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误他者 加强自我
——突破西方“信息茧房”的思考

2023-07-04 12:43王洪江
中国记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茧房新华社

□ 王洪江

当下,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对外传播的外部传播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发展令人艳羡,一方面给对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受众端的挺华和反华力量博弈升级,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舆论战、科技战,一些国家搞“污华”“反华”“辱华”“乱华”传播,受众囿于“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现象加剧,经济新闻对外传播担负着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宣介好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使命,其叙事认同之路光荣而艰巨。

一、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面临挑战

就讲述中国经济故事而言,新华社对外经济新闻报道的叙事既有一些行业性强的新闻报道叙事的共性特色,又有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权威性、面对海内外受众、服务各类媒体客户所独有的特点。其叙事特色比较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第一,专业性强,术语多、有门槛。经济学知识因其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报道门槛。经济新闻叙事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经济领域专业性问题,有特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门类。

第二,季节性强,重复多、数字多。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因为涉及很多经济数据的定期发布,比如年度、季度、月度的各种经济数据,如GDP、进出口数据、物价、房价等,因此季节性很强。而且,这类数据发布都有一定的专业表达方式,涉及的数字也多,很容易显得枯燥。

第三,服务性强,虽相关、感觉远。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叙事具有较强的服务性。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在制定和优化经济决策的时候都需要大量有效的经济信息作为参考,专业、客观的经济新闻有利于帮助政府、企业、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政府、企业的决策效率、增强市场活力,而错误、片面的经济新闻则可能误导决策者和普通人,严重的甚至会扰乱经济秩序。经济新闻貌似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其实人都生活在经济运行之中,须臾不可离,经济新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四,知识性强,同时具有监督功能和国际舆论引导作用。新华社对外经济新闻的叙事功能众多,既传播经济知识,又指导经济生活,既有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功能,又有为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而服务的国际舆论引导作用。

上述经济新闻对外报道本身的特性给从事经济新闻对外报道的传播者提出了一定的门槛要求,这构成了一部分内在挑战因素。

就外部挑战因素而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本文重点探讨其中两个挑战:“信息茧房”和逆全球化。

(一)民族主义与极化传播助长“信息茧房”效应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躁动不安,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美国打着“国家安全”“美国优先”旗号实行“脱钩”“断链”,堂而皇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民粹主义方面,由于西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黑命贵”“抗议警察暴力”等社会矛盾激化,精英对社会的引导功能和决策能力下降,普通大众因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而从舆论的边缘走向中心,但普通大众的情绪往往被极端势力利用,加重了民粹主义。

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社交网络全球普及,政客们利用社交网络、大数据、精准推送等手段助推了互联网极化传播;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权威信息披露、引导教化和评价功能方面的功能被社交媒体消解,社交媒体反而更加具有“民意基础”,网络世界呈现“后真相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技术支持下的智能推送和熟人社交网络等助长了“信息茧房”效应,受众生活在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里,难以考虑周全。这些都为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制造了颇具时代烙印的困难与挑战。

2006年,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率先提出了“信息茧房”概念。桑斯坦对“信息茧房”概念原文表述为:“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的通信领域”,并通过列举的方式说明其危害性:“如果公司建立了信息茧房,就不可能兴隆,因为其自己的决定得不到内部的充分挑战”。[1]

互联网海量信息喂入用户,信息爆炸,反而导致了受众如同困在蚕茧里的蚕宝宝,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或者变成困在密室里的孤独的说话人,只能听到自己的回声。这样,同质化的声音不断得到加强,滋生出盲目自信和极端主义。

有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点击阅读自己订阅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他们不感兴趣的或者观点不同的文章。[2]

(二)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美国“退群”和对中国的二元对立思维,这是冷战思维。有学者认为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美西方一些国家认为全球化使中国夺走了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和就业机会,因此奉行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在于产业空心化、过度金融化,在于长期以来依赖的货币战争和殖民策略。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罔顾事实、倒行逆施,客观上给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国家利用其在媒体上“西强我弱”的传统优势,误导西方受众,蛊惑人心,先入为主地破坏中国的海外形象,把西方衰落的原因错误地怪罪于中国的竞争,零和思维仍然有市场。

面对挑战,中国经济新闻对外传播需破除围绕西方受众编织的“信息茧房”,对外讲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合作等系列中国经济故事,推动全球化良性发展。

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不妨从两方面破“茧”,寻找突破口:一方面,要勘误西方作为“他者”对于中国经济的负面叙事;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国“自我”对于自身经济故事的正面叙事。

