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复习阶段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究

2023-06-28 16:27郭丽芬
考试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郭丽芬(1976~),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州民族中学,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阅读理解作为兼具基础知识和人文要素的基础模块不仅是高三英语复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还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前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文章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深入探讨高三英语复习阶段阅读理解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育;复习阶段;阅读理解教学;英语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8-0097-05

近年来,我国高考英语愈发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地利用多元的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思路,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其尽可能地接触多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区别于单纯的词汇、句式积累,学生要重构学习方式,在积累地道表达的同时完成阅读经验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能力并不等同于解题能力。基于这一认知,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并将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阅读理解教学。

一、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能力

(一)重视英语课本,优化知识框架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英语材料的阅读量影响其阅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课程标准来看,高三学生应该读懂书籍、报纸、公告中的文段。目前,高三学生最常见的读物就是英语教材。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英语成绩而忽视英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阅读理解教学,尤其是在复习阶段经常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然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所以,教师不仅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生动、有逻辑地将以往的知识串联起来,还要辅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完善知识框架。一般来说,只有当高中生透彻、深入地掌握教材中的语法、句式,才能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以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为例。在教材内容复习阶段,教师首先从重点内容出发要求学生翻译重点句式:书法体系在联合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人们按照地域将书法体系发展成不同的形式,从而促进汉字和方言的产生。依托上述要求,学生相继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完成翻译。随后,教师从重点句式中圈出system, dialect, variety等重点词汇并引导学生回顾涉及variety的固定搭配。接下来,教师依次列举多个重点句式并相继分离出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通过一系列的复习,学生逐渐形成固定的复习习惯。考虑到知识复习的反复性,教师在作业设计阶段又布置了一项总结任务。即在统揽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这一课的教材后尽可能地用默写的方式还原文章框架以及涉及的知识点。区别于选择或填空的纸质试卷,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查缺补漏。阅读理解最好的复习材料就是英语教材,因此,教师不仅要归纳、整合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式,还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复习的习惯,明确阅读复习目标,科学分配自己的课后时间,重复分析文章框架和内容。

(二)转变学习心态,积累阅读经验

高三阶段的备考生不仅要巩固基础知识,还要凭借良好的学习心态积累阅读经验。高中生的实际学情各不相同,使得其在面对同一篇文章时经常产生不同的认知。一方面,学优生有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框架、主旨、情感、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学困生因缺乏阅读能力经常无法快速获取文章的关键信息。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诉求。通过鼓励式的教学语言辅助学困生建立阅读自信,引导学优生进一步探寻文章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题型的训练时应保持全神贯注,并通过日常的练习查漏补缺。为了在复习中覆盖所有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主复习+教师有序引导”的方式实现语法、词汇、短语和句式的有效复习。以Wildlife protection的复习为例。在课前复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默写文中涉及的词汇、句式以及固定搭配。当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零散知识点后,教师从词块的延伸出发,针对protection, contain, powerful, fierce的词性重申名词、动词、形容词间转换的注意事项。随后,针对文章涉及的“long before的用法”,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回顾long before经常出现在哪些句子中。“long before常用于过去时或完成时的句子并作为时间状语出现,一般译为很久以前。”接下来,教师列举一道填空题拓展此前的知识点。

Theyon the earth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ago.humans came into being and their future seemed secure at that time.

A. have lived; long before

B. have lived; long ago

C. lived; long before

D. lived; before long

憑借上述试题,学生纷纷作出自己的回答。“从ago的使用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个空白处应使用一般过去时,所以,选项C,D符合要求。题目的后半部分主要考查before long, long before的区别。before long用于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过去时,而long before有两个用法:其一,表示老早、早就;其二,表示在……的很久以前。题目的后半段可以翻译为:人类出现了,他们的未来在那个时候似乎是安全的。从含义来看,long before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教学,教师既要让学生完善原有的知识架构,又要让其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建立自信,克服英语学习的恐惧,从而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仅需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鼓励其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完成知识点间的系统的连接即可。

