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7-06 05:41李悦李蕊王纳孙晓菁
癌症进展 2023年9期
关键词:负性舒适度手术室

李悦,李蕊,王纳,孙晓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手术室,2肝胆胰外科,郑州 450052

肺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多予以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但由于肺癌手术的创伤、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及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感,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刺激机体内分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严重失调,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预后[2-3]。优质的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改善负性情绪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优质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干预主体,通过主动性、预见性、综合性、有效性的干预策略,为患者提供深层次、多角度的服务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预后[4-5]。本研究探讨手术室优质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②临床分期为Ⅰ~Ⅱ期;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6];④年龄≥18 岁;⑤既往未接受过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合并认知及精神障碍;③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④依从性较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12 例肺癌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优质干预。观察组中,男35 例,女21 例;年龄28~62 岁,平均(46.91±3.25)岁;临床分期:Ⅰ期31例,Ⅱ期25 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3 例,腺癌19 例,大细胞癌14 例。对照组中,男32 例,女24例;年龄27~63 岁,平均(47.21±3.32)岁;临床分期:Ⅰ期33 例,Ⅱ期23 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4例,腺癌18 例,大细胞癌1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后转送回病房。

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优质干预,具体包括以下3 个方面:①术前,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负性情绪,并基于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告知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关心及陪伴,帮助患者在正视疾病的基础上,改善其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降低不确定感;为降低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术前1 h 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控制温度为26~28 ℃,湿度为45%~60%。②进入手术室后,引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通过眼神及肢体动作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及应激反应;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保持安静,提高医护配合度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强保温干预避免术中低体温;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状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③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待清醒后告知手术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不安心理,同时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术后存在疼痛期,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针对无法耐受疼痛的患者予以适当药物镇痛;密切关注病房环境及空气,定时通风,确保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还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改善病房环境。

1.3 观察指标

1.3.1 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7]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HAMA 量表共14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 分,≥14 分考虑存在焦虑;HAMD 量表共14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 分,≥7 分提示可能存在抑郁,8~16 分为轻度抑郁,17~24 分为中度抑郁,﹥24 分为重度抑郁。

1.3.2 应激反应指标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包括心率、舒张压、收缩压。

1.3.3 舒适度干预前后,采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8]评估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包括环境(7 个条目)、生理(5 个条目)、社会文化(6 个条目)、心理精神(10 个条目)4 个维度28 个条目,均采用1~4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舒适度越好。

1.3.4 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 healthy profile,NHP)[9]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躯体、精力、睡眠、情感、疼痛、社交6 个维度38 个条目,各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3.5 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 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A、HAMD 评分的比较

2.2 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

2.3 舒适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环境、生理、社会文化、心理精神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环境、生理、社会文化、心理精神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环境、生理、社会文化、心理精神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CQ 量表评分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HP 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 个月,两组患者NHP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NHP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HP 量表评分的比较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 例,肺不张1 例,肺部感染2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4/56);对照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3 例,肺不张3 例,肺部感染6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12/5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

3 讨论

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的机械性创伤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目前,中国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通过良好的围手术期干预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肺癌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为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可能是因为肺癌手术室优质干预过程中,术前予以患者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疾病认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通过改善手术室环境的温、湿度,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紧张、焦虑感,此外,通过眼神、肢体的交流与鼓励可帮助患者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降低疾病不确定感[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小。说明肺癌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干预可缓解应激反应程度,改善应激反应指标。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应激源,手术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诱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室优质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言语引导,使患者了解心理应激对手术的消极影响,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并通过交流鼓励提高患者的信心,降低患者的不安感及紧张情绪。同时改善手术室内的温湿度能降低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刺激,而舒适的体位也可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多项优化措施并行,可预见性地降低应激源对患者的刺激,缓解应激反应,有效避免血压及心率升高,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后续的良好恢复奠定基础[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说明肺癌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室优质干预主要以患者为核心,多方面、深层次为肺癌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其积极面对治疗,同时对手术室及病房环境进行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度[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肺癌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肺癌患者手术室优质干预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综合、优质的干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改善睡眠质量等生理及心理相关指标,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释放,基于肾上腺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植物神经躯体警醒水平产生较强的调节作用,以此改善内啡肽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优质干预较常规干预手段更优质、全面,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的提高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肺癌患者手术室优质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负性舒适度手术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