二、勘误他者叙事:校正有关针对中国经济的奇谈怪论

西方受众长期被西方舆论裹挟,难以突破“信息茧房”,因此,要想对外讲好中国经济故事,首先要进行他者叙事勘误,校正针对中国经济的奇谈怪论。

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自我”不断地被“他者”讲述,中国经济故事也不断地被西方媒体讲述,无论西方媒体如何标榜“客观平衡”的新闻专业主义,其报道偏好或偏见都显而易见。西方主流媒体长期处于国际舆论的主导地位,虽然其中不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客观、主流、正面的报道,但是,对于中国发展的偏见也长期没有得到矫正,从而导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比如“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对外剥削论”“中国汇率操纵论”等,虽然这些论断偏离了中国发展的事实,但是一些西方媒体热衷炒作兜售,时不时地拿出来炒作一番。

□ 新华社驳斥“中国非洲剥削论”报道截图

西方大肆炮制、鼓噪这些不实论调,凭借其强大的国际传播力裹挟受众,借以巩固其西方中心叙事。“崩溃”“操纵”等论调是为了抹黑、棒杀中国的叙事目的,而“威胁”则是为了达到捧杀的叙事目的,意在让中国让渡更多经济利益,承担与发展中国家不相符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崩溃论”

西方屡屡炮制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屡屡崩溃,促使他们崩溃的不只是中国的经济稳步发展这种“硬实力”,更有中国国际传播力上升这种“软实力”的配合。

当下,利用全国两会、经济数据发布、博鳌亚洲论坛、广交会、消博会等重大经济热点权威发布、先声夺人、针锋相对地进行报道、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已成为新华社对外讲述中国经济故事的常态,留给西方歪曲报道的空间逐渐缩小。

□ 新华社驳斥“中国非洲剥削论”报道截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认识到,西方之所以仍然乐此不疲地故伎重演,其动机并不单纯。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媒体就已经开始炒作所谓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崩溃论,直到近期,“中国崩溃论”仍被一些西方媒体守缺抱残,尽管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但是,一些西方媒体依然在美中贸易战前后兴风作浪,比较典型的是2018年年底“习特会”前夕,《纽约时报》推出 “中国规则”专版,用系列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剖析”中国,明褒暗贬。系列报道将中国一直在为亚洲和非洲的大坝、桥梁、港口和发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描述为中国的“现代马歇尔计划”。报道影射中国在搞同盟和联盟,将经济与政治故意混为一谈,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报道还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为制造“债务陷阱”,号称中国“在努力赢得新联盟、开拓新市场的同时,中资项目正在重塑金融和地缘政治关系,但受惠国和中国的代价可能都很高。北京有时还被指控利用其基建投资计划,让合作伙伴陷入债务陷阱,然后将他们的资产据为己有。”[3]西方这种做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要奋起反击。

其实,这种论调并不新鲜。2001年7月,《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作者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Chang)提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2002年,美英主流媒体报刊陆续抛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是虚假的”“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等论调,阻碍投资流入中国的目的赤裸裸地写在了报道里。一直到2010年,他们的手法并没有翻新多少。谎言说千遍也是谎言,但是他们仍然说个不停,“中国经济站在悬崖上”“中国房地产泡沫比迪拜糟糕1000倍”等谎言层出不穷。章家敦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在美国媒体上刊文言之凿凿地称“中国经济最多撑一年”“中国经济在2016年崩溃”。[4]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2021年9月,津巴布韦第一大报《先驱报》发表评论文章《不做美国的反华棋子》,抨击美国收买写手,美国驻津使馆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以每篇文章1000美元出价收买记者抹黑中国在该国投资。

虽然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事实胜于雄辩”,但是,真理不辩不明。新华社继续驳斥“中国经济崩溃论”势在必行,要用更为详尽、全面、及时的对外经济报道,揭露西方谎言,勘误西方不实报道,引导受众客观看待中国崛起。

(二)“中国威胁论”

虽然“中国经济威胁论”与“中国经济崩溃论”走了不同的极端,但也有市场。

随着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全球衰退之时中国仍然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由此,美西方认为中国有意对抗美国,寻求取代美国,威胁其霸权地位,故而宣扬“中国威胁”,“中国经济威胁论”甚嚣尘上。

西方妄加揣测中国经济发展下去势必导致“国强必霸”,该论调是19世纪“黄祸论”的翻版。学者孔新峰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站起来”而未“富起来”的中国,西方开始有“黄祸论”“世界能否养活中国人”等论调,这是“中国威胁论1.0”;面对“富起来”而未“强起来”的中国,西方舆论展开“中国新殖民主义”“商战”等论调,这是“中国威胁论2.0”;当下,面对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走独立自主道路,西方舆论展开了“渗透”“软实力”等新型说辞,这是“中国威胁论3.0”。[5]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炮制了“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的守成大国,而现存守成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他回顾了世界历史上16次类似案例中,有12次导致了战争的结果。这样的理论为偏爱“冲突”报道的西方媒体提供了“炮弹”。