(三)阅读教材内容,提升学生语感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需要阅读的英语材料有很多。首先就是英语教材。作为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前提,英语教材既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承载了大量的人文要素。一直以来,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讲解得不能再细致了,哪还有什么看头?然而,教师讲解了不代表学生就掌握了。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来看,英语教材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为了让学生摸清各语法点的内涵以及应用场景,教师要求其反复阅读课本上的语言材料。一般来说,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除了在英语课堂上以及完成英语作业时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他时间很少针对英语阅读进行强化练习。基于这一学情,教师可以开展必要的强化练习。根据要求,学生每天要拿出5~10分钟快速泛读教材内容并总结。随后,教师再根据语篇内容设置几个问题。凭借科学、合理的设问,学生能够快速获取语篇的结构以及重点。以The internet的复习为例。在课程伊始,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內容。“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中涉及几个案例?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的?”凭借上述问题,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并尝试用思维导图分解文章框架。接下来,教师利用PPT依次展示有关词汇、语法的句子。在此过程中,学生从语句的含义出发,快速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二、 贴合学科特点,构建高效课堂

(一)夯实基础知识,促进自主学习

高三复习期间,学生除了要学习英语课程,还要兼顾其他学科,所以,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中预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素材成为教师考虑的又一问题。一般来说,词汇、句式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充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情,选择难度适中的英语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以2019年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理解C篇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以考试的时间要求完成4道试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在不查阅字典的前提下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词,构建文章框架。10分钟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大致内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blindly exaggerating new technology. Our obsession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y and our underestimation of what has become common can and has led us in all sorts of wrong directions.”随后,教师从具体的试题出发,相继讲解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在阅读理解教学的最后,学生需要在5分钟的时间内查阅不理解的词汇以及句式,并在课后完成相应的知识点背诵。限时阅读旨在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暴露出自己的薄弱之处。此外,相较于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可以在练习任务中发现学生的错误阅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阅读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重构教学学习理念。

(二)贴合考试要求,加强阅读训练

从考试时间分布来看,学生需要在40分钟内完成5篇阅读理解,这对部分高三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理科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灌输给学生高考的时间观念,让其严格遵照高考的时间安排展开阅读练习。除了前文提到的限时训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保持5篇连做的习惯。然而,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经常要在课下完成5篇连做这一训练。以2022年高考英语真题(全国甲卷)为例。为了提高训练的质量,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一篇阅读旁标注练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讲解文章内容,而是鼓励学生圈出每一篇阅读的重要词汇、句式和语法。由于学生和教师的视角不同,所以,教师认真倾听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重点归纳文章中心和作者的观点。以Theatres and Entertainment为例。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主要介绍了当地的剧院和娱乐场所。在实际的批改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细节题的做题要点。所以,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并随机挑选几名学优者讲述答案对应的段落。考虑到作文和阅读理解的联系,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In what order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local entertainment venues?接下来,学生从阅读的逻辑框架出发分析文章内容。高考真题代表了高考考试的命题规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明确每篇阅读涉及的题型,还要从逻辑、框架出发,深入分析文章内容。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展示各类题型的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陷阱。

(三)引入群文阅读,调动课堂氛围

群文阅读模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复习模式,旨在将一组文章按照某一特定的逻辑组合在一起。从日常的教学活动来看,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内容、语法、主题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凭借适当的对比和分析,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其中的重难点,抓取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般来说,高考中的英语阅读除了包含细节题,还包含诸多主旨题。从题目的难度来看,主旨题相较于细节题往往更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积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可以引入群文阅读,适当地调动课堂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群文阅读的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引入之初仅需要组合一系列的类似文章辅助学生快速抓住文章核心,理解文章大概。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群文阅读基础后,教师可以增加训练难度,即围绕某一核心主题,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以Morals and Virtues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优秀的品德”,在设计阅读复习时,教师除了列举教材中的语篇,还从英文新闻网站中收集有关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坚守一线的新闻。在此过程中,学生快速理解阅读内容并尝试分析两者描述的优秀品质。一般来说,本类型的语篇很少会出现在阅读试题中,相反,上述优秀人物的品质往往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挖掘语篇的中心主旨以及诸多细节,还鼓励学生从中积累特色表达,完成词汇、句式的记忆。

