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2023-07-06 05:41朱莉姗孙克佳代淑芳
癌症进展 2023年9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革兰

朱莉姗,孙克佳,代淑芳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宫颈癌根治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再加上患者术后免疫力低下以及尿管留置等会引发多种并发症[3-4]。尿路感染是宫颈癌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膀胱功能,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5]。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原发疾病的后续治疗,导致不良预后。临床常以抗感染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尿路感染通常由多种病原菌感染所致,且多数病原菌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6-7]。因此,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在于详细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并分析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8]中关于宫颈癌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由同一组手术医师采用相同的方案进行手术;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术前存在尿路感染;②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④合并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3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平均年龄(51.38±10.2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72 例,高中以上66 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80 例,腺癌58 例;临床分期:Ⅰ期79 例,Ⅱ期59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依据《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6)》[9]中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且尿液混浊、尿路不畅,进行病原菌培养均出现菌落,且革兰阴性菌菌落数﹥1×105cfu/ml,革兰阳性菌菌落数﹥1×104cfu/ml,真菌菌落数﹥1×105cfu/ml。

1.3 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收集患者术后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液10 ml于密闭容器中并送检,留置尿管中的尿液,样本采集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0]进行。经革兰染色后读取菌落数目,筛选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别,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对占比较高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样本采集、细菌培养和检测结果均由同一小组成员配合完成,资料反复确认、核对并准确记录检测结果。菌株均由中国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情况

138 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38 例,感染发生率为27.54%(38/138)。38 例尿路感染患者共培养出85 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 株,占比67.06%,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 株,占比30.59%,以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2 株,占比2.35%。病原菌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38 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n=85)

2.2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四环素、妥布霉素、头孢拉定、氨曲南、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对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拉定无耐药性;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无耐药性。(表2)

表2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n(%)]

2.3 常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分析

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表3)

表3 常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n(%)]

2.4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术中出血量均可能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无关(P﹥0.05);年龄、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糖尿病情况、术后尿潴留情况均可能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表4)

表4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138)

2.5 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糖尿病情况、术后尿潴留情况作为自变量,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住院时间﹥15 天、尿管留置时间﹥7天、有糖尿病、术后尿潴留均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5)

表5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宫颈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常用方法,能有效切除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手术创伤较大,手术过程容易损伤盆腔内的韧带纤维,导致膀胱麻痹,且子宫切除后容易使膀胱失去支撑而过度伸张,引发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11];此外,患者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对多种病原菌防御能力减弱,再加上术后通常需留置导尿管,处理不当容易滋生病原菌,引发尿路感染[12]。尿路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延缓术后恢复进程,因此临床常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多数病原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治术后尿路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的术后干预对预防术后感染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138 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38 例,感染发生率为27.54%(38/138),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其次是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较少;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最为常见,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这与石红[14]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四环素、妥布霉素、头孢拉定、氨曲南、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对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拉定的敏感性较高;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均会产生大量的β-内酰胺酶,因此对β-内酰胺酶抑制类药物较为敏感。此外,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表明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可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依据,也进一步证实宫颈癌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重要性。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住院时间﹥15 天、尿管留置时间﹥7 天、有糖尿病、术后尿潴留均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可能是因为高龄患者抵抗力下降,机体抵御病原菌侵袭的能力减弱,发生尿路感染风险更高[15];住院时间延长,发生院内感染可能性增加;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外界病原菌入侵的可能性,因此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16];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方面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尿潴留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且会妨碍膀胱及时排出渗血和上皮细胞,也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因此更易发生尿路感染[17]。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高,且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其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临床可依据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尿路感染与患者年龄、尿管留置时间、基础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防御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革兰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