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工艺

2023-07-21 06:59孔令平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技艺大师工艺

孔令平

Chinese applied arts have a long and colorful history. The applied arts treasures created in each era are derived from the wisdom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he craftsmen of that era, contain the rich experience of the creator, skill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life.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每个时代所创造的工艺美术珍品,都来源于那个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敬业精神,每一件旷世工艺美术作品的诞生,都蕴含着创作者的丰富经历、技艺、知识和对生活的感悟。自上个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艺美术行业发展,颁布了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授予工艺美术行业杰出代表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截至目前,共有八届计640位工艺美术家获此殊荣。

“新征程 新工艺——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展览总策划为韩子勇先生,策展人为王辉先生。本次展览于2023年1月19日开幕,共展出2022年评选出的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8位中59位的近165件(套)作品,包括玉雕、石雕、陶瓷、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织染绣、牙雕、贝雕、漆器、徽墨、玻璃、家具等。这些展品门类齐全,巧夺天工,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家的杰出代表作。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新入选成员,他们遵循传统,深耕探索,在迈向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为满足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贡献力量。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个人展板介绍,第二部分为165件(套)工艺美术作品实物展示,第三部分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形象墙。策展之初,考虑到展品品类较多,需要充分利用展厅空间,因此,将属同品类的展品布置到同一区域,将家具等大件展品进行裸展,将织绣、画作等展品吊装展出,最大限度优化空间的转换、观展的路线、多媒体的互动、界面的多样化等方面,拉近观众和展品的距离,令观众获得最为直观的观展体验。本次展览推出许多别出心裁、自出新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取材优质,而且在制作工艺方面,遵从传统、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珍品。本文选择了部分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1. 蓝印花布 《历久·弥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哀警卫 浙江

作者精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其作品采用纯植物染料手工染制而成,形成了既继承传统,又融入现代元素的风格。多年来,作者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使这一抹蓝焕发新的异彩。

2. 汉白玉雕 《周游列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建奎 福建

作者致力于传承发展多层次透空雕技艺,拓展南派石雕山水花鸟以及透空雕技艺的艺术表现方式,精于南派雕刻的镂空雕、圆雕、浮雕等技艺,擅长大型雕塑,是南派石雕的领军人物。

3. 琉璃 《无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施森彬 上海

作者在创作中突破了原有玻璃工艺与技术的局限,创新出了前所未有的玻璃艺术的“大之美”。“大之美”的艺术理念首先乃“形”之大,然后是“意”之大,即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二者的奇妙碰撞与完美融合。

4. 综合装饰瓷板 《今生有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丁虹 江西

作者的瓷画,大致可分为三类,珍珠釉“荷花”、色釉综合装饰“花鸟”和禅意山水,她打破线条的牵绊,用细腻和丰富的色彩,在温润如玉的瓷体上描绘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作者将传统工艺粉彩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形成了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5. 乌拉草工艺画《人物之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韩威壮 吉林

作者创意能力强,其作品兼具民族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常采用东北长白山天然材料乌拉草、麻等进行加工、熏蒸染、脱毒、着色。技法重点是颜色的搭配,运用单色、混色手法将作品效果完美呈现。

6. 和田籽玉 《风姿卓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金忠 上海

作者继承海派玉雕“巧雕精作”的工艺特色,尤其擅长花鸟俏色巧雕,将“院体”画风融入作品,作品追求工艺要“精”,俏色要“妙”,构图要“美”,花鸟要“灵”,呈现了独特的海派艺术风格。

7. 景泰蓝 《花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静 北京

作者从事景泰蓝技艺40余年,从设计到制作,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其作品喻古论今、喜庆热烈,又不失优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曾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景泰蓝装饰以及国礼的设计制作,对进一步拓宽景泰蓝适用范围、延伸装饰领域、提升艺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8. 半刀泥雕刻 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瓷缸《富春山居图》、半刀泥雕刻 瓷板画《江山永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曹爱勤 江西

作者从艺50年来,在工艺美术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传承与创新了陶瓷半刀泥与洪州瓷雕,并将西方雕塑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卉鸟虫都栩栩如生,堪称陶瓷半刀泥雕刻行业翘楚。

9. 描金漆画 《山水青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雷天勇 山西

作者多年来从事漆器识文描金、夹纻造像行业,逐渐恢复了清中期的识文描金技法技艺;创造性地开展了平遥特色的传统干漆造像技艺,形成了干漆造像由里及外和由外及里相結合的精准造型技法;牵头开创了全国第一家“企业入校园,大师进课堂”的校企合作模式,改变了平遥推光漆器数千年来师传徒承的单一传承模式。

10. 楠木雕 《人间万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小平 浙江

作者从事根雕技艺三十余年,其创作作品注重自然之美、意境之美、情性之美,先后开创了“扁雕” 和“空洞漫雕”技法,通过不断实践创作和理论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11. 四面青花镶器 《梅兰竹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陆岩 江西

作者师承祖父陆云山、父亲陆如。在“陆氏陶瓷艺术风格”熏陶下,继承优秀家风,赋予了陶瓷在当代语境下的艺术表达,将青花与粉彩结合,尤为擅长青花斗彩人物、青花斗彩花鸟。作品装饰手法丰富,形象刻画生动,画面布局饱满,设色高雅清新,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语言,又不失传统表现手法,造型与装饰相得益彰,形成具有一定个人特征的艺术风格。

12. 银鎏金 《花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母炳林 云南

作者师承寸树康等多位民间手工艺人,专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银铜制品在技巧和样式上的差别,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潜心钻研“木纹金”材料合成技术,克服多种材质不同熔点和多种属性结合的困难,在传统银工艺上呈现赤霞(铜)流云(银)的艺术效果,这是在金银铜镶嵌、鎏金、贴金等工艺上创新、提升的一种新工艺。擅长多金属熔锻,独立创造金包银工艺、开发银胆保健杯、实现木纹金工艺批量生产。

13. 抽纱刺绣 《莲花生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彭萍 四川

作者多年来扎根玉龙县白沙古镇从事刺绣,不仅对纳西族文化艺术有切身体验,同时也深受藏族文化艺术的浸润。其绣品在技法上吸取了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彝族、苗族等云南本土的一些刺绣针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14. 疆绣《卖花帽的老汉》、疆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钱美荣 新疆

作者系疆绣创始人,其作品重点突出新疆地域风情,民族特色,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刺绣的基础上,融合多民族绣法,以强烈的地域气息,彰显出新疆特有的粗獷豪放之美。

15. 猛犸牙浮雕 平刻 《春夜宴桃李园图》、猛犸牙浮雕 平刻《江行渔雪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士儒 北京

作者在几十年的笔墨与刀刻中,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还在平刻工艺的皴法墨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平刻在众多牙雕品种中独树一帜,以刀代笔、以牙替纸、以染顶画的形式,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赋予牙雕之上,使牙雕呈现永不褪色的经久画面。作品在设计之初,更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意境美追求的目标,一脉相承。

展览期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一层多功能厅举行了“新征程 新工艺——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作品捐赠仪式,以及召开了“工艺美术的时代新创造——当代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在捐赠仪式上,50位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向馆方捐赠了52件(套)作品,并获得了馆方自开馆以来的第一批收藏证书。工艺美术大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且对丰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解决馆藏缺项问题、构建工艺美术藏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就是要守正创新,积极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猜你喜欢
技艺大师工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大师剪我也剪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