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而不凡的人生追求

2023-06-26 13:33张晓霞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挑山工扁担毅力

张晓霞

★罗曼·罗蘭曾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他的这句话精辟地论证了优秀的品格成就人的伟大,不管他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如果是拉小提琴的,有优秀的品格他一定能够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如果是搞建筑的,有良好的品格他也一定能够成为伟大的建筑师。即使是平凡的朴素的挑山工,也能够在新时代做出不平凡的人生事业。

《挑山工》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叙事说理的散文,文章的篇幅较长,但细细品味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人生的哲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叙事从容细腻,议论又不着痕迹地与叙事融为一体,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仿佛感觉到作者就坐在我们的面前,有条不紊地跟我们讲述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挑山工的故事。作者在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等人物描写手法的加持下,细腻刻画了一个朴素、勤劳、豁达、坚强的挑山工形象,并通过与挑山工的谈话,懂得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在生活中,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篇文章虽然已成文三十年,但是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拥有新的生命力。

一、平凡的职业,不凡的智慧

挑山工是普通的出卖人力的工人,平凡且不引人注意。就像作者所说:“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随处”一词点明挑山工这种职业确实十分普通,他们并非是有着超凡体力与能力的人。他们的工具也非常的普通——一根光溜溜的扁担。然而,恰恰是这个普通的、简陋的工具却能成就不一样的伟大。首先,这根扁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如果你们要欣赏泰山的壮美雄健、拔地通天,而苦于自己身单力薄难以带上一些生活的、观光的用品,那么挑山工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挑山工们每天做着艰辛的工作,泰山之上的若干建筑都是他们辛苦工作的结晶。其次,挑山工们的工作智慧让人叹为观止。文章特别提道:“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这样的结果是“路线曲折”,他们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了一倍。有的同学可能说,本身已经是上坡的路,如此折腾自己是不是“笨”了点呢?看似“笨”,但其实是生活中超凡智慧的体现。因为每上几个台阶,就转一次身,扁担就能换一次肩,那么肩膀不就能够休息一次了吗?并且,斜着台阶上,挑山工挑的货物就不会碰到台阶。同学们,这是在千锤百炼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啊,所以就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佩服这些挑山工啊,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非凡的智慧。

二、朴素的生活,超凡的毅力

选择挑山工这种职业来谋生,本身就是一份无上的勇气。作者特别提及去泰山写生途中遇到的一个挑山工。从作者对他的外貌描写中,我们看出了他的品质,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穿着,了解挑山工们的生活是非常朴素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看到挑山工这种工作实在是艰苦,不然怎会“脸黑生生的”?分明是被猛烈的阳光晒到了呗!挑山工的工作虽然艰苦,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埋怨天,也不会埋怨地,他们乐观又积极。当“我”走过去跟他们攀谈的时候,他们居然不会因为“我”是陌生人而变得拘谨,他们“不拘束,挺爱说话”,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看出他们热情的性格,生活和工作虽然艰辛,但是他们对世事万物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这种体会也促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困难。

他们更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就作者看到的这个挑山工而言,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分明就是旅人攀登高山的“行李”,也可能是搬到山上去摆卖的商品,但是单从文字的描述来看,都值得我们深深敬佩。笔者不禁想,为了生活,谁都不愿意后退一步。泰山挑山工其实也一样,几乎100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脚下是几千级的石阶,他们每一步都迈出沉甸甸的步伐,每一步都掷地有声、踏石留痕。这让笔者想起了两句诗,第一句诗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征服远方、攀登高山是人的毅力使然;第二句诗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挑山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坚持,什么叫作不屈。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也同样充满了艰难险阻,想要创造美好的生活,没有捷径可走,唯有靠不懈的努力奋斗。同时,更要像泰山挑山工一样,默默付出,不喧嚣于世,不张扬于外,活在当下,拼搏在当下,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这一点是新时代所需要的超凡毅力。

三、尽职的态度,非凡的追求

在《挑山工》这篇文章中,其实作者一直都有一个谜团,直到最后才得以解开。那就是明明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客多了一倍,况且肩上还有几十斤重的货物,应该在上坡的速度上是比不上游客的,就算他的体能比一般的游客好,但是往往等游客们到达一个地点的时候,赫然就能发现挑山工的踪迹,而且还是同一个挑山工,难道他有分身的本领吗?作者特别提到,在回马岭的时候,跟这个挑山工一起歇着,后来同时起程,明明已经一下子甩掉了他,但当作者到了半山的五松亭的时候,那个挑山工已然在那里整理担子。这难道是神迹,还是他们有捷径呢?其实,游客和挑山工的路程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一心一意地、尽职尽责地干好挑山工的活儿,一刻也不马虎,更不会耽误工夫,只能“一个劲往前走”。可能有的同学会问,难道他们不累吗?怎会不累呢?但是,即便如此,也要完成肩上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肩负着家庭和生活的希冀,在这个崇高的责任面前丝毫也不能放松,在困难面前也不能退缩,还要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去。而“我们”这些游客呢?用挑山工的话来讲就是“随便”,因为没有责任在肩的压力,“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似乎有“三心二意”的嫌疑,如何比得上责任在肩的他们呢?另外,他们不选择时不时地停下来休息,就是怕那一股劲儿消失不见了,要想重拾这股劲儿可能比登天还难。换个角度来讲,挑山工这几句朴素的话,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样受用,所谓“泰山压顶不弯腰,快活三里不逗留”,我们面对生活与学习就应该有挑山工不拈轻怕重、不挑肥拣瘦的态度,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我们更要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和意志,不惧风雨、不惧挑战,在人生的道路上闯出一条康庄大道,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像挑山工一样,把使命必达当作自己的追求,把勇挑使命当作前进的动力,笔者相信个人、国家、民族都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唯如此,家庭振兴的希望、民族复兴的盼望、国家富强的期望指日可待。

同学们,重新打开书本,认真观赏书本中的那一幅插画,然后重读《挑山工》一文,我们的心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触动,挑山工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朴素,但是他们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他们常怀坦荡之心,虽朴素但不平凡;常有人生追求,虽平凡却伟大。挑山工就是这样的朴素却怀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勇挑责任肯担当,他们砥砺前行克时艰,他们矢志不移守初心。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力践行优秀品格,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轨迹,既为了自己能够走出精彩人生,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表率!

猜你喜欢
挑山工扁担毅力
我懂得了坚持与毅力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金扁担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