“中国威胁论”以及各种变体是西方利用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中伤、贬低、攻击、抹黑中国发展和中国的国际作为,是以冷战思维揣测、臆断中国发展的行径,目的是阻碍中国的全球化进程。

西方媒体这类报道层出不穷,各有侧重。以CNN为代表的一些媒体多以歪曲捏造事实进行煽情叙事,而《纽约时报》等媒体则擅长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引发西方人对中国产生“恐惧”。

通过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媒体的集体努力,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中国崛起不仅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且还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保障。包括“中国经济威胁论”在内的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正在新华社等外宣媒体客观报道的对冲下式微。

(三)“中国对外剥削论”

“中国对外剥削论”中,最广泛被外媒所编造的一个论调是“中国非洲剥削论”,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广,又有了不同类型的翻版。对此,在反驳“中国非洲剥削论”这类不实报道时,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外宣媒体注重突出中非关系是基于平等、双赢、互利基础上的双边关系,着重描绘中非关系现实及前景展望,耐心做解释性报道和引导性报道,这种方式非常奏效。

新华社驳斥“中国非洲剥削论”的报道形式多样,既有消息、综述、特写,又有评论这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比如,2019年9月3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周年之际,新华社策划了一系列选题,强化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驳斥西方“中国非洲剥削论”等不实论调,“务实合作将强化中非关系”系列评论指出:尽管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非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中非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指引下,中国和非洲国家一直在2015年和2018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和北京峰会上达成共识,协调各自的发展战略。健康、饥饿和发展问题始终是非洲面临的艰巨任务,中国一直在这些领域向非洲提供帮助。文章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列举中国对非粮食、医疗和抗疫援助,人员交流。进而,引用中国官员的表态,中国将继续派遣高级农业专家和职业教育教师到非洲国家,进一步扩大在非洲的培训,帮助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同时“借嘴说话”,讲述中国帮助非洲实现“零饥饿”的目标;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为非洲创造了大量财富和就业岗位;中国从来不是殖民者,也永远不会殖民;中国的非洲政策与西方殖民者的政策大不相同,西方殖民者自发现非洲大陆起就开始分裂非洲和攫取非洲大陆的资源。系列稿件获得良好采用,有效引导了中国涉非舆论。

我国主流媒体类似涉非舆论策划报道已成为对抗西方相关负面舆论话题的有力武器。

(四)“中国汇率操纵论”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也是惯用伎俩,贼喊捉贼,目的是为其国际贸易服务,打压中国外贸和投资。

对此,新华社的对外报道重在揭露西方虚假宣传的“双标”和贼喊捉贼的强盗逻辑。2019年,美中贸易战持续不断升级,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借口之一竟然是“国家安全”。

历史上,美国曾经将韩国和中国台湾列入过汇率操纵国/地区名单。1994年7月,中国曾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汇改取得超预期的成功,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人民币汇率不跌反升,当年12月,美国将中国移出名单。

事实上,美国才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的说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连搞三轮量化宽松,美元汇率出现大幅下跌,在当时其量化宽松就被质疑为货币战争。

新华社在反驳“汇率操纵论”时,兼顾阐释我国汇率政策及其正当性,清楚地介绍中国汇率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不搞竞争性贬值。

三、加强“自我”叙事:中国经济“光明论”与“共赢叙事”

要想突破西方受众的“信息茧房”,仅仅靠勘误他者叙事还不够,中国经济故事的版图还需要由“自我”来讲述。

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向世界回答“我是谁”这个“自身性”问题。这就要同时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和加强“共赢叙事”。而且,讲述中国经济故事“共赢叙事”需要以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前提,否则世界与中国“共赢”就缺乏说服力。

(一)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一次次不攻自破,却又一次次卷土重来,新华社对外持续反击,用事实说话,宣介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经济“贡献论”。

同时,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在持续宣介中国经济长期光明向好的基础上,新华社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尊重经济规律和短期经济起伏和波动,兼顾观点平衡。

新华社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积累,值得梳理。

1.走专业化道路

一是把握时机,在宣传报道中要巧妙把握时机,让话题为我所用,及时有力出击,有效应对外媒歪曲报道。比如,2023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对于民营经济的表态,阐明“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报道获得了包括法新社在内的100多家外媒采用,有效回击了西方对于中国经济“国进民退”方面所做的不实报道。