三、 優化教学方法,设计阅读题目

(一)结合考试规律,优化阅读讲解

英语学习包含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其中,阅读理解作为输入词汇、句式以及特色表达的重要渠道,是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基础。从题目的设计规律来看,高考英语阅读围绕细节理解、主旨归纳、推理判断三种类型展开。一般来说,细节理解作为主要的阅读题目类型占总分值的60%以上。从出题点来看,细节理解题大多出现在疑问词之后以及According to the text等表述之后。相较于细节理解题,主旨归纳和推理判断更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一方面,主旨归纳题侧重于总结某一段的核心含义和写作目的;另一方面,推理判断题的涉及面广,学生不仅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写作框架,还要从作者的态度中猜测故事的结局以及背后涉及的社会现象。以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复习为例。通过前期的自主复习,学生逐渐掌握本节课涉及的词汇、语法和句式。为了契合考试规律,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教学互动。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Reading and thinking的内容设计一道阅读题目。值得注意的是,各学习小组不仅要拟定问题的答案,还要列明题目类型、陷阱点。随后,各学习小组交换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题目设计者的思路,还要考查回答者的解题思路。接下来,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How do you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British names in five sentences?通过前期的文章内容了解,学生相继从文章框架出发介绍英国的发展历史。由于高考真题较为珍贵,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试题的价值,分析各题型的陷阱点,还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模拟出题人的思路设计问题。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出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以出题人的视角看待阅读内容并提高阅读能力。

(二)引入读写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阅读和写作作为高考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作为一种基本的英语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一般来说,读写结合主要包含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三个部分。在此过程中,阅读理解不再是仅仅为了获取词汇、句式、语法,积累阅读经验,而是从英语能力出发分析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区别于单纯的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读写结合要求学生互评,在互评环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多维评价标准提高写作修改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质量。以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为例。在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并设置课后作业: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at are the customs of the festival?接下来,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布局作文内容。区别于以往的作业点评,教师挑选一篇普通的作文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随后,学生从框架、词汇、句式、语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互评。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提出可以修改的方向,还要进行具体的修改。通过句式的拓展以及拼写的纠正,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作文内容的优化。相较于单纯地阅读讲解,读写结合更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产出结果以及学习方向。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陷入机械记忆的循环圈。依托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在复习阶段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听力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在复习之前,学生已经跟随教师充分探讨了语篇的结构、细节和中心主旨,因此,如何扩充阅读材料,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高中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英语阅读、英语听力、口语训练、英语写作不再是独立的板块,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教学内容。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阅读与写作的联合,教师还可以将口语和阅读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Teenage life为例。在课程讲解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利用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的内容进行听力训练。通过录音,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快速理解文章框架,抓取文章的主旨。随后,教师利用PPT展示听力内容并展开细节的分析。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连贯性,教师还要求学生用400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在高三复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英语阅读承载着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够在阅读训练中积累词汇、句式和语法;另一方面,英语阅读占据着60%以上的分值,如果学生能够把握这一部分的分值就能更好地提高考试成绩。然而,英语阅读能力并不等同于英语解题能力,针对这一认知,教师应扮演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其自信心,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此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纪爱金.浅谈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上旬),2021(7):40-41.

[2]张丽君.浅谈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读后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21(18):30-31.

[3]苏秀丽.群文阅读培养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1(15):185-186.

[4]方巧琴.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16):81-82.

[5]林海棱.面向高考高三英语复习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9):85-86.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跨学科可能性研究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索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例
浅谈高三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任务主导的英语阅读课模式新探
借助选修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与人文底蕴的应用与反思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体现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