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干预结合提肛运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7-06 05:42周立业刘瑞华秦晓瑞
癌症进展 2023年9期
关键词:保肛低位肛门

周立业,刘瑞华,秦晓瑞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肿瘤肛肠外科,郑州 450000

直肠癌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且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近年来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案之一,因其术中创面小,且可有效切除病灶保留肛门,受到患者的认可[2]。但仍有部分直肠癌患者术后会出现排便功能障碍、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提肛运动是应用于肛门功能恢复的训练,能增加盆腔肌肉张力,对改善患者术后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意义重大[3]。但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单纯进行提肛运动,并未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速康复,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本研究探讨全方位干预结合提肛运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低位直肠癌的诊断标准[4],且在入院后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②TNM 分期为Ⅱ~Ⅲ期;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远处转移;②存在精神类疾病而无法配合治疗。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8 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2 例和观察组46 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一般干预(观察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创口敷料渗血情况及导尿管引流通畅情况等,保证营养全面以促进康复),并进行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具体方案:①于术后第1 天开始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学会准确地收缩肛门。②术后第3天即进行臀部肌肉向上收缩提肛训练。患者保持站立位,夹紧臀部,肛周肌肉持续收缩10 s,再逐渐放松10 s,并对该动作进行反复训练。③术后1周,患者在行走、站立、坐、卧等动作时均可进行提肛运动,反复练习,并逐渐增大强度,直至出院。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全方位干预。具体干预方案:①术后运动。指导患者睡觉和下床等活动时保护管道,避免发生牵拉、受压、扭曲或脱位等。病情允许时,应尽早下床开始轻度活动,以减少吻合口瘘、肠粘连梗阻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促进机体各部位的恢复。②体位干预。术后尽可能保持头高足底的半卧位,帮助腹腔内容物下降,以减轻腹部切口张力及疼痛感。③并发症预防。术后重点观察导尿管引流物,若出现淡红色血性液体,或者肛周出现淡红色分泌物需引起重视,及时报告医师处理,预防吻合口出血。对患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并加强造瘘口和腹部切口皮肤的清洁,预防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④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情绪。指导患者注意合理的饮食和休息,进食后宜平卧半小时,以减轻腹压。

1.3 观察指标

1.3.1 肛门功能干预后采用美国Medtronic 公司生产的胃肠压力测定仪检测肛门最大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肛门收缩向量容积。肛门功能良好判定标准:稀便时可自控,夜间无排便失禁,能区别排便排气,排便前有便意,可控制排便2 min以上,每天排便1~2 次[5]。

1.3.2 排便功能及切口疼痛情况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排便功能及疼痛程度。排便功能:采用0~10 分数字评估法,10 分代表排便障碍非常严重,0 分代表排便正常,分值越高则排便障碍越严重[6]。切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7]。

1.3.3 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8]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4 个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睡眠质量),采用5 级评分法,每个维度0~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肛门功能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肛门最大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肛门收缩向量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指标的比较

2.2 排便功能及切口疼痛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及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及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及VAS 评分的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及VAS 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排便功能评分干预前6.59±1.33 6.32±1.21 1.052 0.296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52)t值P值干预后1.85±0.33*2.94±0.67*10.008 0.000 VAS评分干预前6.35±1.61 6.44±1.70 0.268 0.789干预后1.73±0.42*2.96±0.85*8.897 0.000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 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手术方案术中可保留患者肛管和肛管环,且不需要造口,能避免因安装人工肛门的痛苦,患者对该手术方案满意度较高[9]。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手术的实际效果,且不利于预后,需在患者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全方位干预是对患者制订并实施具有针对性且全面性的干预措施,对其病症进行有效控制,促进吻合口愈合,并对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提升其心理舒适度,减少精神负担,提高治疗积极性[10-12]。本研究对直肠癌患者术后予以提肛运动+全方位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肛门最大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肛门收缩向量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采用全方位干预能促进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

肛门排便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由肛提肌、肛门括约肌、盆腔自主神经等参与,且需要多组织及神经相互协调合作才可完成[13-14]。早期进行肛门功能训练是促进肛门排便的关键。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全方位干预综合了多种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运动指导、健康指导等,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避免了因长期卧床休息导致的肌肉丢失,维持了肌肉强度,促使患者排便恢复正常,并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全方位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也是全方位干预的核心所在。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5]。证实全方位干预能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予以提肛运动+全方位干预能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对促进肛门排便、降低术后创面疼痛感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保肛低位肛门
早诊早治,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肛门瘙痒不能挠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