二是主动设置议题,有效引导舆论。我们虽然不能影响西方受众怎么谈论,但是我们或可以影响受众谈论什么。比如,在2023年世界湿地日当天,新华社播发了《中国聚焦:中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等系列稿件,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获得近百家外媒转引。类似利用国际纪念日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国际舆论的做法在新华社已经驾轻就熟,做得非常专业。

三是报道专业化。经济报道对专业要求较高,外媒财经编辑大多是该领域专家,我们也在大力提升报道的专业水准。

2.加强调查研究

经济新闻对外报道需要记者和编辑对国际经济热点事件、全球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长期跟踪调研,否则会落伍,调研是否深入、是否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要保持经济新闻对外报道记者队伍稳定,培养专家型记者和编辑,各有所长,传统的经济问题要研究,经济热点现象也要有专人负责关注梳理,如经济增速、人民币汇率、“一带一路”等可作为日常经济专题,建立数据库,而像黑天鹅现象、灰犀牛现象等经济话题和国内外知名经济人物也需要专门关注积累,厚积薄发。

3.中国立场,全球视野

经济新闻对外报道要“以我为主”,坚持中国立场,这毋庸置疑。但是,要想西方受众接受,对外报道要非常注重全球视野、贴近受众,在尊重事实基础上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不拘一格。

近年,新华社开通了小语种专线、国别专线,与世界各地主流媒体加强了合作供稿,促进了稿件在当地媒体落地,甚至整版落地,提供专版,增强了全球影响力。

新华社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强当地雇员和报道员队伍建设,雇员在许多国家都按需而设,不设上限,这些举措都进一步加强了新华社在全球的影响力。

4.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致力于使报道贴近受众思维和阅读习惯,用受众习惯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报道,注重对外经济稿件与受众的相关性。例如,新华社在报道福耀集团2014年收购通用汽车公司代顿工厂时,记者强调之前该工厂关门,约1000名员工失业,如今工厂重获生机,2000多名工人在这里忙碌。这种报道方式贴近受众关切,为海外受众所接受,具有说服力。

同时,加大“借嘴说话”力度,多请“外国的和尚”来念“中国的经”,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提高可信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仍未发生质变,我们的声音仍存在传不出去、传不远或者即便传到了外国受众耳朵里也很难入脑入心的问题,对外经济报道的短板依然必须正视。我们的对外经济报道要更加讲究采写技巧,让全球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入眼、入脑、入心。

(二)中国经济故事的“共赢叙事”

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基础上,“共赢叙事”是讲述中国发展故事、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故事、中国的全球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首先,中国经济故事的“共赢叙事”要求叙事主体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主动站在受众文化立场思考彼此异同点,寻找彼此的利益交汇点、思想共同点和情感共通点。

其次,“共赢叙事”必须围绕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为叙事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对中国有抵触情绪的国家,可通过“共赢叙事”展示中国与世界的良性经贸互动助力双赢、多赢,讲述过 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外共赢故事,消除彼此误解,传递共赢预期。

第三,要通过“共赢叙事”展现人类团结的力量,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赢叙事”包含一体两面:一方面,要通过传递“中国发展,惠及世界”理念,推进共赢,对外报道可持续将这一理念自觉、有机地揉进日常经济数据发布程序报道和重大经济事件等报道之中;另一方面,需要旗帜鲜明、绝不手软地反击抹黑中国、造谣中伤的负面行径。

针对种种歪曲抹黑,新华社专司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对外部常态化加强经济报道策划,从舆情收集、组织策划、力量调遣、舆情监控、事后效果、总结改进等方面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锻炼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队伍;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中国的抹黑歪曲往往经济政治不分家,二者很难剥离开来,所以,反抹黑报道也必须打经济和政治报道的组合拳。

总之,讲好中国经济故事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努力,既要宣扬“自我”“共赢”正面叙事,又要抑制“他者”负面叙事、破除“信息茧房”。此文粗浅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久久为功。

【注释】

[1](美)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79.

[2]吴婉玲:《移动社交时代信息茧房效应实证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硕士论文,2018年.

[3]《纽约时报》“中国规则”系列报道[G].The New York Times: China Rules,2018年.

[4]孙志:《美国大选前瞻:焦虑作祟 美对华或趋强硬》[G].大公报.2016年4月13日.

[5]孔新峰:《渗透论是威胁论的新变种》[N].《人民论坛》.2019年第24期,第12-14页.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茧房新华社
信息茧房
材料作文“信息茧房”阅卷实录
轮椅总裁与“茧房”姑娘,十万公里的爱穿越生死
再创新高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