用玻璃棒对试样进行搅拌和碾压,2 min 内使试样大部分油溶出,迅速进行抽滤,不要将颗粒状不溶物带入坩埚,继续用饱和丙酮溶液反复洗滤,直至无油残迹,用玻璃棒将坩埚内沉淀物搅松,放入烘箱中烘干3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直至恒重,进行结果计算[4]。

1.2.3 近红外测量原理

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是二级方法,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将近红外光谱与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关联,建立近红外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5]。

1.2.4 近红外光谱采集条件

将PerkinElmer Spectrum 3 近红外光谱仪的加热样品温度设定为50 ℃,使用8 mm 的透明玻璃管,在10 000 ~4 000 cm-1进行扫描。所有背景和样品光谱均在光谱分辨率为8 cm-1的条件下扫描64 次[6]。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集模型数据

《饲料添加剂 大豆磷脂》(GB/T 23878—2009)中规定丙酮不溶物≥55.0%,通过化学法测得大豆磷脂丙酮不溶物结果,磷脂的建模样品结果为50.47%~69.24%,平均值为60.55%,标准差为2.20%,变异系数为3.63%。变异系数较小,代表性较强,此批数据可用在近红外光谱模型的构建中。

2.2 建立预测模型

将化学值输入模型内,选择“留一法交叉验证”,在选择“PLS1 算法”,进行光谱预处理设置,“基线校正”通常选择一阶求导,降噪半宽点数6,校正后即可得到初始模型结果,即方差(R2)为95.707 9,验证标准差(SEP)为0.775 4,交叉验证为0.922 6,平均属性值为60.55%。根据仪器建模要求,初始模型的方差越接近于100%,SEP 和交叉验证越小,回归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越准确。

由图1 中可知,建立模型的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显著,这说明建立的大豆磷脂丙酮不溶物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图1 丙酮不溶物建模数据分散图

2.3 样品扫描光谱图

直接对验证样品进行近红外快速扫描,测得的大豆磷脂的近红外光谱图如图2 所示。

图2 大豆磷脂样品近红外扫描光谱图

2.4 模型的验证

随机抽取东海成品磷脂样品90 个,分别利用国标法和扫描法(建立的模型上进行扫描)检测丙酮不溶物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测定丙酮不溶物含量结果分析情况表

由表1 可知,国标法与扫描法测得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为4.95%,所有样品相对偏差均符合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 大豆磷脂》(GB/T 23878—2009)中规定相对偏差≤5%的要求,相对偏差趋势图见图3。

图3 预测值相对偏差结果对比图

将国标法和扫描法用配对实验的方法进行两样本t检验,得到t值为0.205,小于t值分布表中t0.05=1.987,故国标法和扫描法测定结果是一致的,无显著性差异,此预测模型可用于大豆磷脂的丙酮不溶物指标的检测。

3 结论

本文探索了大豆磷脂中丙酮不溶物的快速检测方法,经研究快速扫描法可代替传统国标法检测,检测周期从2 h 降低到3 min,对指导磷脂生产工艺实时调整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后期可以进一步尝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其他指标的开发。

猜你喜欢
大豆磷脂国标丙酮
大豆磷脂粉对蛋鸡腹脂率及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富集与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检测大豆磷脂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乙酰丙酮钕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学光谱性质
大豆磷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PVA膜渗透汽化分离低浓度丙酮/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大豆磷脂酰肌醇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