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促教,德育为先

2023-06-13 19:40贺正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贺正铎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新时期,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个体化发展的教育,深入地反思初中数学课程与德育教育的通用性,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融合,让数学课程更好地体现其多样化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充分学习和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应寻找恰当的途径和突破口,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讲授,要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的认识和掌握,并将德育教育内容牢牢地记在心中,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1 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要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良好的學习行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因此,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让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留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即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活动,观察学生是否把自己所学的德育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否以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新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德育教育计划,以保证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2 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一种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要把爱国情怀融入教育之中[1].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除了教授学生初中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初中数学应用的技能,还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未来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接班人.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在教材中挖掘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知识,使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责任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与探索,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竞争,也可以互相帮助.个体的目标与集体的目标是互相依存的,只有集体中的所有人员竭尽全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2.3 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不仅要求具备必备的专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品德修养,优秀的道德素质甚至超过了专业技能,变成市场择优选拔人才的首要素质[2].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必须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质,强化人才的德育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4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渗透德育对于学生掌握初中数学技能以及了解初中数学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数学课程的设置中应包含有德育教育的内容.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有力手段,并努力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中,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熏陶[3].

3 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初中数学德育情境,营造浓厚的德育学习氛围

要使德育教育顺利地渗入进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创造一个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接受德育知识的熏陶[3].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 在教授“圆的有关性质”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实践活动,寻找到一棵已被砍伐的树木,让学生观察,并测量树桩的直径和半径,通过实际测量,明白了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了解了圆的轴对称性质.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爱护花草树木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加强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

又如,开展节约用水的活动,安排学生留意自家的用水量以及水费,并且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记录自家的用水量以及每月的水费,学会比较每个月的用水量大小,并学习相关的环保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记录的结果,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表示自家的用水量比较大,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家平时用水比较节省.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并总结出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既能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也能够学习德育内容,以此保证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3.2 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把握好德育“渗透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不同,教师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才能正确地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完成初中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的知识点,把握好每个德育教育要素,从而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4].

例如 在“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销售中的盈亏关系,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设某文具店的水彩笔成本进货价为10元一盒,原销售价是30元一盒,现打八折出售,请问折后多少钱一盒?商家赚了还是亏了?接着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环节,指定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名学生扮演顾客,让“小小售货员”与“小小顾客”交流,用人民币购买文具.通过计算,“小小顾客”花了24元买了水彩笔,最后也明白了即便是打折,商家还是赚了的.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销售中的盈亏关系,也认识了人民币的作用,体会到了售货员的艰辛,从而形成了爱惜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意识.

3.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德育教育,必须将德育教育与课堂相结合,还要将初中数学教育与德育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认知和行为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把呆板的书本知识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 在“统计调查”教学中,要求学生共同调查每个人使用一支铅笔的时间,以此来计算整个班级的学生一年使用的铅笔数量.接着让学生思考,我国现在有一亿多的学生,光是学生一年要消耗多少铅笔,需要砍掉多少树木.学生进行反复类推,发现得出的结果是非常庞大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一支普通的铅笔,竟然能给森林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如果人人都能爱惜铅笔,爱护资源,每年都能节约大量的支出,减少环境的污染.通过这次课程,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学生都改掉了用铅笔胡乱涂画的坏毛病,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此外,学生在统计调查问题的时候,还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开阔了眼界,从宏观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3.4 结合生活经历进行德育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因为学生能够接触的社会面较为狭窄,阅历较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年龄的限制,让学生通过对初中数学体系的宏观把握,将知识融为一体.教师要将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强化,拓宽知识面,让初中数学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积极地探索初中数学真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自然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5].

例如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人生比作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间是横轴,目标是纵轴.让学生给明年相同月日的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把它放入信封中,等明年再打开,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教师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面貌去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这也是德育教育的内涵.在课堂中,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活动充满了好奇,他们很用心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打破时空的局限,和明年的自己进行沟通,从而形成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等到明年此时,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进步,会用更加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初中数学学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讲述自己在什么时间、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事情.有的学生想起了自己某年某月某日的生日,想到有许多同学来给自己庆祝的情景,感到非常开心.有的学生想起了某年某月某日和家人一起出游,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更加憧憬未来的生活,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3.5 注重延伸知识,渗透德育内容,编写相关的初中数学题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延伸知识,渗透德育内容,特别是解答相关的初中数学问题时,更应该运用不同的初中数学题目来丰富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知识储备量,拓展自身的视野[4].知识储备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越多,解答初中数学题目的角度就越新颖,就越容易接受新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渗透进题目中进行编写,促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德育知识,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例如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某印刷厂承包印刷200吨纸,甲乙两个班组同时进行印刷,甲小组一天印刷的纸量是乙小组的2倍,经过5天后,两组印刷完200吨纸,请问甲、乙一天可以印刷多少吨纸?在这个的题型中涉及了纸张,在进行解题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纸张发展史视频,研究纸的制作过程.然后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多少棵树吗?”学生都不明白.接着教师解答说:“需要17棵树.”学生听到这个结果都很惊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都陷入沉思,逐渐明白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进行习题训练,又可以了解德育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以此提升了学生的德育内涵.

4 结语

数学是一门训练学生推理、计算和思维逻辑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对于学生的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德育内容融合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把握好德育“渗透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保证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赵越.果行育德——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學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27-128.

[2]任学军,王彩霞.让德育之花在课堂绽放——探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33):143-144.

[3]张守亮.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57.

[4]王迎春.论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5]孙晓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4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